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补饲对放牧条件下泌乳牦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选用24头体重[(218.0±19.5) kg]相近的健康带犊泌乳牦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头),即自然放牧组(NG组)、氨基酸补饲组[SA组,补饲15 g/(d·头)过瘤胃赖氨酸+5 g/(d·头)过瘤胃蛋氨酸]、精料补饲组[SC组,补饲1.2 kg/(d·头)精料]和氨基酸+精料补饲组[SAC组,补饲15 g/(d·头)过瘤胃赖氨酸+5 g/(d·头)过瘤胃蛋氨酸+1.2 kg/(d·头)精料]。预试期9 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1)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的总产奶量和平均日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10)。与NG组相比,补饲精料显著提高了泌乳牦牛的平均日增重(P0.05),而补饲氨基酸对泌乳牦牛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10)。与NG组相比,补饲氨基酸具有提高犊牛的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98),补饲精料及氨基酸和精料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犊牛的平均日增重(P 0.05)。2)与NG组相比,补饲氨基酸具有增加泌乳牦牛血液平均红细胞蛋白量(P=0.089)和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P=0.084)的趋势。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其余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P0.10)。3)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10)。由此可见,夏季补饲精料+氨基酸能够同时促进放牧条件下泌乳母牦牛和犊牛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怀孕牦牛繁殖性能、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经产怀孕麦洼牦牛10头,随机分为2组(5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和精料组(放牧+精料补饲料400g/d)。试验二选用2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生长期麦洼牦牛21头,随机分为3组(7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玉米组(放牧+补饲玉米500 g/d)和玉米菜粕组(放牧+补饲玉米菜粕500 g/d,各50%)。结果表明:试验一,精料组犊牦牛初生重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7.48%(P<0.01);试验二,对照组生长牦牛体重下降9.25 kg,补饲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生长期牦牛分别增重12.38 kg和2.33 k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玉米组生长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果提示,冷季给予怀孕牦牛补饲精料可提高犊牦牛初生重;冷季生长牦牛补充精料有助于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补饲能量饲料(玉米)的效果高于蛋白饲料(菜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麦洼牦牛132头,按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66头牦牛,补饲组归牧后补饲精料(1 kg/d·头),对照组只放牧。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掉膘降低41.42%,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成年牦牛掉膘降低55.14%,犊牦牛掉膘降低57.31%;(2)补饲组牦牛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分别提高7.56%、9.86%、8.45%,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犊牦牛提高10.52%,成年牦牛提高10.69%;(3)补饲组与对照组放牧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尿素、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肌酸激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补饲组成年牦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高24.41%。由此可见,冷季补饲精料有助于提高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利于牦牛冷季保镖,且对犊牦牛的效果优于青年牦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冷季补饲精料对牦牛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A试验选用8头分娩期相近、7岁左右的牦牛,平均随机分为精饲组和对照组。精饲组采用放牧与精料补饲400 g/d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全放牧。B试验选用18头健康无病、2岁左右的牦牛,随机分成玉米组、玉米菜粕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放牧,玉米组采用放牧和补饲玉米500 g/d,玉米菜粕组采用放牧和补饲500 g/d玉米与菜粕(各50%)。结果:A试验精饲组初生牛犊的初生重比对照组的初生重比率增加47.48%(P0.01),具有明显优势;B试验对照组牦牛减重9.25 kg;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各自增重12.38 kg、2.33 kg。相较于对照组,玉米组与玉米菜粕组有明显的增重优势(P0.01),而且玉米组的增重还明显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论:相较于常规全放牧的方式喂养牦牛,冷季对牦牛进行补饲精料,提高了牦牛的生长、繁殖性能,还可以使怀孕牦牛生产的犊牦牛初生重增加。而在精料中能量饲料(玉米)比高蛋白饲料(菜粕)喂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止天祝高寒牧区天祝白牦牛犊牛寒冷季掉膘损失和生长发育缓慢,于2011年11月10日~2012年4月10日在天祝县抓喜秀龙乡高寒草甸区对天祝白牦牛犊牛进行补饲试验,考察不同饲喂量燕麦籽实对犊牛增重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d试验期内,各处理组犊牛日增重比单一放牧组分别提高192.39%、228.32%、214.58%、35.35%,且补饲燕麦籽实处理组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传统补饲组和纯牧组(P0.01),纯收益较放牧组分别增加404.92、500.96、422.76和94.00元/头;0.2 kg/(头·d)的补饲方式可达到最佳犊牛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1周岁、平均体重(54.24±9.24)kg(较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低1.5倍标准差)的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屠宰对照组、精料组(补饲精料)、舔砖组(补饲精料+舔砖)、半胱胺组(补饲精料+半胱胺),另选取5头1周岁、平均体重(75.34±2.43)kg的同品种正常牦牛为正常对照组(补饲精料)。