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疾病概况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本病是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是仔猪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猪沙门氏菌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也称仔猪副伤寒。本病按发病急缓程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表现为慢性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病原体是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此外,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卑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  相似文献   

2.
刘敏 《四川草原》2010,(5):45-46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  相似文献   

3.
正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猪副伤寒是仔猪生长发育阶段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主要危害4月龄以内的仔猪,1~2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成年猪很少发生,故又称为仔猪副伤寒,该病潜伏期一般在2 d到数周不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危害性非常严重,给养猪企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多变,如果养猪场户的猪舍内过于拥挤、阴暗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仔猪饲养管理不当,保温不善,长途运输等,则极易引发仔猪副伤寒的发生。因此,秋冬气温多变时节养猪场(户)(特别是农村散养户)要注意防范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又称之为仔猪沙门氏菌病,该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仔猪发生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的烈性传染病,一般2-4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染。仔猪患副伤寒在临床上常可分急性和慢性  相似文献   

5.
丘陵地区生猪养殖很容易受到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入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多,若养殖管理跟不上变化,易引发细菌性疾病,2~4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沙门氏菌,成年猪发病较少。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急性副伤寒会造成仔猪死亡,但临床较多的是慢性副伤寒,病猪  相似文献   

6.
猪副伤寒即猪沙门氏菌病,其病原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目前发现其血清型有千余种,对猪危害较大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猪副伤寒是一种引起断奶仔猪顽固性下痢、伴有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及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等为特征的传染病[1-2]。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死亡率较高,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禽沙门氏菌病流行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沙门氏菌病(AvianSalmonellosis)是指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总称。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是家禽最为重要的蛋传细菌病之一。禽沙门氏菌病依据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同分为三种疾病:鸡白痢、禽伤寒和副伤寒。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伤寒,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非宿主适应性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禽副伤寒的病原体包括很多种类的沙门氏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德尔卑沙门氏菌、海德堡沙门氏菌、纽波…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仔猪副伤寒又称之为仔猪沙门氏菌病,该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仔猪发生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的烈性传染病,一般2~4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染。仔猪患副伤寒在临床上常可分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则多呈败血症症状。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1℃以上,食欲不振或食欲废绝,精神萎靡,喜卧藏于垫草内,寒颤;鼻、  相似文献   

9.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1病原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有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0.
禽伤寒和副伤寒均由沙门氏菌属的致病菌引起.禽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感染率很高,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年鸡和火鸡,以肝、脾肿大,肝呈黄绿色或古铜色为特征.副伤寒是家禽、多种其他禽类及哺乳动物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症状表现和伤寒比较相似,但相对较轻.现分别阐述了禽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病原、流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1病原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有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2.
仔猪副伤寒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在我县历来时有发生,多呈散发性。2009年我县一养殖场从外面引进一批仔猪暴发副伤寒,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经济损失较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概述沙门氏菌属感染包括各种沙门氏菌所致的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在人类最常见的疾病有伤寒、副伤寒及食物中毒。对动物则有各种畜禽的副伤寒、鼠伤寒、雏白痢及马和羊的流产等病。多数沙门氏菌没有固定的宿主,同一种细菌可使不同动物得病。对人和动物共同致病的细菌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比较多见,副伤寒乙、丙沙门氏菌等次之。仅对人类致病的为伤寒沙门氏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某些仅是动物疾病的病原,对人类没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人猪群.许多猪町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  相似文献   

15.
吕惠序 《养猪》2012,(6):116-117
仔猪副伤寒(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大多发生于幼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高热传染病,多发生在1~4月龄的仔猪,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慢性病例为坏死性肠炎或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015年4月中旬我县某生猪养殖户发生猪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耳尖、四肢末端及腹部发绀,伴有黄色下痢并死亡的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仔猪副伤寒救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又叫猪沙门氏菌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及肺炎。该病多发生于1~3月龄的仔猪,3月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此病。该病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18.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组传染病,主要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附性杆菌,共有3000多个血清型。禽沙门氏菌病依据其病原体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伤寒,而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诱发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能广泛地感染各种动物和人类。因此,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临床中,仔猪副伤寒是一种传染病,常在2~4月龄的仔猪中发生。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传播导致,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更容易在卫生条件脏乱差的猪场发生,死亡率高,经济效益损害大。本文将总结该病的临床征兆和预防措施,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仔猪副伤寒是一种极易感染的病,是由仔猪感染猪沙门氏菌病造成,在2~4月龄的仔猪中最易传播。猪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运动,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具周身鞭毛,最适  相似文献   

20.
猪副伤寒的病原主要为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根据国内外有关报道,该病原主要引起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易感年龄是2~4月龄,最高为6月龄,对于大猪原发性副伤寒的报道极少,因此猪副伤寒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2006年我县某肉猪养殖场的大猪暴发猪副伤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