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黄花胡椒(Piper flaviflorum)是胡椒科(Piperaceae)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为我国特有,目前主要分布于云南中南部至西南部,分布范围狭窄、资源量小。为找出生殖环节中的关键因素,对黄花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骨质硬种皮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对水分的吸收速率,但并未影响其最终吸水量,不存在吸涨障碍;对比分析不同环境温度下种子的萌发特性,除5℃时萌发率为0外,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有一定的萌发率,随着温度升高萌发时间提前,萌发速率加快,其中25℃温度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达80.00%±7.21%,而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均不利于萌发;不同光照条件下种子均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利于种子库的建立和适应不稳定生境;种子萌发对湿度的响应较为敏感,最佳萌发土壤含水量为15%,过低和过高均不利于萌发;种子播种在河沙和沙壤土中的萌发率超过75%,而在水稻土中的萌发率最低,为53.33%±5.03%。  相似文献   

2.
丁草胺对无芒稗种子的诱杀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芒稗颖果(俗称种子)切皮处理的发芽率达62%~81%。其休眠原因之一为籽实皮坚硬透水性差,胚得不到充足水分而处于休眠状态(属强迫型休眠)。丁草胺1.08 kg a.i./hm2能诱导休眠的无芒稗种子萌发并将其杀灭,其诱杀率达63%。丁草胺溶液浸种7 d。无芒稗种子有效发芽率达72%。较高温度(昼/夜:35℃/25℃)促进丁草胺诱导休眠无芒稗种子萌发。丁草胺作用于无芒稗颖果籽实皮,使中果皮细胞“栅栏”间距明显增大,内皮层管细胞减少,从而使无芒稗颖果籽实皮透水性增强,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3.
墨脱花椒是产于西藏墨脱县的特色香料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但缺乏种苗是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故解决墨脱花椒的人工繁育问题十分重要。播种育苗作为一种常见的种苗繁育方法,具有繁殖系数高、操作方便、便于运输保存等优势,更利于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墨脱花椒种子具有休眠特性,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因此,探究墨脱花椒种子的休眠特性、萌发限制因素和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墨脱花椒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以墨脱花椒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吸水性测定、内源萌发抑制物质的生物学鉴定、低温层积、化学药剂浸泡等方法,探究墨脱花椒种子休眠的原因、休眠类型以及解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1)墨脱花椒种子种皮厚,外层为光滑的油脂层,种子空壳率达25.67%,种皮对种子吸水具有明显机械阻碍作用。(2)墨脱花椒完整种子和种皮的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均存在抑制作用,完整种子的甲醇浸提液的抑制程度高于种皮浸提液,说明种仁本身存在发芽抑制物质。(3)在适当温度条件下,浓硫酸+GA3组合处理可有效打破墨脱花椒种子休眠。其中浓硫酸浸泡10 min+1500 mg/L GA3浸种48 h+3...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风干处理、发芽温度条件及果壳阻抑对芸薹属三个种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风干处理可使花后不同天数的种子完成后熟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其破眠效果,尤以休眠浅的甘蓝型油菜为显著;(2)果壳对种子发芽有明显的阻抑作用,产生“强迫休眠”现象,其对种子的诱眠率,以休眠浅的甘蓝型油菜高于休眠深的芥莱型油菜;(3)油菜种子采收后先经风干,再在变温条件下发芽,其破眠效果高于单一风干或变温发芽。同时能有效地解除开花后20天以上幼嫩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5.
吸胀期低温与水分条件对油菜种子萌发的耦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晚播油菜适宜播种的田间温度和水分条件,以华杂62和华双5号品种为材料,在土壤和PEG溶液两种介质中研究了吸胀温度与水势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期温度和水分条件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具有显著影响。在5~15℃范围内,种子萌发活力随吸胀期土壤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10℃和15℃下吸胀,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8.6%、水势为-0.1MPa时较适宜于种子萌发;在5℃低温下吸胀,适当降低土壤水势有利于种子萌发。华杂62种子具有吸胀冷害现象,在低温和高水势下吸胀,种子萌发活性降低,吸水速度加快,种子浸泡液K+渗漏量升高,而Na+渗漏量和Na+/K+比值降低。华双5号种子则具有较强的抗吸胀冷害能力,表现为在低温下吸胀受水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低温冻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杂交种富农1号、郑单958和辽单565的成熟鲜果穗为试验材料,通过0℃、-5℃、-10℃、-15℃、-20℃和-25℃低温处理12 h,研究不同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当种子水分含量低于15%时,低温冻害对种子的萌发活力影响不明显;当水分含量处于15%~25%之间、温度低于-20℃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明显;当水分含量处于25%~30%之间、温度低于-15℃时,会明显影响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一水分下,温度低于-20℃时,郑单958和辽单565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幅度最大,富农1号下降幅度远小于前两者;当温度降至-25℃时,3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降到了最低值。  相似文献   

7.
