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5个红色品种("黑比诺""梅鹿辄""品丽珠""蛇龙珠""赤霞珠")与2个白色品种("霞多丽""贵人香")共计7个酿酒葡萄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7个品种果实纵横径、单粒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果皮酚类物质(总酚、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贵人香""霞多丽""蛇龙珠"果粒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糖酸比高,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低;"黑比诺""品丽珠"果粒相对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含量高,糖酸比较低,果皮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高;"梅鹿辄"果皮总酚和单宁含量最高。这些结果为武威地区酿酒葡萄栽培中品种选择、品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提高该产区酿酒葡萄原料和葡萄酒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完善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评价体系,确立河西走廊张掖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评价体系,研究其香气组分,为该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和葡萄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张掖市祁连葡萄酒庄园的'威代尔'蛇龙珠'赛美容'美乐'贵人香'5个酿酒葡萄品种,对其果实品质指标和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指标与香气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其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5个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果汁pH值、VC、总酚和单宁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而其果形指数为1.0~1.2,并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其果实品质指标中共提取了3个主成分,以此建立了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各品种葡萄品质特征的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美乐'蛇龙珠'威代尔'贵人香'赛美容'。对其果实香气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从5个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34种香气物质,其中以醛类为主,且所有品种均含有较高含量的2-己烯醛。从其香气指标中也提取了3个主成分,以此建立了葡萄果实香气风味的综合评价模型,由此模型得出的各品种葡萄香气风味的优劣顺序为'贵人香'蛇龙珠'赛美容'威代尔'美乐'。【结论】外在品质、糖、酸、单宁、总酚都是综合评价酿酒葡萄品质的主要性状指标,醛类物质是构成酿酒葡萄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兰州及同类型气候区发展的品质优良、抗寒性好的葡萄新品种。【方法】以10个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春光’‘贵妃玫瑰’‘巨玫瑰’‘蜜光’‘晚黑宝’‘无核翠宝’‘浪漫红颜’‘阳光玫瑰’‘晶红宝’和‘SP9715’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盛果期葡萄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测定低温胁迫后各品种1年生休眠枝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将10个品种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和枝条抗寒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10个鲜食葡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不尽相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10个品种中:‘阳光玫瑰’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22.38℃;其次为‘浪漫红颜’和‘春光’,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96、-20.75℃;‘晚黑宝’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为-18.94℃。【结论】在甘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河西地区酿酒葡萄优良营养系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国外引入的25个酿酒葡萄营养系为材料,对其果实基本性状及品质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营养系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不同营养系果实的单穗质量为108.93~298.28 g,以‘MB-598’‘ML-343’的果穗质量最大,分别为298.28、290.40 g,‘CS-VCR19’单穗质量最小,仅为108.93 g。不同营养系果粒纵径为12.082~16.540 mm,果粒横径为12.363~15.170 mm,单果质量为0.986~2.090 g,果形指数为0.815~1.230,其中‘S-471’‘MB-598’为大果粒,单果质量均达2 g以上,‘PN-VCR20’果粒最小,单果质量小于1 g。不同营养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90%~27.540%,可溶性糖含量为16.830%~23.300%,可滴定酸含量为0.523%~1.250%,糖酸比为15.929~49.231,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173~0.397 mg/g。‘MB-R6’‘CF-215’‘ML-343’‘ML-VCR3...  相似文献   

5.
