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广校的媒体资源涵盖了各类光盘、文字教材、农业实用技术CD盘、录音磁带、中央农广校与省农广校的农业广播、电视内容等,这些媒体资源在"阳光工程"培训中的作用是教师所不能替代的,随着国家对"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重视以及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需求的增加,媒体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农广人的重视。本文在介绍媒体资源的内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农广校"阳光工程"培训中媒体资源利用现状,提出利用媒体资源提高培训效果和提高农民参训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析农广校系统媒体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广校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培训,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实现了覆盖广、容量大、成本低的农民教育培训跨越式发展。在农民教育培训中,文字、声像等媒体资源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总结了农广校系统媒体资源开发及利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媒体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详实的调研数据,对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媒体资源建设和利用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媒体资源建设和利用的理念、目标及措施,为今后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媒体资源建设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点和关键。新型农民培训"三进村"工作,即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是农广校多年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因此媒体资源发行工作对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至关重要。为此,石家庄市农广校以建立科技音像服务网络为载体,探索出了以科技光盘为重点,推进媒体资源进村入户的一系列措施,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信访室,社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效率,推动公关管理实现开放式创新。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也让公共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升社会化媒体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公共管理实现开放式创新。针对社会化媒体对公共管理的影响、作用以及现阶段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管理实现开放式创新的有效策略,为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育技术中心的对校园媒体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实质是:建立全方位的教学媒体资源的制作、管理、存储、检索、使用中心,实现媒体资源的增值效益,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7.
影视媒体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图书馆在转变过程中正在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而在这多元的各个方面,更多的图书馆注重的是网络、电子资源而忽略了影视媒体这一形式。然而影视媒体对于现代图书馆的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影视媒体可以从更广阔的角度对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就影视媒体与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进行浅谈,希望影视媒体这种形式能够更多的参与到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的国情考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已成为培养新型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措施,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正在并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阐述现代农业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所存在的教育观念陈旧、资金投入不足、媒体资源有限、理论研究不够等问题,并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发和建设教学媒体资源和加强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物理课程融媒体教材的编写与教学方法为例,阐述融媒体教材的特色、支撑技术、二维码资源制作与发布的特点。探讨了融媒体教材对创新教学过程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媒体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成人学历教育即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形式,随着农业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推进,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又呈现出内涵丰富、领域广泛、培训需求更加理性化、区域性和地域性更加明显的特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合理选择恰当运用多媒体现场培训、远程网络专家视频、科技入户直通车等10种现代媒体运作模式。现代媒体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应用还存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驾驭现代媒体的能力普遍偏低等问题,需要转变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观念,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建立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教师和管理员队伍;明确责任、健全制度,确保媒体设备高效运转;加大媒体资源开发与传播力度,提高媒体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环境介质中铊的分析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铊(Tl)是典型的剧毒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环境介质中含量很低,但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造成了铊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综述了环境样品中铊的常用分析方法,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铊的分析方法展望,对含铊资源的综合利用、铊污染的治理及修复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繁缕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的考证出发,综述了繁缕近年采在形态学、植物化学、分子系统学、孢粉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繁缕作为资源植物的利用和作为杂草的防除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繁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利用繁缕种质资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红掌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红掌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影响组培成活的问题,通过对外植体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处理、对培养基进行改良、调节和对培养条件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红掌在接种前先用抗氧化剂处理和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外植体的褐化,从而为提高红掌的组培繁殖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Richards方程的解在时空上呈现陡峭的锋面。为能有效地模拟具有对流占优特性的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水流问题,推广一种内部惩罚间断有限元(Interior penalty discontinuous Galerkin,IPDG)方法应用于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入渗问题的模拟。针对具有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和Dirichlet入渗边界条件的Richards方程,分别采用间断有限元法和标准有限元方法求解。借助于相对L2模和相对最大模误差进行讨论。几种不同质地的均质土壤水入渗的数值算例结果表明:相比标准有限元方法,间断有限元方法在选取的4种不同网格剖分单元结点上能够有效地模拟非饱和对流占优土壤水流问题,并且能够获得准确的全局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5.
农林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应采取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先进性和应用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专业教育价值;重视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发挥辅助教学功能;注重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等措施夯实课程质量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筛选出的51份高黄酮荞麦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50对SSR引物中,22对引物多态性丰富,共扩增出253个条带,检测到174个等位变异,总遗传变幅为0.56~1.00,27份苦荞和24份甜荞能够各自被聚为两大类。聚类结果显示,27份苦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不受地理分布的影响,普遍亲缘关系较近;而24份甜荞的遗产差异则较大,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用SPSS 19.0软件绘制荞麦的黄酮质量分数聚类图,与遗传聚类结果综合比较分析,发现27份苦荞资源的黄酮含量受其亲缘关系影响较大,与其遗传多样性的联系较强,而甜荞的并不明显。另外,亦从51份荞麦种质中,筛选出4份基因型相对独立且黄酮更高的苦荞品种,可作为高黄酮优质荞麦选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干旱或荒漠地区造林,降雨稀少,风多且风大,加之人力、物力的贫乏等原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采用保水剂、保水剂 地膜、保水剂 地膜 生根粉等几种抗旱技术,对臭椿的土壤含水量、生长情况、叶含水量及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地区造林中应用这些抗旱技术,与对照相比,均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叶含水量以及促进臭椿的生长,其中保水剂 地膜 生根粉综合技术处理的效果最好,保水剂 地膜处理的次之,最后是保水剂处理。干旱或荒漠地区采取有效的抗旱栽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造林绿化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胡月华  李静 《农技服务》2009,26(9):80-81,136
介绍了种质资源的概念、重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简要概述了常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着重阐述了离体保存的原理、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土壤真菌分离和计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分离土壤真菌的方法以及测定土壤真菌的间接计数法和直接计数法;介绍了常见的分离和计数培养基;评价了各种方法和培养基的优缺点;并着重讨论了各种分离和计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W14-F诱导培养基对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及人工合成小麦材料的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以6份人工合成小麦材料和4个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诱导培养基W14-F、MS、N6和C17进行花药培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对于小麦材料的胚状体诱导率不同,4种诱导培养基的胚状体诱导能力依次为W14-F>C17>N6>MS,W14-F培养基胚状体诱导率明显高于其它3个培养基。人工合成小麦和普通小麦在4种培养基上都得到了相近的胚状体诱导率,说明W14-F培养基同样适合人工合成小麦。利用该技术体系培养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材料,得到了较高的诱导率,这为该技术体系直接应用于利用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小麦品种抗病抗逆性研究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