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宏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433-4436
孙中山在青少年时期就关注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卓有见识的振兴中国农业的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发达农业对于中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强调政府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倡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广泛使用机器,提倡设立农业教育和宣传推广机构等.这些思想体现了孙中山关心人民疾苦、渴望人民幸福的真挚感情以及希望中国繁荣富强并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农业文明和农业生态观,包括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及以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为核心的农业生态保护制度,并重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态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对我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探析,阐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和保护制度对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建立现代农业生态保护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黎环  肖伟 《农业考古》2006,(6):9-12
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涉及诸多领域,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学习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这些思想,对深刻认识农业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汪志国 《农业考古》2004,(1):76-78,94
孙中山毕生关注中国农业问题,他说:“民生主义,为仆素所主持,农业又为民生切实之图,……仆向以我国农业不修,思欲振兴而改良之”,在其设计的改造传统农业的蓝图中,科技兴农是一朵奇葩,他主张“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方法”改造传统农业,并对此问题作了详尽而深刻的诠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农业科技思想。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相伴而生,是国家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共同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持农业竞争优势和维系农业产业安全的战略抓手,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赶超”和欠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起步的重要途径,形成了欧美、日韩和中国三种较为典型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合作、分工诱导等多种生成路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世界农业创新驱动的重心,吸引跨国涉农企业集团加快向现代农业服务商转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要建设农业强国,应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处理好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政府和市场有效配合、满足小农户发展需求、引领现代农业新方向的关系,继续健全完善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大型农业服务企业、发展多元竞争服务市场、建立多层次服务组织体系,为世界贡献破解小农户发展难题的农业现代化“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杨岚 《中国农垦》2007,(12):34-35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农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系统部署了建设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  相似文献   

7.
品牌化是提高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进程。荷兰已形成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探索荷兰农业品牌发展的优势,归纳分析其成功因素,对中国农业品牌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中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对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和国际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在农业哲学思想、农学理论和技术实践及其农业政策思想上存在明显分野,在实践上表现为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殊异。农业社会学从多功能角度揭示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本质和区别。生态高值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借鉴和超越,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源头所在,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汉代以来多部经典农书进行梳理,分析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演进,阐明古代农业技术中的思想理念,探讨其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意识。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自汉代以来,从农田水利到畜禽养殖,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传统农业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与自然要素相匹配,通过农业内循环方式促进农业再生产,同时也注重精耕细作与农技改良的统一。总体而言,当前绿色农业、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蕴含的农业实践智慧一脉相承,这些典籍为当前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古代农业技术中蕴含着生态平衡、绿色循环、实用主义等多重理念均启示现代农业应在尊重传统农业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其社会属性和工业属性,规避现代农业发展的种种风险,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队是中国的近邻业农业经济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山地较多、人多地少和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等.然而日本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农业整体生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不断地对农业政策进行创新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台湾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更好地学习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赴台湾进行了为期10d的学习考察活动,系统了解了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此次台湾之行,收获颇丰,启发很大。互助现代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农业园区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从现代科技革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论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农业科技革命对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赴台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从必要条件、法律制度、多元化功能及现代经营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北京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文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现状与合作模式;根据闽台农业资源比较优势与闽台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以未来的思维,从互补的视角提出了,要以"大农业"观念,延伸闽台农业合作的产业链,要从"多功能农业"的视角,拓展闽台农业合作空间,要加强闽台农民合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注重人力资本的引进,要创新农地使用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福建农业资本深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等,进一步挖掘闽台农业合作潜力,创新闽台农业合作空间的途径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科技革命与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宝琴  刘亚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02-5903
21世纪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解决危机的基本出路在于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介绍了节水农业研究在现代科技革命中的地位以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节水农业发展的贡献。阐述了目前节水农业发展中的若干科技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绿色农业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是我国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绿色农业的涵义入手,阐述了绿色农业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绿色农业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了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以试图指导我国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与示范.推动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与突破,都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现代先进的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已谱写出我国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主旋律。规模化农业、设施化农业、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对生物经济概念形成过程的回顾和生物经济时代预测判断的基础上,从系统角度对农业发展问题的本质和农业拓展的内外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第三次拓展”概念和基于生物经济的新型农业体系,指出新型农业体系是未来生物经济时代“现代农业”的框架模式和战略愿景,进而重点揭示出新型农业体系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与第二次绿色革命目标愿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山西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潘云  黄桦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9):27-30,37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目前,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和运作模式,把握现代农业的着力点,科学选择山西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对于山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正确处理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化是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信息科技革命。对海南省热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如何加强热带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