为给焉耆盆地选择适合的酿酒葡萄砧穗组合提供参考,对该地区‘贝达’砧木嫁接9个酿酒葡萄品种果实产量、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共23项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葡萄砧穗组合的产量及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酿酒葡萄品种中,‘威代尔’的单株果穗数、单穗质量、单株产量最高,‘北红’的单株果穗数最低,‘雷司令’的单穗质量最低,‘北玫’的单株产量最低。‘赤霞珠’的果皮厚度最高,‘威代尔’的果皮厚度最低。‘威代尔’的果粒质量最大,‘赤霞珠’的果粒质量最小。‘黑比诺’的总糖含量最高,‘美乐’的果皮维生素C含量最高,‘烟73’的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果皮总单宁含量及果皮总酚含量均最高,‘威代尔’的果皮总类黄酮含量最高。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各品种依次为‘美乐’‘烟73’‘威代尔’‘赤霞珠’‘黑比诺’‘霞多丽’‘北红’‘北玫’‘雷司令’。在焉耆盆地,‘美乐’‘烟73’‘威代尔’和‘赤霞珠’品种与‘贝达’砧木嫁接后果实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黑比诺"(Pinot Noir)、"霞多丽"(Chardonnay)和"西拉"(Shirah)3个酿酒葡萄品种6个株系为材料,比较分析酿酒葡萄株系间生根情况、愈伤率和芽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株系间扦插生根能力之间存在差异,所有株系愈伤率在90%以上,萌芽情况最好的为"霞多丽"株系;在6个葡萄株系中,"霞多丽"6和"霞多丽"11在扦插生根、愈伤和芽萌发方面最优。这些结果为品种与品系的选择以及葡萄扦插育苗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环剥处理对玫瑰香葡萄枝条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处理具有抑制主梢生长和副梢生长,促进新梢成熟和果实生长发育的作用。同时果粒平均纵横径、果粒平均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87-1’葡萄的果实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3年生‘87-1’葡萄为试材,冷棚栽培,树形为"厂"字形,株行距为1 m×2 m。在开花前1周对花穗进行整形修剪,研究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对‘87-1’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花穗基部留5 cm;花穗尖部留5 cm;疏除上部和下部的花序,中间留5 cm花序;左右分层疏穗,即疏除向内生长的多余小花序,3个小花一轮着生的采取3去1,4个小花一轮着生的采取4去2;不修剪(对照)。【结果】采用留穗基部和分层疏除的方式修整花穗后,成熟期果穗形状相似,呈圆锥形,两者相比分层疏除处理的果穗较大,留穗基部处理的果穗较小且较松散。留穗尖部处理中,果穗紧密,呈圆柱形。留穗中部与留穗尖部处理的果穗形状相似,与对照的大圆锥形相比,穗形更美观,且在采摘装箱时更节省空间。采用留穗基部、留穗尖部、留穗中部和分层疏除的方式处理花穗后,葡萄果穗质量均会降低,树体负载量减轻。4种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均会增加‘87-1’葡萄的平均单果质量、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还可增加‘87-1’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留穗基部、留穗尖部处理的效果较明显。各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均会增加‘87-1’葡萄果实不同部位(种子、果皮、果肉)的白藜芦醇和儿茶素含量,其中留穗尖部处理的效果最好。留穗基部和留穗尖部的花穗整形修剪方式用时相对较少,两者修整10穗的平均用时相差不到20 s。【结论】采用留穗尖部的方式对‘87-1’葡萄果穗进行整形修剪,可以大幅提高其单果质量,提升果实品质,省时省工,留穗基部方式次之。  相似文献   

9.
<正>张家口市是我国优质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产区,其中宣化白牛奶葡萄在张家口市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古老的优良葡萄品种,白牛奶葡萄占全市栽培面积的70%,另外主栽的葡萄品种有红地球、龙眼、红牛奶、巨峰、美人指、玫瑰香等上百个品种。张家口市怀涿盆地也是我国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优良的酿酒葡萄品种进行栽植,主要种植酿酒葡萄品种有赤霞珠、蛇龙珠、梅鹿辄、贵人香、西拉、雷司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控冠效果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为探究无花果设施栽培控冠技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傲芬’无花果为材料,分别喷施多效唑500、1 000、1 500 mg/L、缩节胺500、1 000、1 500 mg/L、矮壮素500、1 000、1 500 mg/L的水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花果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花果生长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多效唑1 500 mg/L、矮壮素500 mg/L及缩节胺1 500 mg/L显著抑制了株高、节间长、茎粗、叶长、叶宽、柄长和柄宽,且多效唑的控冠效果最佳,多效唑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多效唑1 000 mg/L的叶绿素含量最高(61.16),缩节胺和矮壮素各浓度处理后的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在果实品质方面,多效唑明显缩短了果柄长度,减小了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1 000 mg/L处理下的果实硬度、单果质量最大,且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矮壮素1 500 mg/L的单果质量和果柄长都减小,使果实纵径、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Coronatine(COR)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COR的最佳处理浓度,探明COR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COR的推广应用和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优良早熟葡萄品种‘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果实转色初期设置3个COR蘸穗浓度处理,处理后至成熟期分6次采样,对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柄耐拉力、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实色泽、果皮花色苷、叶绿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和酚类物质等指标进行连续测定,通过综合分析确定COR的最佳处理浓度。【结果】COR不同浓度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含量,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皮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促进果实着色。其中以COR 2 000倍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佳,与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8.43%,总酸含量降低了26.19%,固酸比提高了46.31%,花色苷含量提高了1.53倍,叶绿素含量降低了18.18%,a*值提高了1.01倍,CIRG值提高了38.04%,h°值下降了67.13%;COR 3 000倍处理...  相似文献   

12.
