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省花生生产和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改革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科学种植花生,选育、引进及繁育新品种,研究配套栽培模式,加强生产、科研、外贸的优势联合.建立花生出口生产基地,优化内外贸经营机制,整顿花生市场秩序,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益。  相似文献   

2.
冠县花生生产优势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冠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占耕地面积的37%,发展花生生产既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冠县花生生产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花生单产的提高和优势条件的发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冠县的花生生产,对今后实施花生产业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宁花生生产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回顾分析了辽宁省花生生产年度间面积与单产的变化,找出花生生产的优势与不足,阐述了本省花生生产在全国的排住及其今后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加快福建省花生产业化发展 促进花生生产上台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我国花生生产发展情况, 分析了福建省花生生产经营现状以及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根据福建的省情特点,提出了福建省花生产业化发展的设想。指出了优化种植结构,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的途径;并提出了建立花生种子繁殖基地和种子产业,油料基地和食油产业,食用花生基地及果仁食品产业,以及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单产水平的设想。同时亦指出了实施花生产业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这对加快福建省花生产业化发展,促进花生生产上台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建群 《花生学报》2003,32(Z1):52-55
针对我省花生生产和市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改革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科学种植花生,选育、引进及繁育新品种,研究配套栽培模式,加强生产、科研、外贸的优势联合,建立花生出口生产基地,优化内外贸经营机制,整顿花生市场秩序,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益.  相似文献   

6.
滦县花生生产技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滦县的花生生产现状进行了客观地分析,找出实质性因素。通过对外地花生生产考察并结合滦县实际,认为滦县花生生产大有潜力,单产突破3000kg/hm^2,总产突破5万吨,是能够实现的。除了基本生产条件外,花生生产主要受品种、地膜覆盖、轮作、有机肥投入和病毒病五个技术因素的影响而制约着单产和总产的提高。要使花生生产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在品种提纯更新、地膜覆盖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和高产攻关研究方向有害破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花生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泽  胡峰孝  矫吉庆 《花生学报》2003,32(Z1):518-520
青岛市是山东省主要花生产区和加工出口基地,常年播种面积为109khm2,占山东省花生播种面积的11%左右,单产与总产均居全省第一位.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改善我市花生生产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对青岛市花生生产机械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广西花生生产发展较快,面积、单产、总产均同步增长,早在1996 年总产量达到405 万吨,提前4 年超额完成“九五"计划(40 万吨)的指标。在科技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增产技术的推广不断得到改进。但比起先进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差距,针对广西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花生生产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花生生产与消费近十年来持续增长,2018年总产量和花生油产量分别达到创纪录的1733万吨和294万吨,在国内油料作物中花生的总产量、总产值、单产水平、单位面积产油量、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诸多比较优势。本文除全面总结全国花生生产与利用进展外,还概述了花生对食物安全的保障作用、科技创新对花生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讨论了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并对未来花生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花生生产潜力与高产途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据估算,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最高单产可达到17.3t/hm^2和11.9t/hm^2,实际生产中,中熟大花生和早熟小花生最高单产已达到11.2t/hm^2和9.5t/hm^2。目前全球花生平均单产不到1.0t/hm^2,我国平均约3.7t/hm^2,花生生产仍有较大的增产余地。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植株光合效率和增加光合产物向生殖体的分配比例,是花生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适期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和密度、合理调控叶面积系数、在增加总生物产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经济系数等,是目前花生高产栽培有效的措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麦套花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北省麦套花生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品种、播期、群体结构、配方施肥和化控等进行了反复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麦套花生单产6000kg/hm^2的栽培技术体系。1996-1998年在邢台市邢台县试验示范6.7hm^2,平均单产达到6261kg/hm^2,较对照增1939.5kg,公顷纯增效益2575.5元,总增17170元。  相似文献   

12.
甘信民  薛慧勤 《花生学报》1994,(2):18-21,27
关于花生育种工作的几个问题甘信民,薛慧勤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花生是山东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单产、总产、外贸出口均居全国首位。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对于发展花生生产,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农民收入,支援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阿根廷花生科技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年均种植花生约240hm^2,单产1551kg/hm^2,总产380kt,出口250kt,居世界第三位,是主要的花生输出国,花生主要分布在科尔多瓦省,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96.3%,主栽品种为1~3个佛罗兰娜型小果,匍匐型花生,O/L比值为1.4~1.5,于11月上旬机械播种,来年4月上旬机械收获。肥料以牲畜粪便和作物秸杆还田为主,不喷施农药,属于无公害有机农业生产,花生农场主,加工厂和外贸出口实现了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其花生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与优势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作为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花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我国花生生产经历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花生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的增长趋势,我国花生生产的主要省份及单产较高省份的花生生产,同时提出了我国今后发展花生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山东省近期(“八五”以来)花生生产形势,主要概述了我省在稳定花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生产措施,重点包括不断完善油料购销政策;增加生产投入,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深化耕作制度改革;扩大推广先进适用的综合增产技术措施等,有力地促进了全省花生生产的快速发展。同时,针对目前我省花生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生产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广西邕宁县花生低产原因和提高花生单产关键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邕宁县是广西和南宁市的花生主产县,花生生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历年来花生单产低而不稳的原因,邕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90 年代初开始先后大面积推广了一批优良花生新品种和配套综合增产技术,促进全县花生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90 年代花生平均单产达到了2100kg/hm 2(比80年代增长60% ,比70年代增长130% ),所实施推广的花生“良种良法”各个项目,分别获得广西区、南宁市和邕宁县的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生生产及贸易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静 《花生学报》2009,38(1):27-31
对2000年以来中国花生生产和贸易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花生生产和贸易的动态趋势。近年受花生播种面积减少,总产下降,单产增长速度放慢的影响,中国原料花生和花生油的出口量均出现了下降趋势。2008/09年度我国原料花生产量的增长趋缓,以花生为原料的油脂供给有所缓解,花生出口的增长潜力亦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频电子技术对种子进行处理,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明显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产15% 以上。为验证这一技术,为花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8 年承担了栖霞市科委下达的“高频电子处理花生种子增产效应研究”的课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9月5 日,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测产,333hm 2 大田示范,花生平均单产5781kg/hm 2,比对照增807kg/hm 2,增产162% 。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花生,农业生态效益和生产比较效益均较好,在农业良性循环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原因,其总体生产水平一直较低,当前在生产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若能加以克服,生产潜力和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山东花生生产机械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1980年以来山东省花生生产机械化的试验研究和各生产环节机具的使用情况;介绍了1990年前后山东省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特点;并对山东省花生机械化生产前景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