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党参多糖口服液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期使用党参多糖口服液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以便指导临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大鼠灌胃给药党参多糖口服液,在给药4周和停药2周内,观察大鼠一般行为活动等情况,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考察党参多糖口服液给药的长期毒性。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给药期间和恢复期内,一般情况和行为活动、粪便等均无异常变化,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连续大鼠灌胃给药党参多糖口服液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说明党参多糖口服液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长期使用党参多糖口服液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以便指导临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大鼠灌胃给药党参多糖口服液,在给药4周和停药2周内,观察大鼠一般行为活动等情况,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考察党参多糖口服液给药的长期毒性。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给药期间和恢复期内,一般情况和行为活动、粪便等均无异常变化,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连续大鼠灌胃给药党参多糖口服液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说明党参多糖口服液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旨在观察金银花超微粉与普通粉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将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金银花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金银花普通粉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4周,分别于末次给药后及停药2周后,测定大鼠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给药期间各组大鼠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脏器系数无异常变化,停药2周后,上述指标均正常。结果显示,给药期及恢复期重要脏器病理组织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说明金银花超微粉与传统粉重复用药对大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长期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短时间大剂量给予蒲地蓝消炎颗粒和长期使用蒲地蓝消炎颗粒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以便评价临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进行了蒲地蓝消炎颗粒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药物浓度和给药体积的限制,未能测出小鼠蒲地蓝消炎颗粒的LD50,测得蒲地蓝消炎颗粒小鼠最大给药量为360g生药/kg体重;长期毒性试验,大鼠给药后一般行为活动、粪便等均无异常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等均无明显变化,大鼠连续灌胃给药蒲地蓝消炎颗粒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以上结果表明蒲地蓝消炎颗粒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与临床应用相同的给药途径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测定慢呼康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和最大耐受量;以60g/kg、30g/kg和15g/kg体重剂量(分别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30、15、7.5倍)连续灌胃给药60d,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在长期毒性试验中,经连续60d灌胃给予慢呼康口服液后,大鼠体重、行为活动、重要脏器系数、大鼠血潮学、血液生化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影响,对主要脏器、腺体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亦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恢复期大鼠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本实验条件下,慢呼康口服液对受试动物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j...-  相似文献   

6.
穿琥宁注射液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3个剂量组分别按75.7、15.14、7.57mg/kg通过腹腔注射法对大鼠给药,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观察28d,记录大鼠毒副反应情况。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给药期与恢复期的体重增长、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穿琥宁注射液连续给药28d,大鼠无不良反应,停药14d后亦未出现迟发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急性毒性与长期毒性,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急性毒性实验以预实验的最高剂量组25.0 g·kg~(-1),设为试验高剂量组进行实验。长期毒性实验分为四个组,即试验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0,12.5,6.25 g·kg~(-1))与空白对照组,每组大鼠20只,雌雄各半,每周给药7 d,连续给药30 d,观察一般症状、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脏器系数,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灌胃给药后14 d内未见小鼠死亡,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口服连花柴芩可溶性粉LD_(50)25.0 g·kg~(-1)。按照毒理学急性毒性剂量分级表,口服LD_(50)5000 mg·kg~(-1)时为实际无毒。长期毒性试验中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对SD大鼠灌胃给药,所有检测指标未出现因给予受试物而引起相关的毒性变化,且未发现连花柴芩可溶性粉的目标脏器。连花柴芩可溶性粉口服给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恩诺沙星注射液对1日龄雏鸡的安全性,将12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24只。采用多剂量水平给药进行靶动物安全性研究,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最大推荐剂量(2 mg/只)、3倍最大推荐剂量(6 mg/只)、5倍最大推荐剂量(10 mg/只)和10倍最大推荐剂量(20 mg/只)共四个剂量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途径均为一侧颈部皮下注射,注射体积均为0.1 mL。试验期间进行一般临床观察、动物体重、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靶动物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的所有雏鸡临床表现正常。在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方面,除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给药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无差异。在各时间点分别对随机选择的8只存活鸡进行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病理变化。研究表明,2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推荐剂量下皮下注射给药对1日龄雏鸡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3个剂量组(以人参皂苷计)分别按40、80、160 mg/kg体重给大鼠灌胃,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28 d,记录大鼠毒副反应.停药后继续观察14 d,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给药期与恢复期的体重增长,血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金菊解毒颗粒在大鼠体内毒性的潜在靶器官和观察不到毒性反应的剂量,试验采用大鼠长期毒性试验方法,每天对大鼠按体重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生药浓度为11.25,22.50,45.00 g/kg)金菊解毒颗粒1次,连续给药5周,停药恢复2周。