1992年 ,武威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腾格里沙漠南缘 ,建立了九墩滩沙漠综合治理与开发示范基地。选择沙漠丘间地 2 0 0亩 ,开展沙生苗木繁育工作 ,逐年引进繁育了红枣、仁用杏、油桃、国槐、新疆大沙枣等三十多个苗木品种。1998年 ,武威地区把酿酒葡萄生产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抓 ,武威市林技中心积极立项 ,争取贷款 ,在原治沙、育苗基地附近 ,开发出沙荒地 2 0 0 0亩 ,从山东、天津引进贵人香、品丽珠、霞多丽等优质酿酒葡萄新品种 ,建立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10 0 0亩 ,为皇台集团、中泰公司及九墩滩移民开发区葡萄基地提供了优质酿酒葡萄苗木和…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于2013年在天津蓟县西龙虎峪镇进行,以燕山南麓产区的酿酒葡萄贵人香为供试品种,较系统的研究了贵人香葡萄的栽培特性、果实成熟度、浆果常规理化指标及葡萄酒风味物质。目的是进一步研究清楚燕山南麓产区贵人香葡萄的品种特性与葡萄酒的质量及特点,为葡萄酒产业的正确定位、长远发展和科学管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给能适应新疆气候的酿酒葡萄品系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IRAS-3型光合测定仪、Junior-PAM荧光仪、SPAD-502型叶绿素计等仪器分别测定‘赤霞珠169’‘梅鹿辄181’‘梅鹿辄182’‘品丽珠327’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片表观性状指标。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4个品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借助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4个酿酒葡萄品系的生长势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酿酒葡萄品系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差异。净光合速率和PSII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额,‘梅鹿辄182’的均最大,‘赤霞珠169’和‘梅鹿辄181’的均次之,‘品丽珠327’的均最小。4个品系叶片叶绿素的相对含量(SPAD)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SPAD值的大小顺序为‘赤霞珠169’>‘梅鹿辄181’>‘梅鹿辄182’>‘品丽珠327’。光化学淬灭系数、电荷分离实际量子效率、PSII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额与各个光合参数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与各个光合参数之间均呈负相关;非光化学淬灭系数与叶绿素b含量间呈极显著正...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施肥量对‘夏黑’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a生避雨栽培‘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肥增施有机肥(1t/667m2,3t/667m2,5t/667m2,)对‘夏黑’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果实纵横径,增大粒重,降低果实酸度并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肥量在3~5t/667m2时,处理间果实粒重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建议‘夏黑’葡萄的有机肥适宜施肥量为3t/667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成熟度鲜枣的冰点温度及其与主要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鲜食枣品种‘冬枣’和‘月光’为试验材料,利用testo175-T2电子温度记录仪测定其冰点温度,并且测定鲜枣单果质量、体积、密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Origin软件对可能影响鲜枣果实冰点温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及不同成熟度鲜枣的冰点温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鲜枣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的冰点温度逐渐降低,且果实越小,降低到冰点温度所需时间越短;‘冬枣’和‘月光’白熟期的冰点温度分别为-3.5℃和-3.3℃,而全红期的冰点温度分别为-6.5℃和-7.6℃;后续将冰点温度与所测定的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鲜枣果实冰点温度的影响最大,而单果质量和果实体积对冰点温度的影响最小;据此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冰点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后根据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建立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冰点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y=-0.283 2 x+1.654 9。【结论】随着鲜枣成熟度的增加,其冰点温度逐渐降低,且果实冰点温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可溶性固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李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为李果实的适时采收提供判断指标和科学依据。【方法】以‘金艳’和‘金丰’李果实为试材,按其果实发育时间将其成熟期分别分为七成熟(Ⅰ)、八成熟(Ⅱ)和九成熟(Ⅲ),对2个李品种不同成熟度果实的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内在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果皮色泽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2个李品种果实的单果质量、果肉硬度及脆度均呈现出有规律性的变化特点。单果质量快速增长期为其果实由八成熟向九成熟转变时期,成熟后期采收有助于提高其产量;随着果实的不断成熟,2个李品种果实的果肉硬度和脆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同一成熟期的果实其果肉的硬度和脆度,‘金丰’均高于‘金艳’,说明‘金丰’果实更耐贮运。随着成熟期的延长,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花色苷的含量均逐渐升高;同一成熟期果实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金丰’均明显高于‘金艳’,表明‘金丰’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更加丰富。九成熟李果中的总糖含量和糖酸比,‘金艳’均高于‘金丰’,表明‘金艳’果实的鲜食风味比‘金丰’更佳。2个李品种果皮的明亮程度(L~*)、橙色程度(b~*)、综合色度(h°)随着成熟期的延长均逐渐降低,其a/b值随着成熟期的延长而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李果皮色差参数L~*、a~*、b~*、h°值与果实各品质指标均密切相关,其中L~*值与单果质量、果肉脆度、Vc、总黄酮、花色苷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综合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等因素考虑,鲜食的‘金艳’果实适宜在八成熟至九成熟时采收,而鲜食的‘金丰’果实则宜在九成熟时采收。  相似文献   

18.
