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选地整地、选种与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区旱作芸豆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以期指导黄土高原区旱作芸豆生产。  相似文献   

2.
旱地绿豆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选地整地、施肥、覆膜、选种与处理、播种、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区旱作绿豆双沟覆膜栽培技术,以期指导黄土高原区旱作绿豆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谷子的最佳(合理)施肥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磷肥不同配比及不同施用时期对谷子农艺性状、干物质构成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氮肥和磷肥施入量的增加均有利于谷子植株的生长,可促进谷子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的增加。[结论]以基肥施尿素163 kg/hm2、过磷酸钙1 875 kg/hm2,追肥施尿素62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郝俊芳 《农家参谋》2022,(11):22-24
本文对山西省灵石县有机旱作谷子在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整地选地、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旨在为提高灵石县有机旱作谷子的产量与质量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优质谷子实行产业化,打破分散的种植、加工、经营格局,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之路.坚持从源头抓起,做好品种的选育、推广、回收、销售一条龙,是黄土高原旱作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旱作糜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块的选择与整理、品种的选择与处理、施肥技术、播期、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脱粒、贮藏等方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区旱作糜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以期为黄土高原区旱作糜子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谷子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一大特色杂粮作物,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气候,赤峰市谷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播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随着全膜覆盖技术的兴起,目前赤峰市已经实现了谷子全膜覆盖的规模化种植。这项技术的推广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谷子产量,带动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赤峰市旱作谷子全膜机播简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播前准备1.1选地、整地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  相似文献   

8.
旱地谷子水肥高效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谷子广泛种植于我国北方的旱作农田中,干旱缺水和肥力低下是限制旱作农田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旱作农田谷子水肥的高效调控,是旱作谷子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国内多种旱作谷子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调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多技术融合、提高农民素质、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卓 《甘肃农业》2006,(8):61-62
本文通过对多年来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尤其是结合推广雨水利用工程,发展旱作雨养农业的经验,总结提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雨水高效利用模式,不仅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全面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整个西北黄土高原区旱作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干旱山区谷子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干旱山区谷子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包括轮作倒茬、精细整地、施好基肥、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与选留种等内容,以期指导旱作农业区谷子的栽培。  相似文献   

11.
<正>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春夏持续干旱严重导致谷子产量极低,严重影响农民种植谷子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谷子单产,近年来,建平县积极探索研究谷子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在谷子种植前覆盖地膜,运用机械穴播,成功地避免了早春低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对谷子出苗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抗旱、节省劳力、增产增收的目的。1合理选地一般选择保水保肥、肥力中等的旱平地、缓坡地或山地种植。谷子忌重茬种植,前茬以豆类、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同品种谷子抗性淀粉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性淀粉是谷子中的重要功能成分。对来自中国4个生态区10个省份216个谷子品种抗性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谷子地方品种抗性淀粉平均值为2.43%,含量变幅为0.00%~6.74%,变异系数为50.26%,呈偏正态分布;不同生态区谷子抗性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且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省份抗性淀粉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黑龙江谷子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内蒙古和甘肃(P0.05),其他省份间差异不大;不同省份谷子(黑龙江除外)和不同生态区品种谷子抗性淀粉含量以2.00%~4.00%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在宁南山区旱作条件下,以陇谷11号为对照,对北方地区种植、推广前景较好的9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鉴选试验。从物候期、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和产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参试谷子品种在该区种植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宜宁夏南部山区高产栽培的优良谷子品种。结果表明:参试谷子品种在试验区均能够成熟,以高产为前提、兼顾实际生产的适用性,筛选出适宜宁南山区旱作物候条件种植的谷子品种3个,分别为大同34号、晋谷25号和晋谷29号;另外,陇谷13号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其植株高大、生物学产量高,且籽粒产量也较高,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且在原州区已经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因此也可以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谷子是建平县第一大特色杂粮作物,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气候,建平县谷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播种面积在30万亩以上。随着机械覆膜技术的兴起,目前建平县已经实现了谷子机械覆膜的规模化种植。这项技术的推广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谷子产量,带动了全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现将建平县旱作谷子机械覆膜播种简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播前准备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  相似文献   

15.
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条件下谷子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六盘山区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条件下,以陇谷6号为对照,对7个引进谷子新品种进行品种鉴选试验,就其生物学性状、抗逆性以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杂谷3号、陇谷11号、晋谷29号等为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其在旱作雨养条件下平均产量超过4 500 kg/hm2以上;且较对照陇谷6号增产,张杂谷3号表现最好,产量达5 328.55 kg/hm2,增产幅度达到13.62%。  相似文献   

16.
旱地春谷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谷子作为旱作农业的先锋作物优势因素的分析,阐明了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谷子抗旱节水栽培,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特点,探讨了谷子抗旱节水栽培的七项关键技术,为提高旱区谷子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黄土高原区,全省现有耕地5200多万亩,其中旱地面积约36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涉及10个市(州)69个县(区),人口17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0%。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发展,十年来始终把旱作农业放在全省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8.
谷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抗旱性强,耐瘠薄,营养价值高而成为旱作农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50~60年代,谷子种植面积较大,曾占整个粮食作物6%.到90年代后期,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优良品种缺乏,产量低而不稳;二是旱灾频繁,栽培技术滞后,谷子的增产潜力得不到正常发挥;三是鸟雀、病虫危害严重等.  相似文献   

19.
宁南山区旱地谷子适栽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并为筛选适宜宁南山区旱作的谷子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陇谷11号为对照,对北方地区推广前景较好的7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选鉴试验,并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8个谷子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有5个谷子品种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单株生物量、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及穗柄长存在负相关。谷子品种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可达90.89%。单穗质量和穗粒质量可作为评价谷子品种的首选性状,其次是株高、穗长、生育期和水分利用效率;8个供试谷子品种中,大同39号、汾选3号、晋谷40号的综合表现优异,建议在宁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膜侧沟播对旱地春谷生理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侧沟播谷子比对照露地条播谷子抽穗期提前4 d,成熟期提前7 d,出苗数提高4.8%,增产14.18%,增产效果显著,可作为黄土高原区旱地谷子生产的高产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