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据马森(Mason1971)介绍,欧洲的贻贝(Mytilusedulisl)养殖始于700多年前。1235年,一个名叫Patrick Walton的爱尔兰渔民的船只在Aunis(法国早期的一个省)的Aiguillon海湾失事。他将船上的木桩栽埋在海里,把一张大网挂在这些木桩上,想以此来捕获海鸟,因为那里的海鸟很多,尽管这一尝试收获不大,但他发现挂网上可采到优质附着物和肥大的贻贝。不久,这些物质就成了他的主要食物源。Walton方法略经改进,已逐渐发展成所谓的“插桩”式贻贝养殖法。目前,这种  相似文献   

2.
翡翠贻贝的浮吊式养殖法,是近年在插桩式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浮吊式养殖是悬浮在水中,浮吊的养成器可随潮涨潮落而升降,因此,不受退潮露空的影响,养殖期较长,贻贝生长速度也较快。当年清明前后采到的苗,到年底便可上市。这种养殖方式具有产量高、易于管理和收获的特点,很快被生产者所采用。  相似文献   

3.
西欧贻贝养殖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贻贝养殖已有几百年历史,1938年法国以篱笆式最早进行养殖,但产量甚低,亩产仅300公斤左右。其后黑海沿岸一些国家也开展贻贝养殖,西班牙、法国、荷兰是最著名的贻贝生产国,贻贝生产已完全适应了当地的具体环境条件,三种不同的养殖方式在世界上已占居领先地位,并且作为其它国家的模式加以效仿,在有的地区,一些野生贻贝类也开始被  相似文献   

4.
杨雪舫 《水产科技情报》1979,(5):21-21,M032
近十年来,我国的贻贝养殖事业有较大的发展,1970年,全国贻贝养殖海面只有140多亩,年产800多吨,到1977年,我国贻贝养殖海面已达三万亩,年产六万多吨,接近法国的年产量。  相似文献   

5.
据《Aquaculture》杂志,1991年第2—3期报道,贻贝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3世纪,法国开始用插竿进行贻贝养殖。18世纪以来,荷兰在三角洲海区进行海底插竿养殖贻贝。西班牙仅在1946年开始用垂养法养殖贻贝,目前,西班牙已成为世界贻贝养殖技术的先进国家。据FAO1985年报道,尽管欧洲贻贝养殖产量仍有增长,但每年贻  相似文献   

6.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耀泉 《齐鲁渔业》1996,13(3):33-33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吴耀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贻贝、扇贝和牡蛎等贝类是浅海筏式养殖的主要对象,其中扇贝养殖发展最快。随着筏式养殖面积的盲目扩大和养殖密度的过高,出现了养殖区水体得不到充分交换、港湾浅海水质恶化的现象。而...  相似文献   

