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江苏无锡2007年发生太湖蓝藻爆发事件以来,水环境治理这一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河长制"这一概念也被各省、市引用。截至目前,除个别省、市对于"河长制"尚未规定相关地方性政策文件外,我国大部分省、市对于"河长制"均做出了相关规定。本文拟从"河长制"的概念出发,通过梳理我国有关"河长制"的相关法律文本,在提出当前"河长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同时,拓展与了解国外水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出未来我国水环境治理应采取的措施,进一步指出未来我国"河长制"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临泽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要求,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实施河长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运行情况来看,河道划界难度大、农村河湖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为确保河长制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本文就临泽县推行河长制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长制"作为重要的考核管理手段,对推动生态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具有积极意义。2013年以来南京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起了水环境"河长制"管理模式,该文结合南京市实际,总结回顾"河长制"管理情况,同时指出现状存在问题,并为今后"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长制"是由江苏省无锡市首创的具有成效性、创新性及推广性的一项全新的治理水环境问题的制度。"河长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并不是凭空而生,是有诸多的法律依据与制度保障的,这项制度的产生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促进水资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河长制"的出现使得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但是也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和制度内生困境。通过对"河长制"的概述,分析"河长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河长制"进一步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长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模式,解决因"河长制"制度而引发出的相应问题,从而更好地运用合理的长效管理模式来保障相应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就根据现今A地区中小河流的治理"河长制"情况为例进行有效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为A地区建立中小河流"河成制"的长效管理模式,为促进我国"河长制"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2月26日,湖南省河长办组织召开"一湖四水"河长制湖长制对口联系部门座谈会,通报2017年全省河长制工作情况,明确2018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重点和要求,进一步推动"一湖四水"河湖保护治理与水利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副巡视员杨光鑫出席会议并讲话,水资源处、水保处、建管处、农电局、洞工局等河长制湖长制对口联系部门(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相似文献   

7.
河长制的建立源于2007年的江苏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由于蓝藻爆发造成严重的供水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出台了河长制,无锡市的党政负责人成为64条河流的"河长",并将水环境的监测结果列入干部考核指标,河长制对无锡水环境的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纷纷效仿,河南省也在2017年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本文通过对河长制的概述,分析河长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河长制进一步改革的对策,希望对我国河长制的推行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河长制"所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长制"的构建对策,目的是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河长制"是治理流域污染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依法治水是中国特色流域综合管理的最终模式。通过分析"河长制"的优点和缺点,提出相关完善措施,依托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和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委员,在湘江流域推行"河长制"。通过加强《湘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保护和治理湘江,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完善"河长制"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建立依法治水的中国特色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实现水资源市场化,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水权交易机制,进而形成流域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科学保护和治理湘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兰州市城关区持续推进河长制落实,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阐述了兰州市城关区河长制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了现有工作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工作的思路,以期为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和深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舒兰市水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65条、总岸线长1233公里、总流域面积8762平方公里。自从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在交织辉映的河湖之间,数百名"河长"用铿锵有力的脚步换回了水更清、岸更绿的美好风光。推动河长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在舒兰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上下以‘高起点决策、高质量推动、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按照《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关于印发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泰水字[2017]6号)、《肥城市水利局关于印发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肥水字[2017]9号)安排和泰安市河道管理局"泰安市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专题调研提纲"要求,笔者对境内大汶河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模式和水生态修复做法开展了专题探究。1基本情况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的一级支流,主流发源于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是湖南省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开发建设的信息化协同办公系统,该系统的建设为湖南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中数据报送、监督举报、巡河记录等日常工作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在线办公解决方案,文章就实际应用提出几点展望及思考,对系统的下阶段建设与维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河长制"作为当前水环境治理中一种行政机制创新,为各地政府在水环境治理的问题上带来了新的希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文章以湖南省采用"河长制"进行水环境治理工作为例,分析其治理的过程以及取得的实际成效,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总结了泾川县实施河长制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提出具体的建议,认为全面建立河长制有力地促进了泾川县水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河长制这一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的创新型河湖管理制度在全国应运而生。2017年以来,长春市九台区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落实河长制工作取得了成效。上传下达平台建立到位为方便工作上传下达,九台区建立了微信、QQ等信息工作平台,并将17个乡(镇)、19个河长制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城市水环境质量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河长制的推行是地方政府转变职能的体现,有效地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构建起了全新的共治体系。本文笔者首先对"河长制"进行概述,接着提出"河长制"长效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具体途径,包括对水资源的保护,对水污染的防治,增强协调机制,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加强公开公示以及宣传引导等,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小河流的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河长制是"治水"新模式,随"河长制"试点工作不断推进,该管理理念也越来越成熟,在很多地区开始真正实践。全面推行"河长制",要从制度设计层面出发,给百姓更多、更固定的参与渠道,使其参与到河道治理过程中,从受损者和旁观者变成受益者、参与者、监督者,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河流上下游和湖泊左右岸,涵盖不同行政区域和行业。近年来,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治水"成为水利事业中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9.
实施"河长制"是新时期治水实践的重大举措,是政府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是符合水的自然规律的管理方式。要使"河长制"取得真正的成效,必须夯实全社会珍惜水、爱护水、保护水的水伦理意识。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三个层面的生态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安徽农垦华阳河农场印发《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成了农场、农业分场、管理区三级"河长制"体系,明确河流管理的组织形式、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以"河长制"来保证河流的长治久安。农场设总河长2名、副总河长1名、河长16名,均由农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对区域内156条河流、沟渠实行网格化管理,纵向以河道、低排、中排、高排沟渠为主线,横向以管理区、社区、农田、鱼塘等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