预饲14 d后对屠宰对照组牦牛屠宰取样,正式试验84 d后对其余各组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各组牦牛的精料、粗料和干物质的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摄入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屠宰对照组相比,84 d的饲养均促进牦牛体尺增加。舔砖组、半胱胺组体高与正常牦牛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僵牛的体斜长、胸深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半胱胺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营养调控能促进牦牛僵牛各胃室发育。试验组网胃和皱胃重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半胱胺组瘤胃重量最高,占复胃总重比例最高,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营养调控促进了牦牛僵牛肠道各段的发育,其中舔砖组和半胱胺组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补饲精料促进了牦牛僵牛生长及胃肠道发育,此基础上补饲舔砖和半胱胺使牦牛僵牛上述指标接近或超过正常牦牛。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肉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选取玉树州称多县体重相近的2岁放牧牦牛30头,随机分为补饲组和放牧组,每组15头,分别采取放牧+自由采食精料和放牧的方式喂养,120d后两组各屠宰3头公牦牛,测定肉产量和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暖季补饲精料极显著(P0.01)提高了牦牛的生长速度,补饲组牦牛的暖季平均日增重达571.43g,为放牧组(248.68g)的2.3倍;显著(P0.05)提高了牦牛的屠宰性能,补饲组牦牛的屠宰率较放牧组高出3.26个百分点;显著(P0.05)降低了牦牛肉的pH_(24),而对pH_1、L~*、a~*、b~*、解冻损失、失水率、熟肉率及嫩度等加工食用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对肉的蛋白质、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及18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可以得出,暖季补饲精料可以在不影响放牧牦牛肉优良品质的情况下,实现牦牛的快速生长,提高产肉量、改善生产效率,有效推动三江源区牦牛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补饲料对3月龄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3月龄(90±5)日龄]健康大通母犊牦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犊牛全放牧,试验组犊牛在放牧基础上分别补饲不同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水平分别17%、18%、19%)的3种等能量(增重净能5.6 MJ/kg)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能够显著提高犊牦牛的平均日增重,17%、18%和19%补饲组分别提高了28.87%、47.47%和28.61%(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浓度(P0.05),17%、18%和19%补饲组分别增加了10.57%、16.64%、21.84%(P0.05)。3)与对照组组相比,补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显著提高了瘤胃和大肠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盲肠、结肠的绒毛高度以及十二指肠和盲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因此,补饲能够提高早期断奶母犊牦牛生产性能和促进胃肠道发育,早期断奶母犊牦牛的补饲料的适宜粗蛋白质水为18%。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分析高原放牧牦牛夏初补饲精料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藏族自治州某地区作为本次试验的产地,对2016年6月1日~7月15日60只耗牛进行初步进料补饲试验,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1周岁、2周岁、3岁牦牛各10头,打耳号、驱虫后准备试验,常规组的牦牛使用常规的饲料方式,实验组的牦牛按照生长规律,给予补饲精料.结果:实验组在1周岁、2周岁、3周岁的牦牛方面比对照组每日多增加质量分别为206.58g/d\543.26g/d、180.69g/d,1周岁的牦牛的经济效益为7.8元/kg,2周岁的牦牛经济效益为20.5元/kg,3周岁的牦牛经济效益1.6元/kg.结论:高原放牧牦牛夏初补饲精料对体质量的影响深远,能够增加牦牛营养,提升牦牛的日质量,保证牦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高寒牧区生长牦牛冬季补饲策略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62天的补饲期内,各补饲组(处理组A补饲100%精料、处理B补饲50%精料和50%的青贮草、处理C补饲100%的青贮草)牦牛体重分别比对照组(自由放牧)少损失15.36、10.41和9.67kg/头,分别提高95.36%、64.42%和59.84%;各补饲组A、B和C牦牛的饲料报酬(补饲量/相对对照组的个体增重)分别为5.23∶1、7.68∶1和8.38∶1,而产出投入比分别为1.76∶1、1.77∶1和3.18∶1,补饲产生的年生态效益价值分别较对照提高2006.10、1337.40和1421.87元/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暖季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140头,按年龄、性别组成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70头。补饲组在归牧后可自由舔食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照组不补饲,试验期为60 d,测定牧草中矿物元素含量、牦牛生长性能、泌乳母牦牛产奶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犊牦牛和青年牦牛总增重和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 01);青年牦牛和成年牦牛日增重显著高于犊牛(P0. 