牛筋条为我国西南特有的单型属资源植物,试验研究了牛筋条种子在花萼筒的有无、不同恒温及变温处理和激素处理等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花萼筒的存在明显降低了牛筋条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势:在15~30℃的恒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低温有利于牛筋条种子的萌发,变温处理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外源激素GA和6-BA处理使发芽率降低。研究结论为该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箭根薯种子萌发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种子类型、浸种温度与浸种时间,光照对箭根薯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箭根薯种子具轻度休眠,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箭根薯种子,在适当的浸种时间内可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以70℃温水处理8h、60℃温水处理24h,陈种发芽率可达70%以上,60℃、70℃温水处理24h,50℃温水处理48h,新鲜种子发芽率可达69%以上,采用薄土覆盖种子的播种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9.
温度与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沈单16、豫玉2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土壤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与土壤水分的下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呈降低趋势.温度与土壤水分对幼苗生长各指标的影响不同,玉米芽鞘长、幼苗长、贮藏物质转运率和叶绿素含量均随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小;过氧化物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环境温度低于15℃恒温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率迅速降低,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种子不能正常萌发;在15℃及以下低温,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玉米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持续性低温、干旱胁迫不利于玉米种子的正常萌发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四川简阳地区以往种植棉花都是迟到谷雨播种,秋分左右就拔了稭,其整个生育期只有150天左右,开花结铃期约40多天。根据历年简阳气象资料(表一)历年日平均气温大于10℃以上的初终日期表明(表一):只要充分满足种子发芽所需水分及氧气,三月一日以后的温度就能基本满足棉花出苗的要求。但是出苗的快慢与大于10℃以上的气温的能量积累有密切的关系。播种后的温度高,积累越快,而发芽迅速,需时较少。若温度低于10℃以下,而长期不能在种子萌动开始温度(10℃)以上累积一定的能量,即不出苗。尤其是种子处于低温,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南收获的新安S种子为材料,对其休眠特性、休眠机理和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稃壳、α-淀粉酶活性、温度3个方面探讨休眠的机理,并采取了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解除休眠。结果表明,新安S种子具有深度休眠特性,休眠期为47~62 d;休眠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低于解除休眠后的种子;稃壳是影响新安S种子休眠的重要因素。高温干燥(45℃烘4 d)和剥壳处理以及适宜浓度的强氯精、H2O2、稀硝酸和GA3溶液浸种均能有效解除新安S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12.
H2O2对不同大豆品种低温萌发及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军  宋广周  白霜  魏颖  崔震海  谢甫绨 《大豆科学》2008,27(1):97-100,105
大豆喜温,对低温敏感,播种后易遭受冷害造成减产.冷害与低温诱发植物活性氧的形成增加并抑制其清除能力有关.但研究表明当环境胁迫诱导活性氧增加的初期,也诱导清除能力的增强,H2O2参与这个过程的诱导.然而外源H2O2处理对大豆种子低温萌发的效应、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萌发过程中大豆种子内源H2O2含量的变化还不清楚.以冷敏感型大豆品种沈农8号、沈农9411和耐冷型大豆品种铁丰31、Kottman为材料,用10,20,50,100和200 mmol L-1的H2O2进行浸种处理后,在低温(5℃)下萌发.当外源H2O2浓度低于50 mmol L-1时,各浓度处理都提高发芽率,降低电解质外渗率,提高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当H2O2浓度高于50 mmol L-1时,抗氧化酶活性随H2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耐冷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始终高于冷敏感品种;在萌发过程中,内源H2O2含量随H2O2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表明外源H2O2可能通过大豆内源H2O2含量的提高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从而减轻低温伤害,提高在低温下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糠稷已成为我国局部水稻田主要恶性杂草之一。明确糠稷的种子萌发和出苗特性,探索化学防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室内及温室试验,测定了温度、光照、盐和渗透胁迫、水层深度、土层深度对糠稷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并评估了水稻田常用苗前封闭和苗后茎叶除草剂对糠稷的防效。【结果】1)糠稷种子在20/10℃(昼/夜)~35/25℃温度范围萌发率均大于95%,且光照/黑暗交替处理的萌发率大于持续黑暗处理。糠稷萌发率随水势降低而下降,-0.35 MPa的水势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达50%。250 mmol/L NaCl处理后糠稷萌发率大于50%,表明其耐盐胁迫能力较强。2)糠稷仅能在0~0.5cm土层深度萌发出苗,播种深度大于0.5cm时未见其出苗。水层大于2 cm时糠稷幼苗无法长出水面。