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用水状况,提出引黄灌区需遵循引黄补源、以井保丰,井渠结合的基本农业生产用水思路,在区域范围内合理规划调控地表水、地下水,以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通过工程及节水配套的应用与集成,总结出黄河下游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井渠结合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引洪补源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井渠结合灌区必须建立高效完善的节水灌溉系统和高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管理系统,突出搞好引洪补源,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从节水与开源,引洪补源与自然条件,工程基础,高科技管理技术,群众支持等几方面,结合农业高效用水示范项目区的实践,论述了兴建此类灌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兴建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用水状况 ,提出引黄灌区需遵循引黄补源、以井保丰 ,井渠结合的基本农业生产用水思路 ,在区域范围内合理规划调控地表水、地下水 ,以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通过工程及节水配套的应用与集成 ,总结出黄河下游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原井灌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现象,为寻求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节水途径,提出了改变以前只重视工程节水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联合调控,工程节水、农艺节水与管理节水为一体的高效农业节水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博兴县地下水漏斗区建设的暗渠回灌补源工程为例,介绍了暗管回灌补源的工程设计与实施效果;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分析了暗管补源技术的补源效果及地下水位恢复情况,并设计了地下水暗渠回灌补源工程、地表水-地下水的联合调蓄[1]、雨洪水资源利用、压采地下水等方案进行模拟预测,预测了不同方案条件下的地下水超采区的修复效果,为地下水回灌补源工程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客观评价泾惠渠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及制定适宜的农业节水方案,寻求灌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综合应用GMS和ArcGIS软件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分布式模型,结合灌区渠系衬砌、田间节水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实际情况设置8种真实情景和假定情景分析了灌区节水改造对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田间节水工程可减少18.5%~33.4%的井灌水量,对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效果尤为明显;灌区渠系节水工程使渠系水利用系数增加16.9%,减少地下水开采的作用次之;灌区泾阳、杨府、楼底、张卜等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与水土资源空间布局匹配不合理抵消了节水改造对地下水位下降的部分抑制作用,地下水降落漏斗呈扩大趋势.建议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完善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加大田间节水力度、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及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地下水超采治理中水利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井灌区高效节水中应采取的水利工程措施。地表水替代地下水,是指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措施,建立从水源到田间的完善的灌溉体系,充分利用地表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井灌区高效节水,是指对井灌区,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地下水开采。文中分析了不同工程措施的适用情况,并以河北省馆陶县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工程为例,介绍了不同水利工程措施在地下水超采治理中的实践应用,为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节水农业就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采取农、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的农业。节水农业包括农业水资源战略、工程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措施和管理节水措施四大方面。农业水资源战略指对特定区域的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四水循环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调控,使有限的各种水资源得以充分高效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促进农业高产高效高连义边萍(山东省桓台水利水产局山东)桓台县现有机井10921眼,以提取浅层地下水灌溉为主,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由于多年连续干早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影响了农业及时灌溉。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发展高产、...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向集约型节水农业转变,必须实行新型的节水农业运行管理.桓台县是典型的华北平原井灌区,针对桓台的水源、种植作物和灌溉工程形式,建立了节水工程的组织管理模式,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了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工程管理,有效遏制当地地下水超采趋势,逐步实现区域采补平衡.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业节水灌溉改革创新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节水灌溉应做好的工作:采取工程的、农业的和管理的综合节水措施,降低腾发耗水量,提高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流域和灌区要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统一管理,改变"近水者先用水"的现状,做到水资源均衡配置,可持续利用;井渠结合,排灌统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综合防治旱涝盐碱;实行灌排区自主管理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科学研究,明确不同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我国近期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在农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技术、输配水节水工程技术、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提高作物从农田土壤中获取水分形成产量的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应研究的重点为 :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研究新工艺、新配方加速节水农业新设备及新材料的产业化 ,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与控制灌溉技术 ,研究开发多种可用于灌溉的水资源 ,研究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尤其是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分析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现状,并对华北地区的总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地区农业需水量进行了估算;结合华北平原地区的多年节水农业研究结果,对华北地区农业需水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预算.估算结果表明运用综合的节水技术可以满足华北地区农业用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节水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总结了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的适宜形式——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化学节水、管理节水5种节水技术措施及其综合技术合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在发展节水农业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节水农业的潜力在哪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渠道工程节水和田间节水的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田间节水潜力大于渠道工程节水。目前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等工程措施仍是节水农业的有效手段。在工程措施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田间节水措施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将是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浅谈节水农业的内涵与技术体系构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段爱旺 《灌溉排水学报》2003,22(1):35-40,57
明确节水农业的内涵 ,确定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对于保证节水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新时期节水农业发展所要实现目标、国内有关学者对节水农业内涵所作的论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对节水农业内涵的新认识。结合对节水农业发展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及新时期节水农业发展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的讨论 ,并在充分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图。该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由 5个子系统组成 ,分别为 :1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子系统 ;2工程节水子系统 ;3农田用水管理子系统 ;4农作节水子系统 ;5政策法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7.
浅析北京市农业节水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北京市农业节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从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科研措施、农艺措施等多方面预测了北京市农业节水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出以科技为先导 ,节水为中心 ,走资源约束型道路 ,坚持多部门多学科协同综合发展的农业节水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节水农业分区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安徽省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在综合分析各地区气候、土壤、水资源现状、农业种植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聚类分析方法,探讨节水农业的地域分布规律,进行节水农业分区,为安徽省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农业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太行山区干旱山地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和相对落后的农业节水措施,采用工程措施,将太行片麻岩区普遍存在的浅层地下裂隙潜流进行拦截,并通过集水池、蓄水池将其储存起来,以供灌溉之用。同时,为了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及利用效率,在农业发展方向上,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工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河套灌区深度开发的关键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和高效节水技术。在总结前三期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今后的开发目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提出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