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酚棉杂交后代的经济性状遗传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品种间杂交选育新品种,一直是棉花育种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低酚棉育种也不例外。我研究中心自70年代初开展低酚棉新品种选育以来,做了大量的杂交组合,经南繁加代,严格的多次选择,定向培育,已选育出一批有苗头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鲁无384、鲁无35和鲁双无462、扭转苞叶、红叶、红鸡脚叶低酚棉抗虫新类型。根据几年来在杂交育种中的实践经验,对低酚棉杂交后代的经济性状遗传与选择进行了观察,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1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少年来被人们所利用。据三年42个 F_1代低  相似文献   

2.
邯M263是转基因抗虫低酚棉花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田间无色素腺体株率达99.9%,棉花种子游离棉酚含量为0.009 2%。介绍了低酚棉品种邯M263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低酚棉作为棉花的新类型正在我国棉区发展,它集粮棉油于一体,对棉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低酚棉因缺乏对病虫有一定抗性的棉酚及其衍生物,易受某些害虫的为害。选育抗虫性状的低酚棉可以减少虫害损失,减少农药投入和种子内的农药残留,对降低低酚棉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有积  相似文献   

4.
新疆自1974年开展低酚棉育种以来,已培育出低酚陆地棉品种3个,参加国家区试的品系4个;低酚海岛棉育种研究已选育出中间材料。本文对新疆低酚棉育种研究作一回顾,并对低酚陆地棉品种(系)的表现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以及对今后低酚棉研究方向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低酚棉纤维品质与棉子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的减少,蛋白质饲料相当紧缺,低酚棉的育种和栽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讨论低酚棉在纤维品质和棉子品质上与常规陆地棉品种的差异,为低酚棉新品种的选育及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70年代初引进低酚棉资源后,开始低酚棉育种研究,由于时间短,育种研究力量较薄弱,所以初育出的低酚棉品种产量低于有酚棉品种。为了迅速提高低酚棉品种的产量,我们对低酚棉育种丰产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抗虫低酚棉新品种邯无198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邯无198是邯郸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转基因抗虫低酚棉新品种。2010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10001),是河北省审定的第一个转基因抗虫低酚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冀棉169的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以2004-2005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棉花新品种冀棉169的遗传背景、育种方法和主要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冀棉169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和野生棉的血统,遗传基础丰富;在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系谱选择法,选育技术先进;多年多点比较鉴定,性状遗传稳定,产量突出,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外源抗虫Bt基因表达充分,苗期、蕾期、花期和铃期棉叶中Bt杀虫蛋白表达量、苗期抗性纯合度均高于抗虫对照品种中棉所41.  相似文献   

9.
低酚棉的发现及其品种的选育成功,为棉籽蛋白广泛利用开辟了道路。我国自1970年引种低酚棉以来,经过棉花育种家的不懈努力,育成中棉13号、豫无2号、湘棉11号等数十个低酚棉新品种,其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已接近有腺体棉,可供生产利用。同时,低酚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1984年的3万亩发展到1989年的92.5万亩。自1987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棉花育种行业的了解和查阅有关资料,回顾了国内外低酚棉育种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河北省低酚棉育种的发展优势及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低酚棉在饲料、食品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情况。目的是促进河北省低酚棉新品种的推广,以应对河北省棉花种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湘杂棉15(湘Z402)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抗性课题组选育而成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相似文献   

12.
自1954年美国人麦克米切尔发现并选育低酚棉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认识了它的生产潜力,并从育种、植保、栽培、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我国一些科研单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低酚棉的命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1972年引入低酚棉种质以来,广泛开展了低酚棉育种工作,至今已取得较大进展,育成了一批低酚棉新品种(系),正在逐步扩大种植。但多年以来大家对低酚棉  相似文献   

14.
GB821是低酚、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生育期118 d左右,植株塔形,结铃性较强,单株结铃数17.2,铃重5.2 g,籽指10.3 g,衣分40.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18―2019年冀中南春播常规低酚棉组区域试验中,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邯无198分别增加2.4%、7.4%、6.0%。主要介绍了GB8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棉花育种目标,众所周知要求“高产、优质、抗病、早熟”,当然,受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方式及不同栽培水平的限制,育种目标有主次差异。低酚棉总的育种目标,除上述8个字之外,棉仁含酚量的高低,种子产量,棉仁蛋白质的含量等都是低酚棉不可缺少的育种目标。就现实低酚棉仍以皮棉为主要育种目标的情况下,如何达到皮棉高产、兼顾其他,使  相似文献   

16.
吴士平 《江西棉花》2004,26(2):41-41
1、棉花新品种选育利用激光、辐射线照棉花品种,可诱发遗传物质变异,出现新性状,从中可选育出新品种。如安徽省用激光育种技术育成新品种皖棉1号,被列为国家优质棉。山东省用辐射育种技术育成鲁棉1号,推广面积曾超过2600万亩,占该省棉田面积的90%。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等单位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抗枯萎病的低酚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川杂棉29为转基因抗虫核不育杂交种,2010年4月通过四川省审定.该品种的选育得到了国家转基因专项、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的支持.川杂棉29与常规棉品种及人工去雄品种相比,具有抗虫高产、制种技术简化、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在棉花产业化生产中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来,我国棉花抗棉铃虫研究在抗性鉴定、机制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选育了中棉所21号、华锦101等抗虫品种。转基因技术与常规方法的结合,使抗棉铃虫育种有了突破,中12抗虫系、N2、抗杂5号、苏棉6号×抗虫棉、泗棉3号×抗虫棉等抗虫品系(组合)在试验示范中表现较好。近期的育种目标应进一步提高对棉铃虫的抗性,减少农药投入50~60%而不影响产量。在策略上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生化抗虫物质的机理及遗传规律,加快抗虫基因的转育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低酚棉品种的保纯技术哈亮华河北省河间市棉花种子公司062450近几年来,由于广大育种工作者在低酚棉育种上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了不少产量、品质、抗病等方面都不逊于有酚棉的好品种,有的品种在某些方面还有所突破。低酚棉还是集粮、棉、油、饲于一身的新型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国低酚棉育种的历史与成就及近期有关育种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