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5个葡萄品种需冷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0~7.2℃模式,采用温室水培催芽法,对15个葡萄品种在自然条件下的需冷量和休眠结束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品种间的需冷量差异较大,金星无核、大粒六月紫、里扎马特、郑果大无核、京秀、红双味、紫珍香、矢富罗莎和奇妙无核等品种的需冷量较低或中等,结束休眠较早,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迅猛,栽培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露地栽培、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保护地促成栽培等生产技术已广泛用于全国各地的草莓生产,效益显著。但目前尚未能实现草莓鲜果的周年供应。实现草莓鲜果周年供应的途径之一是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现将主要的栽培技术概括总结如下。1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原理把越冬休眠后的植株放置于冷库中在低温条件下贮藏,强制其继续保持休眠状态,以抑制其花芽萌发生长。待需  相似文献   

3.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落叶果树需冷量的准确估算是果树栽培尤其是果树促成栽培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果树促成栽培的成败。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概念、估算方法、研究现状、生物学机制和存在问题。低温可以诱导休眠,休眠解除需要低温积累,从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机理。并对缩短落叶果树自然休眠期的可能途径从育种、施用外源化学药剂、环境调控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打破果树休眠的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果树进入自然休眠后,需要满足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结束休眠,萌芽、开花。一般把50%的芽萌动所需要的最少低温(7.2℃以下)累积量,叫做低温需求量,或称需冷量。在热带、亚热带以及保护地栽培的苹果、梨、葡萄及桃、樱桃、杏、李等多种果树中,常常存在需冷量不足,萌芽、开花不整齐的现象,近年来保护地果树生产发展迅速,打破休眠、弥补低温需求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介绍几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打破休眠的化学物质供大家参考使用。1.氰氨化钙(CaCN2) 俗称石灰氮,在多种果树(葡萄、苹果、桃等)上都有提早萌芽的作用。日本早…  相似文献   

5.
提早解除葡萄休眠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除了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外,何时升温也是非常重要的,过早升温可能造成萌芽不整齐、花芽分化不良等情况,过晚升温又抢不上市场那么何时升温才是最佳时期?理论上,在温度等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升温的最佳时期是在自然休眠结束时。自然状态下解除休眠需满足其需冷量。目前适合于温室栽培的品种的需冷量,按尤他模型计算基本为1060-1810需冷单位[l,2],按O-7.2℃计算法计算需冷量为600~1 600hls〕。若想提早设施葡萄的上市时间,应通过选用低需冷量品种、休眠过程中增加有效低温量、提早打破树体休眠3个途径来实现。本试验选用了几…  相似文献   

6.
北方保护地草莓病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保护地栽培,能够实现错季供应,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如果管理不善,保护地内有可能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草莓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降低草莓的产量、质量与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草莓保护地栽培的三种主要病害,即白粉病、灰霉病和炭疽病的危害特征及发病条件,从轮作倒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调控温湿度、应用地膜覆盖与滴灌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预防措施到药剂防治,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草莓促成栽培中,通过低温冷藏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已成为常规的栽培技术。但由于品种不同,各地日照长度的差异,打破休眠和促进花芽分化的需冷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草莓促成栽培发展较快,其中由日本引进的新品种丰香栽培面积扩大较快。本试验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丰香草莓的促成栽培中起苗、冷藏时间、冷藏温度对草莓植株的生长和花芽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迅猛,栽培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露地栽培、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保护地促成栽培等生产技术已广泛用于全国各地的草莓生产,效益显著。1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原理把越冬休眠后的植株放置于冷库中在低温条件下贮藏,强制其继续保持休眠状态,以抑制其花芽萌发生长。待需要时再满足其生长结果条件,以达到人为调节草莓供应期,这种栽培方式称为草莓植株冷藏抑制栽培。草莓植株具有很强的耐低温能力。在-2~3℃温  相似文献   

9.
目前果树设施栽培在我国迅速兴起,但主要集中在草莓、葡萄、桃等果树种类,而杏树设施栽培的面积仅占设施果树面积的0.6%,其原因主要是杏树设施栽培的技术难度比其他果树要大,诸如授粉、休眠需冷量、温度等环境控制指标及实施措施等关键技术还没有被完全掌握,从而制约着设施杏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棚室果树栽培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河北果树》2007,(6):36-36
<正>1需冷量所谓果树需冷量,即果树完成自然休眠所需要的0~7.2℃的累计时数。不同树种、品种需冷量不同,果树达不到各自的需冷量,就不能打破自然休眠。  相似文献   

