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韶关市近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的发展变化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直接动因,交通用地需求增加是改变韶关市土地结构变化的主要方面,同时交通用地的增加直接拉动了韶关市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定西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定西市1998-2007年10 a间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和变化速度以及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对这10 a间土地利用结构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定西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未利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逐年外流,其中耕地每年外流的幅度最大;林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迅速增加,其中林地每年的增加幅度最大;园地和牧草地的变化不明显.据此认为,定西市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防止耕地数量减少,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保持现有林地,适当供应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及影响因素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中各类型土地的碳排放量及各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甘肃省为例,在分析1995—2012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估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并运用LMDI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总体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农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变化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交通用地变化幅度显著;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1 882.07×104t增加到2012年的7 503.23×104t,年均增加341.48×104t;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碳排放强度呈缓慢上升态势,但到2012年有所下降;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规模增加促进了土地利用的碳排放,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优化抑制了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结论]对甘肃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影响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优化是今后甘肃省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运用典型相关模型,在分析嘉鱼县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①嘉鱼县工业化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第一产业比重依然较高,第三产业水平不高,工业处于发展期,产业结构并不合理;②各类用地中,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比重最高,其次是耕地,再就是林地;③农用地中,以草地变化动态度最大,其次是林地,再就是园地,最后是耕地;④城镇村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比例上升了1.02%,但交通运输用地略有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主要表现为城镇村工矿用地增加;⑤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依然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业用地的减少,特别是林地的减少;⑥用地结构演变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机构演变不利于产业长期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银川市土地利用时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志玲  张晓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96-6799
根据2003~2007年银川市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数据,分别采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和变化速度以及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对这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的时序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7年,银川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每年下降的幅度最大;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水域用地迅速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每年的增加幅度最大;园地和林地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领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促使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改变.本文引入结构变化率及信息熵,对1996-2005年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较快,用地结构变化相对消费结构变化要缓慢一些;②消费结构熵与土地利用结构熵具有同步增减性,随着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用地结构在逐渐趋于均衡,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用地结构的变化;③不同消费比重的变化导致对应土地利用类型随之发生变化.全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例平均每降低1%,耕地面积减少0.94×104hm2;全省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比重每提高1%,交通用地面积增加0.365×104hm2;全省城乡居民其他消费(除食品和交通通讯以外的消费)比重每提高1%,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则增加了0.569×104hm2.  相似文献   

7.
昌吉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了昌吉市2003—2013年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得出:(1)10年间昌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为剧烈,草地大幅剧减,交通用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显著增加,耕地、园地和林地增加幅度缓慢。(2)建设用地数量的增长越大,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越大;生态用地数量的增长越大,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影响越大;农用地数量的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生态农业用地对环境会产生正面影响,化学农业用地对环境会带来负面影响。今后在有效利用土地,优化土地结构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的变动直接决定各类用途的土地需求量和土地利用结构,同时也导致空间结构的变化。本文采用1995~2005年近11年的数据,运用SPASS软件,对西安市的产业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偏相关分析,得出西安市建设用地的发展与第二、三产业有相关性,而与第一产业没有相关性;进而对建设用地与第三产业进行了边际分析,得出在一定时期内西安市建设用地应集约化发展;最后对西安市建设用地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韶关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对韶关市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韶关市2010年和2020年的各类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0.
杨洪鉴  王文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21-1723,1743
以胶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1998和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叠加方法,分析了胶州市1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并从人口、交通、政策和经济4个方面对胶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胶州市耕地、园地呈减少趋势,城镇工矿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耕地的减少和城镇工矿用地的增加十分显著;主要转移方向包括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其他农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人口、交通、政策和经济等人为驱动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韶关市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韶关市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成量  梁舒  王尚九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226-228,258
利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土地经济密度和协调度模型,探讨了韶关市产业结构、土地利用以及两者协调关系的时间演变特征,并比较了其与广东省内外13个欠发达城市在上述3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韶关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两者协调度由严重失调逐渐发展到优质协调;与其他欠发达城市相比,韶关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土地经济密度的协调度位列第一,但GDP总量、土地经济密度偏低,二三产业总比重也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根据研究结果对韶关市未来的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晶  徐华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70-5073
基于阿克苏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测算模型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定量分析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1996~2008年,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至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为0.977 4,比1996年增加了0.123 7。交通用地、耕地、居民点工矿用地、园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的主要因素。②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导致了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迅速变化。其中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关系数最大,为0.988,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熊黑钢  张雅  张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51-5053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进行模拟预测。研究表明:未来16年内,农用地中耕地面积将继续减少,园地、林地面积将持续增加,但增幅变小;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面积将继续扩大,但增幅会有所降低;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都是持续减少,不同的是,水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增大,未利用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减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99-2008年广东省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梅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对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变化强度指数对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梅州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其中林地所占比例最大(>70%),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梅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分别为-0.64和-0.29%,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指数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并与梅州市经济和地形地貌的空间差异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梅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9年的0.570上升到2008年的0.595。【结论】1999-2008年梅州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明显,土地利用正处于调整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闫宝华  王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81-9182,9185
概述了长春市工业发展现状,对长春市工业用地的数量、分布及工业用地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长春市工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业用地合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为例,从建设用地投入、产出、利用状况、利用结构4个方面建立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10年来建设用地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了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熵的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其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分析研究了2003年~2008年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2009年~2015年酒泉市的信息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演变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临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适用性改进,开展了规划用地结构调整目标的生态足迹核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规划期内临湘市规划用地结构调整目标可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可缓减规划实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总消费生态盈亏由生态盈利转为生态赤字,总产出生态盈亏呈现生态赤字增加趋势,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指数有所增加.研究表明,规划用地结构调整对提高该市的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认为,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实现规划目标生态效应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