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红叶石楠营养繁殖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穴盘扦插,生根后栽入营养钵(袋)培育红叶石楠容器苗,与常规大田育苗相比,具有育苗周期短、规格易于控制、苗木质量好、节省繁殖材料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阿里河林业局推广容器苗造林阎君内蒙古大兴安岭阿里河林业局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为改进传统的造林工艺、经营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加快培育容器苗,他们一改通常用纸袋、塑料袋培育容器苗的做法,采用育苗盘培育容器苗,并初步研制成运苗车、育苗架、植苗枪等造林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青钱柳MPT苗型(根坨苗)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用GA100mg·L~(-1)处理种子10h可使62%种子提早1年发芽,缩短了培育时间;采用128穴、72穴和50穴塑料穴盘培育青钱柳60d龄苗,进行两段育苗,移栽成活率100%;用泥炭、森林腐殖土、树皮粉、腐熟厩肥配制的营养基质均可提高根坨苗质量;用根坨苗造林,其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提高23.2%。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的容器苗培育技术,在室内用平盘垫白面巾纸作发芽床,播种直干桉、史密斯桉、亮果桉种子,进行芽苗移栽培育容器苗,与沙床、林地土和沙质壤土苗床对比,发芽率提高50%-100%,成苗率增加27%-96.4%,苗高生长提高62.8%-128%,成本降低20%-50%。对不同芽功生长期移栽对比得出,以带壳芽苗移栽最好。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的容器苗培育技术,在室内用平盘垫白面巾纸作发芽床,播种直干桉、史密斯楼、亮果桉种子,进行芽苗移栽培育容器苗,与沙床、林地土和沙质壤土苗床对比,发芽率提高50%~100%,成苗率增加27%~96.4%,苗高生长提高62.8%~128%,成本降低20%~50%。对不同芽苗生长期移栽对比得出,以带壳芽苗移栽最好。  相似文献   

6.
直干桉组培苗山地造林成功保山师范专科学校李福元老师经过多年的努力,至1995年已稳定地生产出蓝桉和直干蓝桉组织培养苗1万多株,并在山地成功地造林2.2公顷。为了保存优良的遗传品质和规模化的快速育苗,南方各省早已普遍采用组培苗、扦插苗等无性繁殖技术营造...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无纺布育苗袋空气修根对容器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水曲柳网袋容器育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曲柳1年生无纺布袋容器苗和塑料育苗盘容器苗为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根系解剖结构特征,同时观察苗木的苗高、地茎、叶面积、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及养分含量差异,分析空气修根对苗木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无纺布袋容器苗苗高、高径比、叶面积和质量指数均显著优于育苗盘的容器苗(P0.05),单株生物量、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比育苗盘的容器苗高6.98%,12.09%和10.3%(P0.05),根系的比根长、表面积和根尖数也分别比育苗盘容器苗高14.56%,32.9%和11.18%(P0.05),直径大于0.5 mm侧根数显著高于育苗盘(P0.05);无纺布袋容器边缘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发生大面积死亡,塑料育苗盘容器苗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仍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无纺布袋容器苗一级根成熟区萌生侧根数比育苗盘容器苗多35%(P0.05)。【结论】空气修根显著抑制水曲柳无纺布袋容器苗根尖分区细胞的分裂,促进了成熟区侧根的生成,增加了侧根数量和根系生物量,促进了苗高、叶面积生长,提高植物生物量及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容器培育半年生桢楠宜采用8 cm×12 cm的塑料育苗袋,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采用是10 cm×14 cm的塑料育苗袋,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选用育苗基质100%森林土。  相似文献   

9.
四川桉树适生种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四川省的气候和桉树的生物学特性 ,将四川省划分为盆地、攀西河谷阶地和干热河谷 3个栽培区。针对不同的栽培区 ,提出相应的适宜桉树种 ,并对巨桉、直干蓝桉、赤桉等树种的不同培育目标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水松进行容器育苗,总结了水松种子处理、穴盘育苗、容器栽培和管理技术.并制定了出圃和苗木质量等级的企业标准.为水松苗木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攀西地区(攀枝花市和西昌地区)无底营养袋与托盘培育川滇桤木的苗木生长状况及适宜规格和育苗基质配方。研究结果表明:①托盘育苗能解决川滇桤木无底营养袋(无底塑料薄膜筒)育苗的根系盘绕现象;②本地区培育川滇桤木适合采用的容积为150m l以上的导根线类托盘;育苗切根方式以空气切根为好;③本地区适合采用的育苗基质配方由燥红土、泥碳土和牛粪组成,体积比为25%红土、37.5%泥碳土和37.5%牛粪(体积比)组成。  相似文献   