给药期间和恢复期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每周测定大鼠体重及进食量,给药期结束和恢复期结束检测大鼠各项尿常规指标、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学指标,并对大鼠脏器进行系统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金菊解毒颗粒高剂量组大鼠球蛋白(GLB)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谷草比值(ALT/AST)升高,雄性大鼠体重减轻;中剂量组大鼠谷丙转氨酶升高,雄性大鼠体重减轻;低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说明金菊解毒颗粒对大鼠灌胃给药的基本安全剂量按体重为11.25 g/kg(生药浓度)。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讨黄柏、诃子、知母、苏木等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今后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以美人鱼发光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联合抑菌指数(FICI)作为检测指标,研究常用中草药对水产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并通过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对水产致病菌抑菌圈,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草药MIC和MBC及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抑菌指数(FICI)。结果显示,16种中草药对水产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水产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在10.5~29.0 mm之间,而4种病原菌对马齿苋均表现为耐药;MIC检测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病原菌的MIC值为7.81~250.00 mg/mL;MBC检测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病原菌的MBC值为7.81~500.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苏木与夏枯草、女贞子及青皮联用仅对美人鱼发光杆菌起到协同抑菌作用,对嗜水气单胞菌、创伤弧菌及哈维氏弧菌均无抑菌作用,女贞子和青皮组合仅对哈维氏弧菌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该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对其他病原菌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其他药物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对4种病原菌则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联合抑菌圈测定结果表明,中草药联合使用对4种病原菌抑菌作用不一。本试验结果表明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取样调查及田间观察,云南白三叶种子田中共有76种杂草,分属26科。主要杂草分别为春季杂草:荠菜、藜、苕子;夏季杂草:野黍、荞叶、十字马唐、牛膝菊、尼泊尔蓼、希签;秋季杂草:牛膝菊、荞叶、夏枯草、十字马唐、尼泊尔蓼、野黍;冬季杂草:荠菜、夏枯草、藜、鼠麴草。  相似文献   

13.
芪参口服液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芪参口服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根据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将40只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芪参口服液的最大耐受剂量;在长期毒性试验中,将8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3个剂量组分别按3.75、7.5、15 g/kg体重给大鼠灌胃,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记录每日饮水量、饲料采食量及每周体重,检测给药4周及停药2周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口服芪参口服液的最大耐受剂量为生药量40 g/kg,此剂量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40倍。部分给药组采食量和饮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变化,但对平均周增重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常规的部分指标出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变化(P<0.01),但停药2周后,所有指标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组血液生化和脏器系数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本次试验条件下,该口服液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4.
探讨阿维菌素微囊的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试验依据,以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法进行了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微囊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1.73 mg/kg,与普通注射剂相比大了113%;再以1/10、1/20和1/50 LD50(高、中、低剂量组)给大鼠用药,连续腹腔注射21 d,给药部位未见异常,低剂量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各实质性器官细胞未见组织学病变;高、中剂量组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行动迟缓等异常情况,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说明阿维菌素经微囊化后毒性明显降低,该制剂基本安全,可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观察连续灌胃复方姬松茸多糖口服液对大鼠产生的病理和毒理变化。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以5.6、2.8、1.4 g/kg复方姬松茸多糖口服液和等体积蒸馏水(NS)对照品对大鼠连续灌胃9周,观察和检测大鼠临床症状、血液学和脏器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中各试验组大鼠与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差异。各组大鼠的体重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3个剂量组中,高剂量组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中剂量组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的WBC、LYM、MID、GRA、PLT和中剂量组的WBC、GRA、PLT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的Cre、TG及中、低剂量的TG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低剂量复方姬松茸多糖口服液对大鼠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索氏提取,超声波和水煎煮方法提取夏枯草等14味中药的有效部位,应用二倍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夏枯草、虎杖、何首乌、连翘、柴胡、穿心莲、地榆7味中药有效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MIC为1.953~3lI250g/L,MBC为3.90~31.25g/L;佛手、黄柏2味中药有效部位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其MIC值为62.5g/L,MBC值为125.0g/L;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杜仲、白头翁5味中药有效部位的抗菌活性较差,其MIC值为125.0g/L,MBC值为250.0,≥250.0g/L。不同中药有效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异,其中夏枯草、虎杖、何首乌、地榆和佛手有效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张淼  董宝婧  苗芳  周乐 《草业科学》2012,29(9):1477-1481
对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夏枯草提供参考。采用70%乙醇超声波提取,然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并以BHT为对照,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夏枯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不同溶剂提取物及BHT清除DPPH·的能力高低次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BHT>水提物,清除·OH的能力高低次序为BHT>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清除O-2·的能力高低次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水提物>BHT>正丁醇提取物,还原力高低次序为BHT>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夏枯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