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统称为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有各自的优势,且在功能上有强大的互补性.遥感技术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技术,主要用来定期提供或生成详尽的自然资源分类图.  相似文献   

2.
阿拉善盟草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阿拉善盟在我区是气候条件严酷地区 ,草原面积大而生产力低 ,对其进行草地资源遥感调查 ,可充分发挥遥感这种先进手段的宏观性特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遥感系统 (RS)、全球定位系统 (GPS) ,即3S技术于草地资源调查工作中 ,可实现人机交互专题信息提取 ,与过去常规草调工作相比乃是质的飞跃 ,可以省时、省力、定量、定性、定位 ,更快、更准确的完成草地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草地资源两次遥感调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华  苏大学  钟华平 《草地学报》2005,13(Z1):20-23,27
本文对黄土高原地区草地资源的2000年遥感快查和1986年遥感调查进行了比较研究.2000年遥感快查应用1999-2000年TM陆地卫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GPS全球定位技术全数字作业进行,1986年的遥感调查利用TM陆地卫星影像和常规地面调查进行.两次调查的草地类型分类系统、比例尺和调查精度均相同,而方法、手段、结果不同.对草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应用的方法,为建立、完善草地地理信息系统与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海洋技术专业的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为海洋信息探测与应用打下基础。目前上海海洋大学的遥感GIS课程群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仍需在体系、内容、实验等方面进行完善。本文就上海海洋大学遥感GIS课程群现状和目标等进行系统的探讨,并提出改革提高的详细举措,为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群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新技术实现对草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内蒙古草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产条件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必须摸清现状和了解动态变化情况,利用遥感(Q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简称3S技术,加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形成以章地资源与环境为对象的从数据获取和信息处理、直到预报、规划和决策的综合信息流程,达到从宏观到微观科学管理利用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应用“3S”技术(GIS、RS、GPS)为主要手段,辅以地面路线调查,通过建立遥感与地面数据的数学模型反演地面信息而进行了阿坝县退牧还草工程的遥感监测,并对工程实施情况、工程建设效益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开展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和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效益评价与监测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1主要支撑技术精确林业是指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的一整套现代化林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精确林业以"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信息技术、智能化决策技术、可变量控制技术等为技术支撑体系,以生态学、造林学、工程学、系统学、控制学、测绘学为指导,能在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时效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立依赖于地球空间信息基础理论及其他高新  相似文献   

8.
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子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本文将就工程测绘的一些介绍以及起发展历史,发展方向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9.
3S技术在内蒙古草地资源面积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娃  朝鲁 《内蒙古草业》2003,15(1):8-10
通过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地位(GPS)技术,即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获取内蒙古草原资源面积,是一种快速、准确进行大尺度草原资源面积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能够实现动态监测和定期更新,满足国家和主管部门的需要。以全国第2次草地资源遥感速查(内蒙古范围)为例,说明3S技术在草原资源面积调查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近日,桂林市首次通过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了全市柑桔类果树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数据,现已完成全市型升级,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及时可靠的重要决策参考。据悉,2017年广西柑桔种植面积将突破40万hm~2,产量将突破800万t,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产区,而桂林市是农业部确认的柑  相似文献   

11.
3S技术可快速、准确、实时地获取、处理空间信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3S技术在研究野生动物生境格局、生境破碎化、生境因子特性、生境分析模型建立、生境评价等诸多方面中的应用,综合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3S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技术的甘南州生态健康与生态承载力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整体水平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定量分析已成为生态环境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有效依据。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对象,运用Landsat TM、ETM+等遥感影像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3S(GIS、RS、GPS)技术对主要指标(如NDVI指数等)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处理,通过加速遗传层次分析法(AGA AHP)获得各指标权重,采用状态空间法定量研究2000-2008年甘南州各县(市)基于生态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显示,2000-2008年甘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持续下降和人类社会影响力上升是构成该区生态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过去近10年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不健康”状态;生态弹性力等级由“亚健康”下降至“不健康”;人类社会影响力由“病态”等级变为“不健康”等级,基于以上三者综合分析,近10年生态承载力总体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王浩  李文龙  许静  朱晓丽 《草业科学》2011,28(6):1124-1131
摘要:本研究在像元二分法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植被覆盖度定量模型,采用MODIS卫星8天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产品(MOD09A1),结合3S技术(GIS、RS、GPS)空间分析功能,以甘南州高寒草地为对象,分5个等级分别计算得到了甘南2000、2004和2008年的草地植被覆盖度,分析了甘南2000-2008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大致演变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从2000-2008年,甘南植被覆盖度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一级盖度植被退化比较严重,草地植被的演变情况主要由优等植被覆盖(一、二级)向低等植被覆盖(四、五级)演变。研究结果揭示了甘南州草地退化状况的动态趋势及严重程度,为相关政府和研究部门的草地管理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的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网络的专家系统的开发已成为当前农业专家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基于网络农业专家系统发展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研究进展及其构建技术的论述,提出当前农业专家系统存在综合性、实用性不强,系统开发工具较少,通用性低、适用对象窄和普及推广不力等方面的问题。系统总结了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前景:1)三层C/S结构成为网络构建技术的主流,系统智能化进一步提高;2)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专家系统成为可能;3)基于网络的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4)集成3S(GPS、GIS、RS)和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更加广泛;5)数字电視将成为广大农村地区普及推广农业专家系统的强势媒体工具。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的甘南草地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像元二分法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改进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模型,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数据,基于3S技术(GIS,RS,GPS)空间分析功能,分级计算得到了甘南2002,2004,2006,2008年的草地植被覆盖度,分析了甘南2002-2008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空间动态演变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2002-2008年,甘南植被覆盖度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一级盖度植被的退化比较严重,草地植被的演变情况主要由优等植被覆盖(一、二级)向低等植被覆盖(四、五级)演变。研究结果揭示了甘南州草地退化状况日趋严重的事实,为相关研究和政府草地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草业开发专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系统地分析、设计了甘肃省草业开发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详细地讨论了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的基本内容以及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以3S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的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可以将近年来草业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以文本、图形、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方式集中展示在用户面前,并可动态更新系统内容,对指导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草业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use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echnology to study livestock movement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range and animal sciences; however, the methods for processing GPS collar data are varied among researchers and often involve repetitive, time-consuming steps to get data into a format available to view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softwa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technical note is to present a method for quickly processing uniform datasets using a commonly available commercial GPS collar and Program R. Data generated by a Lotek 3300LR GPS collar were processed in seconds using “Lotek_Function,” which was developed using R coding. Traditional hand-processing of the same data generally requires 30 or more minutes and is prone to error due to the tedious, repetitive nature of the task. Due to the open-source nature of Program R, base codes can be modified to fit specific researchers’ needs when incorporating GIS data layers or models to assess behavior based on motion sensor data output from collars.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退牧还草工程重点县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基于MODIS数据,对我国4大主要草地类型区的退牧还草工程县的草原植被长势进行了监测,主要结论如下:1)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区2005年草原植被长势虽然差于2004年的面积有上升趋势,但是总体长势良好,明显好于2004年;2)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区2005年草原植被长势较差,虽然生长季节草原植被长势差于2004年的面积呈上升趋势,但总体相对比较稳定;3)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区2005与2004年相比长势持平的草地面积所占比重大,比较稳定,呈现出长势好差交替的时序变化格局;4)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区2005年草原长势好于2004年的草地面积占本区总草地面积的48.07%,长势差于2004年的草地面积占本区草地总面积的32.56%,与2004年持平的占19.37%,由此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区草原长势明显好于2004年同期,长势差和长势好于2004年的草原面积波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