为给果袋在葡萄生产中的科学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以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树为试材,分别采用白色、绿色、蓝色纯木浆纸袋的套袋处理,对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温湿度、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白袋、绿袋和蓝袋的透光率分别约为50%、20%和10%。蓝袋内的温度、湿度均显著高于白袋。绿袋和蓝袋处理均提高了果面光洁度、果面亮度L*值和果实中的Vc含量,降低了其色泽指数(CIRG);绿袋和蓝袋处理的果实单粒质量、单穂质量、果粒的纵横径以及果形指数与白袋处理(对照)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果实完全成熟时,绿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蓝袋处理降低了果实的固酸比,绿袋处理使‘阳光玫瑰’葡萄的成熟期推迟了1周,而蓝袋处理使其成熟期推迟了2周。‘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中的香气成分,以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主成分2-己烯醛及己醛的醛类物质为主。从果实样品中检测出的化合物的种类,绿袋和蓝袋处理均少于白袋处理;但检测到的醛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绿袋和蓝袋处理均显著高于白袋处理。绿袋处理改善了‘阳光玫瑰’葡萄的果面色泽和光洁度,提高了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且增加了‘阳光玫瑰’葡萄中醛类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从成熟期的果实品质来看,绿袋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枣树夏季管理从5月下旬开始持续到8月上旬。抹芽和摘心是枣树树体管理的重中之重。生产上存在过度依赖春季修剪,过剪、重剪现象,造成结果骨架不合理,树势弱,结果能力和持续增产能力不强。开甲是枣树提高坐果率最有效的修剪技术。1抹芽摘心1.1生产上存在的问题(1)不抹芽,轻摘心:均保留8~10个二次枝摘心。(2)不抹芽,不摘心:对枣树放任不管,任其枝条自然生长,利用多年生枣股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毛桃种子适宜的冷藏破眠时长,探究不同类型桃品种、不同接芽类型以及不同嫁接时间对冬季桃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为桃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方法】以‘霞晖6号’‘紫金红3号’‘银河’3个类型桃品种处于休眠期的叶芽和复花芽为接芽,以提前破眠培养的毛桃实生苗为砧木,设置不同砧穗组合,分别于2019年的1月24日和2月24日,进行室内嫁接试验。对嫁接桃苗进行培养,统计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结果】随冷藏时长增加,破壳后毛桃种子的发芽率呈上升趋势,在4℃下冷藏7周发芽率可达93.33%,之后发芽率的升高不显著。以‘霞晖6号’‘紫金红3号’‘银河’的芽片为接穗进行嫁接后,不同品种接穗的叶芽萌发和展叶时间以及花芽膨大和开花时间存在差异,但以复花芽和叶芽为接穗时,嫁接成活率的差异均不显著。使用相同类型芽片嫁接后,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品种处理中嫁接成活率未出现显著差异。营养钵桃苗出圃定植30 d后,各处理的定植成活率均大于95%,且无显著差异。【结论】毛桃种子破壳后在4℃下冷藏7周基本达到播种要求,在南京地区1月下旬—2月下旬均可进行冬季室内嫁接,桃品种和芽片类型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且均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