11.
孙山 《落叶果树》2001,33(5):55-55
一般李品种冬季休眠需经 0~ 7.2℃的低温 70 0~1 0 0 0小时 ,或者更多。只有通过休眠 ,春季才能正常萌芽、开花。在低纬度地区或保护地促成栽培中 ,常因低温量不足而不能通过自然休眠以致萌芽不整齐 ,开花结果异常。因此 ,培育低温需冷量低的李品种 ,是扩大李树栽培范围和实施促成栽培的根本途径。美国佛罗里达农业试验站新近育成的海湾玫瑰李 ,需冷量只有 2 75小时 ,是一个优良的低需冷量品种。海湾玫瑰 ,原名Gulfrose,为海湾红宝石李 (Gulfru by)的自然授粉实生后代。 1 995年初选 ,原编号为Fla.95-4 ,属中国李 (P…  相似文献   

12.
葡萄品种需冷量及打破休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上海地区葡萄促成栽培的几个主要品种的休眠需冷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供试的5个品种中以里扎马特的需冷量最低,自然条件下仅为447.5h;其次为京亚和巨峰,需冷量均低于1000h;绯红和无核白鸡心需冷量最高,均超过1000h。由此推算,上海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的时间在1月上旬至2月中旬。打破休眠的试验表明以20%石灰氮12月中旬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正>榆林市日光温室草莓近年发展较快,种植经济效益可观。但部分农户因缺乏种植经验,草莓种植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将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期对种植农户提供参考。1品种选择保护地栽培草莓选择休眠较短、在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果型大而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风味佳的品种,如红颊、丰香、杏香等。2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4.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果树的需冷量得到满足,才能顺利完成自然休眠,进行下一个生长发育循环(尤其是正常开花结果),否则其他环境条件再适宜,果树也不萌芽开花,即使萌芽也不整齐,生长结果不良,达不到促成栽培的目的[1].因此,对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的研究至关重要,成为落叶果树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本文仅就需冷量估算模型进行介绍,以期为设施栽培和更完善的需冷量估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落叶果树需冷量得到满足顺利完成自然休眠(内休眠),是进行下一个生长发育循环所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1]。如果需冷量不能得到满足,植株不能正常完成自然休眠全过程,必然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即使外部条件适宜,也不能适期萌发,或萌发不整齐,并引起花器官畸形或严重败育[2]。在设施生产条件下,如需冷量不足,则突出表现为花期延长,着果率偏低或绝产。近年来,我国设施栽培果树发展迅速,但对设施果树的需冷量估计不准,以致扣棚升温时期不当而导致产量低或绝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目前设施果树的需冷量做深入研究,以便为设施栽培提供准确的理…  相似文献   

16.
秋冬季北方落叶果实进入自然休眠期后,需要经过一定阶段的低温,才能通过休眠。需冷量一般以0~7.2℃的累计冷温小时数或折算的冷温单位表示。 进行果树保护地栽培,需要了解所栽品种的低温需要量,以便确定合适的加温时期。需冷  相似文献   

17.
以"南山甜桃"(需冷量200 h)、"瑞光51号"(需冷量400 h)和"春美"(需冷量600 h)为试材,从大量落叶期开始至花芽萌动期间,约每15 d采样一次,RT-PCR分析DAM基因在不同冷量积累时期花芽中的表达量,PLC-MS-MS测定相同时期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变化,以期了解不同需冷量桃休眠过程中DAM基因的表达特性及激素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DAM基因在不同需冷量桃休眠过程中的表达趋势一致,随着休眠的深入,"春美"中DAM基因的表达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南山甜桃"和"瑞光51号"在进入休眠期以后DAM基因表达水平急剧下降,与低温积累量呈负相关。"春美"中DAM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瑞光51号"和"南山甜桃"。"春美"中DAM基因表达水平比"南山甜桃"和"瑞光51号"开始下调约晚30 d,但"瑞光51号"和"南山甜桃"中DAM基因下调的时间一致。IAA、ZT在不同需冷量桃休眠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ABA含量变化差异显著,可能在休眠解除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果树需冷量及休眠期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果树的自然休眠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是果树为了适应低温等逆境的一种积极的反应。近年来,随着果树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研究果树需冷量及休眠期间生理生化的变化,对果树设施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果树需冷量1.1需冷量的概念和估算方法落叶果树打破自然休眠(内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称为果树的需冷量,又叫需寒量、低温需求量或需寒积温。需冷量的度量一直倍受关注,目前还没有适合各个树种、品种的统一有效的估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1.1冷温小时数(chillinghours,CH或h)指经历7.2℃以下低温的小时数。在20世纪30…  相似文献   

19.
在草莓进入自然休眠之前进行保温,阻止其休眠,使植株连续生长,开花结果,达到极早熟(12月中下旬采收)的一种保护地栽培方式,叫促成栽培。促成栽培需选用休眠浅的品种,如丰香、春香、秋香、静香、丽红、爱莓、女峰。其无公害促成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草莓休眠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研究了草莓休眠过程中,内源ABA、GA3、IAA和ZT(玉米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同种内源激素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变化趋势相似。深休眠和浅休眠品种同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含量变化在时间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