7.
贻贝浅海筏式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贻贝作为我国较早养殖的贝类品种之一,其养殖面积曾一度占据了浅海养殖的主导地位。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栉孔扇贝为代表的贝类养殖的兴起,大量繁殖的贻贝又成了浅海筏式养殖的一种负担,养殖单位曾想尽一切办法清除养殖筏架上的贻贝,以防影响其它品种的生长。但随着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情况的发生,贻贝苗种的易附着、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势又显现了出来,再一次成为部分地区的主导养殖品种。2001年日照市东港区的养殖单位创造了每台筏架产贻贝4000 kg,产值2000元的高效益,现将其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贻贝又名壳菜,在我国北方俗称海红,它的干制品叫做淡菜,是一种经济价值高,驰名中外的海产品之一。据研究,贻贝对虚弱伤疲精血衰少、吐血久痢,妇女产后消瘦等疾病有良好疗效。、贻贝是贝类养殖事业中的重要对象,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养殖,特别北欧、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养殖贻贝很盛行,生产数量也很大,且养殖技术先进。我省贻贝资源丰富,从汕头到湛江地区沿海均有分布,海丰县的贻贝养殖历史较久,近年来惠阳地区等地也迅速发展,海水贝类养殖在我省已开始重视,为此,本刊介绍《国外贻贝养殖进展》一文,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洋渔业》2021,43(3)
利用被动声呐记录系统对浙江省枸杞岛贻贝(Mytilus edulis)筏式养殖海域不同位点和渔船发动机水下噪声在水深5 m和10 m处进行测量,并进行1/3倍频程声压级(1/3-octave sound pressure level, SPL)分析。结果表明,渔船在抛锚时,渔船发动机产生的水下噪声主要频率为250 Hz,其SPL在水深5 m [(114.7±1.7) dB]大于水深10 m [(97.4±0.9) dB]。贻贝养殖区外产生的环境噪声存在频率为63、250、500 Hz 3个峰值,其中250 Hz的SPL在水深5 m大于水深10 m,表明养殖区外的环境噪声受航船影响较大;贻贝养殖区内平均SPL为(87.7±13.7) dB,也存在频率为63、250、500 Hz 3个峰值,其中500 Hz的SPL在水深10 m [(85.3±0.5) dB]大于水深5 m [(79.4±0.9) dB]。结合贻贝筏式养殖设施结构与海洋环境噪声声压级垂直分布的规律分析发现,由于贻贝筏式养殖设施对潮汐流产生阻挡效应,导致其在水下产生500 Hz的相关噪声,且底层水下噪声强度高于表层水下噪声。筏式养殖海域水下噪声的主要频率与大多数鱼类的听觉敏感频率相重合,可能对鱼类的声讯交流等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渔业现代化》1978,(1):16-17
贻贝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养殖品种,山东沿海养殖数量很大。由于贻贝收获加工期短暂,春秋两季合起来才不到三个月间时,因此贻贝的及时加工就成为进一步发展养殖生产的前提条件。过去,辽宁等地在贻贝加工机械方面特别是贻贝的分粒、洗刷、蒸煮等做了不少工作,找出了贻贝分粒的基本原理。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学习辽宁等地经验的基础上,试制了贻贝的分粒、  相似文献   

11.
1.主要养殖品种及市场消费特点 欧洲的贝类养殖品种主要以贻贝和牡蛎为主,初步预计占到整个贝类养殖产量的90%以上。养殖贝类产量、规模、品种与中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市场上消费的贝类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以鲜活贝类为主,价格较高。在法国市场上,直径约8厘米的扇贝可卖N6欧元/个,5~10厘米的牡蛎根据规格、产地和品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1992,(1):F002-F002
台山县川山群岛位于珠江口以西,岛岸线长达330多公里,海岸带有大量的天然翡翠贻贝资源。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海湾滩涂的资源优势,发展了翡翠贻贝养殖9700多亩(其中浮吊养殖1300亩、插桩养殖8400亩),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翡翠贻贝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3.
长沙湾位于汕尾市西北部,是历史悠久的翡翠贻贝自然繁殖区。早在五十年代,水产部门就曾在这里扩大增殖。近年来,汕尾市水产部门和马宫镇人民政府,把发展翡翠贻贝养殖作为开发长沙湾海水养殖生产的重要项目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0年,长沙湾养殖翡翠贻贝亩产达3.5吨,最高亩产达5吨,养殖面积已发展到250亩,初步形成了翡翠贻贝养殖基地。现将长沙湾翡翠贻贝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筏式贻贝养殖生境鱼类资源养护功能,于2020年9-12月对枸杞岛筏式贻贝养殖生境(分表层区和底层区)及周边岩礁生境的鱼类进行了多网目组合刺网采样。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多样性指数并结合等级聚类、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鱼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在2种生境中共采集鱼类55 种,隶属于10目34科47属,其中贻贝养殖生境采集到37种(底层和表层分别为29和20种);岩礁生境共采集到40种。在鱼类组成上,中国花鲈和鲻是贻贝养殖生境表层区的典型优势种,而黄姑鱼和褐菖鲉是贻贝养殖生境底层区的典型优势种;褐菖鲉同时也是岩礁生境的典型优势种。多样性分析表明,贻贝养殖生境的总体鱼类多样性要高于岩礁生境,但尚不显著。多元分析显示,各月份2种生境中的鱼类群落格局均可分为3种类型,虽与养殖表层区、养殖底层区和岩礁区并非严格一致,但各群落间差异依然显著。研究表明,大规模筏式养殖设施的存在吸引了众多中上层鱼类及底层鱼类,也为岩礁生境优势鱼类提供了额外的栖息环境,发挥了近似于浮鱼礁系统的资源养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岛礁海域海洋牧场目标种的选择和人工生境构建模式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台山县下川镇在传统的插桩式养殖翡翠始贝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共投资200多万元,在独湾、略尾等海区,开拓浮吊式养殖翡翠贻贝1000多亩。用浮吊篾缆绳、旧轮胎、旧胶丝绳等各种采苗器近30万吊。目前,各种采苗器全部附上了翡翠贻贝苗,每吊采苗多达1500粒,少的也有几百粒。  相似文献   