12.
桉树育苗容器与基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种苗年需求量在15亿株以上,如何改善苗木质量、提高苗木抗性、降低成本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桉树种苗培育方式主要是采用塑料薄膜容器装填黄心土,少量苗圃采用穴盘、纸杯和装填轻型基质培育方式。轻型基质网袋配合特制穴盘育苗方式所培育的苗木具有根系平衡且发达,苗木抗逆性强;种植时不用脱掉容器,根系穿透网袋,水平自然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后无缓苗期,初期生长量显著提高;重量轻,包装运输方便等优点,其技术和产品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3.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半年生桢楠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8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是10 cm×14 cm的容器规格,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化感作用,研究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浸出液及枯落物对直杆桉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结合紫茎泽兰对桉树人工林的入侵情况,初步研究了紫茎泽兰对桉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可以成为桉树人工林地上的单优势种群,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含水率,但会影响到桉树的健康状况。紫茎泽兰叶片浸出液对直杆桉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化感作用相反,对地上部分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地下部分根系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根系的恢复能力,而枯落物基质浇浸出液对根系的促进效果最佳。在红壤和枯落物基质中,浸出液处理次数与根系生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1995年 ,以本地生长状况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 ,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史密斯桉 7个种源的对比栽培试验研究。对 7个参试种源从苗期到 5年生幼树的生长观测结果表明 :史密斯桉适于在保山地区生长 ,5年生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 ,出油率也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其中尤以 186 88、 186 81、 186 82等 3个种源表现最好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灰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皮粉、黄心土、森林表土、火烧土、泥炭5种基质设置6种配比处理开展灰木莲容器苗培育试验,选用苗高、地径、苗木质量指数、容器基质重量等指标进行苗木质量评定,并依据造林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和容器基质重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苗木质量指数亦差异显著;处理3(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的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5(黄心土60%+松皮粉25%+火烧土15%)和处理4(黄心土50%+松皮粉50%),处理2(黄心土75%+泥炭25%)最差;建议生产上添加25%.50%的松皮粉作为灰木莲容器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在昆明、玉溪两试验点营造的直干桉和蓝桉无性系测定林,根据1999年的生长数据分析后看出两地的测定林都是直干桉比蓝桉生长好,玉溪两个树种的生长都比昆明好.在直干桉无性系中两试验点的生长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蓝桉无性系在两试验点都不显著.在昆明试验点测定林保存完好的无性系中,直干桉有5个、蓝桉有3个无性系的材积超过对照(实生木),其中超过30%有6个(直干桉4个,蓝桉2个).玉溪试验点参试的7个直干桉无性系有6个的材积超过对照,其中材积显著大于对照的有两个;蓝桉3个无性系中没有1个超过对照.根据云南省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走选优、建园的遗传改良途径更为积极稳妥.  相似文献   

18.
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杉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杉木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基质类型、13种配比、4种容器规格,重复3次,20株小区的析因试验设计,研究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2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苗高生长有显著影响,泥炭比例在80%的范围内,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苗高逐渐增加;容器直径在14 cm范围内,苗高随着容器规格增大而增加,容器直径超过14 cm,苗高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苗木高度和容器苗生产成本,2年生杉木容器苗培育的最佳基质配比为:18%的黄心土+73%黑龙江泥炭土+3%菜枯+3%糠灰+3%珍珠岩,最适容器规格为高20 cm,直径14 cm。容器苗生长不仅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其主效应之间还存在交互效应。因此,要根据容器苗培育年限相应的调整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杉木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容器育苗技术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林场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林场的紫斑牡丹种子,种子重319.16 g·cm^-3,实验于2018年8月开始。为了更好的对比目前容器育苗技术的先进性,本次研究选取了传统林木穴盘(A)、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B)、新型林木穴盘(C)。三种穴盘规格分别为:45 cm×55 cm×10 cm、45 cm×55 cm×8 cm、45 cm×55 cm×11 cm、21.5 cm×35.5 cm×11 cm。基质为珍珠岩、进口草炭。【结果】不同穴盘容器对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影响来看,B容器、C穴盘的生根时间、生根率、根长>5 cm比例、种子腐烂率均优于A穴盘的生根时间、生根率、根长>5 cm比例、种子腐烂率,而C穴盘的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其它两种育苗容器,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30天低温处理时:A穴盘与B容器相比萌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容器与C穴盘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40天低温处理时:A穴盘与C穴盘相比萌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容器与B容器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50天低温处理时:A穴盘与C穴盘相比萌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容器与B容器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50天的B容器与40天的B容器相比萌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故B容器40天低温处理是紫斑牡丹种子的最佳条件。【结论】通过实验得到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新型林木穴盘是林业育苗中最佳的容器育苗技术,并且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的侧根萌发率高于新型林木穴盘技术,因此,最终明确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适用于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林场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史密斯桉不同种源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原产地引入史密斯桉7个种源,以蓝桉、直干桉为对照,在云南亚热带地区的5个试点上进行史密斯桉不同种源的引种试验。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史密斯桉在各试验点上的生长表现较好。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总体超过蓝桉和直干桉;各试验点的史密斯桉全年都在生长,一般以7月生长量最大,2月生长量最小;平均出油率分别超过蓝桉、直干桉69 89%和51 78%,桉叶油的1,8-桉叶素含量分别超过直干桉和蓝桉8 87%、11 14%。每公顷桉叶油产量超过蓝桉30 66%,超过直干桉9 17%,每公顷桉叶素产量分别超过蓝桉和直干桉45 25%和18 93%。史密斯桉不同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幅度较小,而种源内的变异幅度较大,为种源间变异的5~6倍。种源间树高、胸径、出油率、产叶量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的地点与种源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树高、胸径、材积、产叶量、出油率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 18、0 50、0 22、0 33、0 36;产叶量与胸径、冠幅、枝重成正相关,出油率、1,8-桉叶素含量这两个性状与其他各性状相关不显著,为相对独立的性状。根据树高表型值,分别选出适宜各试验点种植的优良种源;根据不同育种目的分别进行了用材林种源选择、油用林种源选择和材油兼用林种源选择。其中油用林种源选择效果最好,其桉叶素产量增益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