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发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振兴山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主要分布在无污染的山区和半山区。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进一步明确了绿色、有机食品概念和山区开发绿色、有机食品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统筹规划建立生产基地;多渠道吸引筹措资金;积极宣传引导生产和消费;发挥各级政府职能作用进行宏观调控等山区开发绿色、有机食品振兴经济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山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客观分析目前山区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山区乡村旅游优势开发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秦巴山区位于中国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景观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地利用山区自然资源,是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而人和自然资源是研究山区人地系统经济发展的理想切入点。发展特色经济是地区优势发挥的动力,特色经济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镇巴是秦巴山区的一个国家扶贫农业县之一,人口多且经济落后是事实。大力发展山区传统产业、合理开发山区资源、引导第三产业是镇巴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以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为例,探讨山区特色经济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核桃树在我县栽培有悠久的历史,特别适宜栽培。如果能加以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并促成产业化,就能变山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造福于山区人民。  相似文献   

5.
核桃树在我县栽培有悠久的历史,特别适宜栽培。如果能加以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并促成产业化,就能变山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造福于山区人民。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山区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加速山区资源的开发,对振兴河南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探索我省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的有效途径,我们对南召县鸭河小流域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发展中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综合论证的基础上,用系统观点提出1985—1990年该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145-147
河北省的山脉众多,在河北省的土地面积中,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2%,如何发挥河北省的山区优势,挖掘山区潜力,发展山区经济,成为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山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根据河北省的现状和发展优势,阐述了如何发挥河北省山区优势搞好县域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英  于延水 《山东农业》1999,(12):14-14
肥城市潮泉镇地处山区,山丘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85%,水资源相对缺乏,素有“肥城北大荒”之称。近几年来,潮泉镇始终把山区农业开发建设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措施来抓,立足山区优势,以“建设山上潮泉,发展观光林业”为目标,组织带领全镇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整山治水,大搞山区开发,挖掘出了山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镇农业走上  相似文献   

9.
丽水山区气候呈垂直地带性变化,其高山地带(指海拔500-800m区段)水(干)果开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搞好高山水(干)果开发能够促进山区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分析了丽水山区高山地带宜果资源情况,阐明了高山水(干)果开发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丽水山区高山水(干)果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区的综合开发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民,培育新的增长点,保障社会稳定,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摸索武隆县乃至三峡库区综合开发的模式,笔者提出武隆县山区综合开发应发挥其山地特牧、矿产、水能及旅游四大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商品优势转化,提高资源人口承载能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1.
发展山区特色经济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山区幅员辽阔,类型多样,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振兴山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呢?笔者总结了各地经验,提出以下对策措施。1把市场需求和当地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发既受市场欢迎、适销对路,又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独具一格的特色产业和产品,这是发展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山区林业开发已成为当今山区人民的共识和热望。然而,山区林业开发的实际效值和期望效值呈现离差,又使开发工作成为眼下山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忧和深虑。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靖安县为例,分析了其自然资源优势,山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绿色经济,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6,(3):25-26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农户开发为主体,走龙头+基地+协会+农户产业化开发的路子,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在现有的基础上,基本建成优势比较明显的县域、区域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按照“发挥山区优势,稳定粮油生产,开发粮油经济,突出精深加工,打造十亿产业”的基本思路,强化服务措施,狠抓项目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麻阳县粮油产业化建设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我国山区林业开发的现状,找出目前山区林业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限制条件,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山区林业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山区林业的投入机制,如将山区林业建设基本投资纳入每年的经济规划当中、增加信息投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增加山区林业开发的劳动力投入等,加强区林业开发的科学性。另外,将山区林业开发与市场进行有效衔接,如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开发林业开发项目,根据市场价格制定开发产品的价格弹性等。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才能够实现我国山区林业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论清代湘西山区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为湘西社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大规模的山区开发,则是推动当时湘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事件。本文即以清代为主要研究时段,以山区开发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的视角来解读湘西历史。文章论述了清代湘西山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背景、具体情况,分析了其特征,考察了这一开发过程的利与弊。一方面,山区开发推动了湘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只是低水平、不可持续的开发,在促进湘西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深入总结历史上湘西经济开发的经验,同时吸取其中的教训,对今天湘西的经济开发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11-113
目前海南省的5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基本都位于中部山区及周边地带,而这里又是全岛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帮助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中部山区盛产特种茶叶,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之具备了开发茶产业的天然条件,因而可以探索生态资本运营式扶贫的新路径,最终走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山区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从实践看,由于山区开发时间短,存在开发难度大、效益不高等问题和不足。如何搞好山区开发,提高山区开发效益,是当前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一、适应新形势,确立新思路从国际上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明显加快,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山区开发必须转到治理山区重水利、综合开发重效益的工作思路上来。今后一个时期,山区开发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山区农业基础条件为基本任务,以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简要分析新形势下北京山区发展城郊型山区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北京城郊型山区特色农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