16.
枸杞岛贻贝养殖水域碳氮磷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旭  赵旭  章守宇  周曦杰 《水产学报》2015,39(11):1650-1664
于2013年贻贝成熟期和幼苗期对枸杞岛贻贝筏式养殖水域营养分布和碳分布格局开展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从生态健康角度,夏季成熟期的贻贝养殖造成养殖海域氮、磷营养盐浓度升高,尤其是无机氮浓度显著高于非养殖区(P<0.05),养殖区处于受磷限制性的重富营养化,对其水体健康产生一定压力;秋季幼苗期贻贝养殖使养殖海域氮、磷浓度均降低,尤其是无机氮浓度显著低于非养殖区(P<0.05),与夏季分布格局相反,对水体有净化作用。从生态效应看,贻贝养殖使表层水体中溶解无机碳浓度显著低于非养殖区(P<0.05),产生碳汇效应;同时,贻贝养殖使水体中溶解有机碳浓度显著高于非养殖区(P<0.05),由于丰富的氮营养盐,溶解有机碳处于不稳定态,为碳源。因此,成熟期与幼苗期贻贝养殖对其水域健康产生不同作用,养殖的碳汇、碳源还有待进一步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东姜庄贻贝养殖海区三年来的调查研究资料,概述了中华豆蟹对贻贝养殖的危害和繁殖习性,着重探讨了中华豆蟹的世代交替情况,并提出两项改变现有贻贝养殖周期以防止中华豆蟹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鲍的人工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鲍的养(增)殖方式,大体可分为3大类型6种形式:一是池式养殖,包括工厂化(陆地池)养殖、潮间带水池养殖;二是箱(笼)式养殖,包括网箱养殖、筏式养殖、沉箱养殖;三是岩礁增殖。除工厂化养殖将作较详细介绍外,其余养殖方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技》1992,(1):7-9
一、我省养殖翡翠贻贝的有利条件 (一)资源丰富:翡翠贻贝个体大,生长快。据南海水产研究所资源调查,翡翠贻贝在广东沿海,东至汕头饶平、西至湛江徐闻广泛分布且资源非常丰富,是贝类的优势品种。尤其是珠江口一带,资源量多,种群大,这是我省发展这一品种养殖的主要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国外贻贝养殖工程设施发展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岸养殖渔业的发展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和养殖容量的限制,国外近年来积极推进离岸深海养殖技术.综述了国外贻贝离岸养殖模式及养成设施的文献资料,用图片形式介绍了几种养殖设施的设计理念和结构,其中包括平台吊养、浮筏吊养等上浮式养殖模式以及半潜筏式吊养、半潜管式吊养等新型养殖模式,并提出了离岸养殖需注意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