3)在田间推荐剂量下,丙草胺、丁草胺、噁草酮、丙炔噁草酮和双唑草腈苗前土壤喷雾对糠稷防效100%,氯氟吡啶酯、五氟磺草胺、双草醚、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和精噁唑禾草灵可防除95%以上2~4叶期糠稷,在糠稷6叶期时选用噁唑酰草胺和精噁唑禾草灵,防治效果亦可达到90%以上。【结论】明确了环境因子对糠稷种子萌发和出苗...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度对辣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辣木(M.oleifera Lam.)种子和幼苗对不同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设置15、20、25、30、35、40℃等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辣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木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辣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一定程度的高温和低温胁迫会使辣木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发芽指标以及幼苗的苗高、茎粗、根长、鲜质量增量、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显著下降。高、低温胁迫还会使辣木幼苗叶片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SOD活性、POD活性显著增加,使叶绿素相对含量、φ_(Po_、RC/ABS、P_(TR)、P_(ET)、PI_(ABS)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野生二粒小麦种子休眠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野生二粒小麦资源利用提供依据,对分别来自以色列北部湿润山区的Mt.Hermon、北部加利利(Galilee)附近地区的Gamla、Ammiad和Tabigha、中部山地区的Mt.Gerizim以及南部内盖夫沙漠北缘的J'aba地区的6个自然群体野生二粒小麦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成熟的种子均具有明显的休眠习性;高温(40℃)储藏可加快野生二粒小麦种子的后熟过程,从而可以迅速地打破种子的休眠;不同群体野生二粒小麦休眠的程度不相同,由深至浅其休眠顺序为:Mt.Gerizim<Mt.Hermon<J'aba<Ammiad<Tabigha<Gamla.进一步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小穗上,上、下部两粒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也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地区,小麦播种时常遇土壤过干不能萌发出土.在这种情况下,栽培者期望于提供萌发温度要求下的降雨.但有时种子存留土中长达几周至几个月而不萌发,此时即使土壤过干不让种子吸足水分萌发,而其潜在水分已足以促使真菌在种子上繁殖,这就导致所谓的种子干腐.常由一种或多种的青霉菌引起.Wallace(1960)指出,禾谷类种子在墒情较差的土壤播种时影响萌发的一些因素,其中包括种子药物处理和使种皮受伤.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成熟度、不同大小果核、不同贮藏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番橄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高的果实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远高于中度成熟和初步成熟的种子;大粒果核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小粒种子;种子采摘后不宜立即播种,果核经过120-150 d贮藏,有利于种子萌发,但过长时间保存会影响种子萌发;在本实验条件下,赤霉素对番橄榄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适合番橄榄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28 ℃。  相似文献   

18.
烟草种子的休眠和贮藏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晰  朱列书 《作物研究》2009,23(5):345-348
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其有益的生物学适应特性。本文根据种子休眠研究所积累的大量文献资料,对烟草种子可能存在的休眠机制、休眠破除方法以及相应的贮藏方式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9.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种子休眠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农艺性状,对产量、质量以及种用安全有重要影响。为探讨花生种子休眠和萌发机制,本研究以强休眠品种花育52号和以其为野生型创制的突变材料为试材,进行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突变材料与野生型相比,品质变化不显著,种子萌发率分别为78.33%,83.33%和35.00%,存在显著性差异。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弱休眠突变材料与强休眠野生型在POD、CAT、GA、ABA含量和ABA/GA方面表现有一定差异。初期(0h、6h)弱休眠材料与强休眠野生型的POD、CAT、GA、ABA含量,ABA/GA差异不显著,中期(12h、18h)弱休眠材料的POD、CAT、GA含量显著高于强休眠野生型,而ABA含量、ABA/GA显著低于强休眠野生型;后期(24h、48h)弱休眠材料的CAT和GA含量显著高于强休眠野生型,而ABA含量、ABA/GA显著低于强休眠野生型花育52号。本研究创制的突变材料为花生种子休眠的深入探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耐低温玉米品种吉单89与低温敏感型玉米品种吉单50为材料,研究在适温(25℃)与低温(10℃)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淀粉代谢以及氧化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吉单89与吉单50发芽势较适温条件下分别降低3.6%和83.3%,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适温处理。不同类型品种比较发现,耐低温品种吉单89中GA含量、GA/ABA值以及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吉单50,MDA含量显著低于吉单50,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显著高于吉单50。耐低温玉米品种可以通过内源激素调节以及提高淀粉分解代谢共同提高低温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