05)。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泌乳牦牛产奶量无显著变化(P0. 05),7,8岁泌乳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5岁以下泌乳牦牛(P0. 05)。说明在牧草生长旺盛的暖季给牦牛适当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能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日增重,而犊牦牛和青年牦牛的补饲效果优于成年牦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寒冷季节对西藏牦牛犊牛的补饲效果,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将50头犊牛随机分为5组,牧归后补饲不同量的精饲料,饲养期45 d。结果表明,犊牛牧归后补饲精饲料能够起到保膘增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加高原生态环境下牦牛的繁殖性能。本研究采取了在母牦牛围产期补饲的方法,在牦牛围产期,母牦牛自然放牧回圈后,每晚每头母牦牛补饲250g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连续补饲5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牦牛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试验组母牦牛产后体况评分比对照组高(P0.01),产后母牦牛当年的发情率和当年受胎率、产犊率、犊牛繁活率都比对照组高(P0.01)。对地处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放牧母牦牛围产期补饲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后,能有效提高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瘤胃发酵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选取健康的2岁公牦牛6头,随机分为补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放牧不补饲,补饲组在归牧后补饲精料。120d后,取牦牛瘤胃液,测定pH值、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补饲组牦牛瘤胃液乙酸丙酸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饲组牦牛瘤胃液pH值和异丁酸含量低于对照组,而NH3-N浓度、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饲组牦牛瘤胃液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得出,暖季补饲精料能够提高生长期放牧牦牛瘤胃发酵的能量利用效率,促进其生长育肥;同时,对瘤胃长链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不会造成冲击,从而能够保持放牧牦牛肉乳的天然脂肪酸组成结构。  相似文献   

15.
补饲对西杂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择36头西门塔尔×云南黄牛杂交牛,根据体重、杂交代数和性别将36头杂交犊牛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饲养.不补饲:另外两组从7~10日龄开始补饲金田园2781,1月龄和2~3月龄补饲Ⅰ组和Ⅱ组犊牛补饲水平相同,每头分别补饲犊牛精料补充料100g/d和200g/d,4~5月龄补饲Ⅰ组和Ⅱ组犊牛分别补饲犊牛精料补充料200g/d和300g/d,6月龄分别补饲300g/d和400g/d。6个月每头犊牛分别补饲34kg(补饲Ⅰ组)和42kg(补饲Ⅱ组)犊牛精料补充料。结果表明6月龄犊牛体斜长、体高、管围、胸围和体重比初生对照组分别提高25.3cm、24.8cm、2.4cm、39.0cm和50.0kg-补饲Ⅰ组分别提高52.7cm、37.5cm、5.5cm、52.3cm和111.5kg,补饲Ⅱ组分别提高40.9cm、35.8cm、5.2cm、58.6cm和124.1kg;对照组、补饲Ⅰ组和Ⅱ组初生至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338g、575g和475g,3月龄至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09g、614g和879g.初生至6月龄平均增重分别为273g、609g和678g;补饲Ⅰ组和Ⅱ组每补饲1kg犊牛精料补充料分别比埘照组多增重1.80kg和1.77kg.分别比对照组增加收益441元和529元;犊牛体重(y)与体斜长(x1)、体高(x2)、管同(x3)、胸围(x4)的回归公式分别为y=0.0018xl^2。369、y=1E-05x2^3.5418、y=0.0201x^31127、y=8E-05x4^09661,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53、0.8683、0.6997和0.9558;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一套适合高纬度地区推广应用的牦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增加当地牧民养殖牦牛的经济收入,试验开展了牦牛暖棚饲养试验、牦牛犊牛全哺乳及补饲育肥试验、母牦牛妊娠后期及哺乳期补饲试验、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全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暖棚饲养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日增重、总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40 kg(P0.01)、283.00 g(P0.01)、34.00 kg(P0.01),并盈利862.40元/头。试验组全哺乳犊牛的断奶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28.47 kg(P0.01)、189.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084.32元/头。补饲育肥条件下,经计算犊牛的出栏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9.91 kg(P0.01)、226.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989.96元/头。妊娠后期补饲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70 kg(P0.01)、13.50 kg(P0.01)、225.00 g(P0.01),母牦牛产犊的成活数高于对照组,且其所产犊牛的初生重比对照组高3.50 kg(P0.01);哺乳期补饲条件下的母牦牛,其犊牛的4月龄体重比对照组高21.80 kg(P0.01)。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在全舍饲育肥条件下,试验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宰前空腹重、胴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屠宰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经计算分别比自然放牧条件下相对盈利1 072.32元/头、966.48元/头。  相似文献   

17.
