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式是指将病死动物深埋或丢入化尸窑处理,既污染环境又占用土地。病死动物处置"升级版"是指将辖区内病死动物集中收集,在委托专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采取焚烧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残渣发酵后用做肥料,既环保、废物利用,又不占用土地。1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的缺点病死生猪多含有病原微生物,且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和气体,处置不当,会致使土壤、水源和空气等污染及食物中  相似文献   

2.
正一、处理工艺1.概述。目前国内外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大体可分为深埋、焚烧、化制、消毒法、生物降解等。(1)深埋法。深埋法是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到当地政府规定地点,在相关部门监督下进行深埋处理。(2)焚烧法。焚烧法是将病死畜禽投入焚化炉或用其他方式烧毁碳化的处理方法。(3)化制法。化制是指将畜禽尸体或其废弃物在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处理的过程(如化制成肥料、肉骨粉和工业用油等),包括湿化法(高温高压饱和蒸  相似文献   

3.
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是将因病死亡的动物尸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以保障病死动物本生群体,病死动物以外其他动物群体,人群,人居环境,自然环境的安全健康。目前我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模式由3点构成:(1)畜禽养殖场(户)通过手机App、电话、  相似文献   

4.
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对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病害肉及屠宰场其他废弃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处理后,使其失去传染性、毒性而不对环境产生危害,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一种技术措施。目前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有深埋、焚烧、发酵(生物降解)、化制等。南京市溧水区政府高度重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区农业局在多方调研、专家咨询和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溧水区实际情况,采取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病死动物尸体,于2017年  相似文献   

5.
正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在消灭病原及防止有害畜产品流入市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畜产品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分常规方式(主要以深埋为主)和集中无害化处理方式。常规方式处理,要做好深埋地点选择及深挖、消毒、掩埋、巡查等多项工作,由于病死畜禽尸体降解周期较长,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病原微生物传播风险。相对于常规方式,集中无害化处  相似文献   

6.
李杏媛  高英 《中国猪业》2018,13(8):61-62
病死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是减少疫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掩埋、焚毁病死畜禽尸体的方法在生物安全、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存在弊端。化制法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相对成本低、操作方便、处理时间短、处理安全彻底,是一种能够实现病死动物变废为宝的处理技术。本文对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的技术进行介绍,并以河北省唐山市2个无害化处理厂为例对化制法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成本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应用较多、较成熟的技术主要包括深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化尸窖处理法、化制法、生物降解法等处理方法。近年来,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借鉴畜禽养殖发酵床技术的成功经验,探索使用该技术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将技术使用情况总结如下:1技术原理就是将病死畜禽尸体投入到加入益生菌的无害化发酵池内,利用微生物的发酵降解作用,对病  相似文献   

8.
正为有效杜绝病死畜禽流入市场和随意抛弃病死动物现象发生,湖北省竹山县畜牧兽医局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随意抛弃病死畜禽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一是全面摸底排查。由工作专班实地深入全县各规模畜禽养殖场、畜禽屠宰企业,现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猪、鸡等畜禽类养殖场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病死畜禽类动物尸体进行规范的无害化处理;畜禽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潍坊市出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扶持政策,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及补助政策作出规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化养殖场扩大到畜禽散养户,由病死猪扩大到其他病死动物(包括家禽、牛、羊等)和毛皮动物胴体。政策规定,对企业投资建成运行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由市级财政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奖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是重要的畜禽养殖地区,同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麻石之乡"和"陶瓷之乡"。其中养殖业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养殖生产中出现的病死动物问题,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对望城区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以实现该地区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病死动物的处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13年初发生的的禽流感,3月上海市"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5月江苏省北部地市及山东省枣庄市的"海狸鼠肉假冒羊肉烤串"事件的发生。使得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再次引起政府和人民的关注。病死畜禽的处理与畜牧业疫情、社会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目前,畜禽养殖生产中大多数养殖厂、养殖户和养殖小区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足,能力有限;部分养殖户对动物尸体危害意识不强,受经济利益驱使。致使部  相似文献   

12.
病死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方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畜禽疫情频发,严重威胁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动物卫生、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被人类所重视。病死畜禽尸体内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是引发动物疫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而目前我国病死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程度较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该文就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及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病死动物是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近年来,随着畜禽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畜禽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数量和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给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根据农业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指导意见,当前我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常规技术主要有掩埋法、化制法、焚烧法和发酵法等。通过对上述技术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科学有效地开展病死动物  相似文献   

14.
1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1.1即时清理动物尸体.并作无害化处理灾后大量圈舍倒塌致使畜禽被压死和导致其应激死亡,若这些死尸不及时清理将成为病源.5月14日至20日对都江堰市死亡畜禽24.8284万头(只、羽)及鱼12t作深埋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正国内现阶段针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深埋、焚烧、堆肥、化尸窖、化制等方法。深埋、焚烧等传统无害化处理方法在生物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方面弊端较多,将会逐步退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市场;而堆肥、化制、化尸窖等技术也在实际使用中逐步暴露出处理时间长、不能重复利用、环境污染等诸多缺点,因此,目前较为理想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是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法[1,2,3,4]。高温生物降解处理是利用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消灭病畜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动物尸体危害的过程.国家农业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方法有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和发酵法等.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开发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罐”设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ZL 2013 2 0353681.0)和加快动物尸体腐败速度的微生物(“速腐液”),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利用生物发酵法对病死动物及相关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本方法及相关设备已在辽宁省一些市、县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应用较多、较为成熟的技术主要包括深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化尸窖处理法、化制法、生物降解法等。近年来,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借鉴畜禽养殖发酵床技术的技术,探索使用该技术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该技术使用情况介绍如下。1技术原理将病死畜禽尸体投入到加入益生菌的无害化发酵池内,利用微生物的发酵降解作用,对病死畜禽尸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动物疫病种类的增加,疫病防控难度越来越大,畜禽病死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对病死畜禽不能及时规范处置,极易造成重大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不仅对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而且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也会形成严重危胁。因此,对病死、死因不明和染疫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方法及其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介绍。1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动物无害化处理是环境科学学术用语,是指对带  相似文献   

19.
在兽医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我们感到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及产品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遇到大量的病死动物尸体需要处理时,为了落实深埋地点.要花去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对病死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不规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易造成动物疫病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随意滥扔乱丢病死畜禽尸体的违法行为,查实一个、打击一个、曝光一个,对乱抛病死畜禽的行为"零容忍"。近年来,动物疫病给养殖业带来严重威胁,病死畜禽滥扔乱丢事件时有发生,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势必会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何做好新时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将成为各级政府亟须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