在枯草期采用3个不同的补饲标准,对不同组别的天祝白牦牛犊牛进行补饲培育,旨在探讨天祝白牦牛犊牛在第一个冷季里生长发育受阻、乏弱死亡严重的问题。结果表明:补饲水平较高的Ⅰ组与Ⅱ组的犊牛体重显著高于补饲水平较低的Ⅲ组(P<0.05),说明进入枯草期后实行早期断乳,给予科学合理的精、粗饲料搭配补饲,是解决天祝白牦牛犊牛在冷季生长发育受阻,减少乏弱死亡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冷季母牦牛采用补饲+保温措施能起到减损保膘、降低成畜死亡率、提高繁殖成活率、所产犊牛6月龄日增重快的效果,试验确定了不同补饲量.结果表明:冷季母牦牛日补饲青干草1.5 kg、精料0.25 kg以上组在减损保膘、成畜死亡率、繁殖成活率、犊牛初生重、6月龄体重、日增重等方面比补草组Ⅲ组和不补饲组Ⅳ组均有极显著提高.效益分析:总效益Ⅰ组比Ⅱ组、Ⅲ组、Ⅳ组分别高2 580元、11 055元、17 822元,头均增效益Ⅰ组比Ⅱ组、Ⅲ组、Ⅳ组分别高129.0元、553.1元、891.1元,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暖季放牧牦牛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公牦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以放牧为对照组,3个补饲组分别补饲0.5(Ⅰ)、1.5(Ⅱ)和2.5 kg·d-1(Ⅲ)精料。预试期10 d,正式期60 d。结果表明:1)随着精料补饲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值,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呈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呈线性和二次提高(P<0.05);其中补饲Ⅱ和Ⅲ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2)4组共产生3138个OTU,其中共有OTU为1337个,占总OTU数目的42.61%,对照组与补饲Ⅲ组独有OTU分别为183和106个;瘤胃液细菌的物种数、Chao1指数和香农(Shannon)指数随精料补饲的提高呈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3)在门水平上,瘤胃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呈线性和二次提高(P<0.05);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随精料补饲水平提高呈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随精料补饲水平的提高呈线性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随精料补饲水平的提高,瘤胃普雷沃菌属_1(Prevotella_1)、克里斯滕森菌科_R-7(Christensenellaceae_R-7)及普雷沃氏菌科_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相对丰度呈线性和二次提高(P<0.05);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和瘤胃球菌科_UCG-005(Ruminococcaceae_UCG-005)相对丰度随着精料补饲水平的提高呈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综上所述,适宜提高精料补饲水平能够促进暖季放牧牦牛瘤胃发酵,提高瘤胃部分淀粉相关降解菌的丰度。  相似文献   

20.
在高原地区寒冷和漫长枯草期牦牛的生长性能较为低下,为了探讨围产期补饲对妊娠牦牛生产性能和犊牦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16头一般资料相同的妊娠母牦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头,研究组在围产期进行燕麦青甘草+营养舔砖+补充精料的补饲方式,对照组自然放牧,进行单因素设计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母牦牛产前和产后补饲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母牦牛产后体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牧草不足的情况下两组母牦牛在返青期的产奶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青草期日平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犊牛的初生重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