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业余休闲的主要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景观遗产受到了自然及人为的破坏,为了确保景观遗产能够长期的保存,必须进行风貌维护及风格修复。本文将简单分析景观遗产的风貌维护与风格修复问题,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遗产的景观价值是多范畴的,不仅围绕在历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等3个方面,而且还包括遗产自带更新再利用的经济价值,最终价值体现在建筑遗产与城市文脉以及城市景观空间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佳媛 《现代园艺》2014,(20):78-78
遗址公园是城市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它与其他类型的公园景观设计有很大不同。本文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三星堆遗址公园的保护与景观设计现状的研究,分析比较其景观的优劣势,从而为其今后景观的优化设计与发展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通扬运河唐闸段工业遗产景观为例,分析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景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具备的优势,并初步提出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合理路径,以期为刚刚起步的南通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为通扬运河其他段及其他地方的工业遗产地景观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钟毅 《现代园艺》2022,(1):136-139
在当下工业遗产景观成为一种主流审美的背景下,通过比较杨浦滨江与徐汇滨江对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不同态度和呈现方式,从活动类型和空间类型2个层面,分析公共空间中过度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对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佳 《花卉》2020,(12):117-118
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实践中,对于自然元素应用高度重视,以自然元素为基础的设计,能够提升整体景观的艺术效果。而水作为自然元素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自然生命之本,是万物生长的起源,将“水元素”融入到景观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成为了提升景观建筑设计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水元素”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设计价值展开分析,提出其原则,并对其具体应用设计内容进行总结,以推动景观建筑设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MAPGIS三维技术为研究平台,Quickbird亚米成像技术为数据来源,利用生态景观理论对呼市城区绿化景观规划进行整体研究,重点研究了其规划格局。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二环以内城市绿地总面积1240.49hm2,绿地总面积偏少(占11.46%);景观类型破碎度高,绿地斑块总数11795个,以小斑块为主,占斑块总数的89.28%;平均廊道密度较低(0.659km/km2);绿地景观类型齐全,但面积存在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呼和浩特市绿化景观布局及景观格局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花卉》2020,(6)
中国是一个地广物博、山川秀丽、历史悠久的国家,不同区域的土地上呈现出风格迥然不同的巨大差异。正是这些景观的差异体现了地域的特色,它们是区域的景观,也是民族的景观,更是中国的景观。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景观均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以阳原-蔚县盆地这一完整的自然地理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其各个历史时期的地域发展进行梳理,这对理清地域景观的历史发展路径及探讨地域景观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探索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景观优化设计。针对大运河扬州段水体景观、绿地空间及沿岸历史建筑现状问题,引入构建遗产廊道思路,提出绿色廊道构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点保护与利用等优化策略,从而发扬传承运河遗产文化,夯实生态基地,保护修复运河自然生态及沿岸历史建筑,让运河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0.
《花卉》2014,(9):30-30
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毗邻湘赣。此地崇山峻岭、气候温热、雨水充足、风景秀丽,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和园林绿化城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就座落在韶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河北省是长城资源大省,但只有小部分长城区段纳入到保护系统之内,生态景观环境损毁严重.因此,基于线性遗产视角,综合分析长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现状问题、景观体系及构成、特征等,并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案例,提出了河北长城文化公园建设中景观体系构建策略,以期为河北长城文化...  相似文献   

12.
模仿自然生境的垂直绿化设计,不但能体现自然美的特性,还能够减少后期养护。通过对重庆老城区自然植物墙体的调查,总结出适宜于垂直环境的不同景观效果、生长习性、适应性的植物种类,并对植物的复层结构与生长介质进行分析,分析出适宜的垂直绿化材料,为新式墙面绿化的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城市化和建设迅速发展,钢筋和混凝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将人们包围。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提供给儿童在城市中的玩耍空间越来越少,众多儿童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原因是他们长时间和自然远离。以自然教育为中心,通过对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调研分析,进行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构建研究,探讨融入自然教育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策略,分析儿童活动空间与景观元素及景观环境的关系,帮助自然对在儿童活动场所内的教育意义找到合适的表达路径。  相似文献   

14.
对于现代城市人来说,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他们能亲近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是其接触较多的绿植环境,中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方式大多是以居住小区为主。因此,小区景观的舒适程度与居住区景观环境密切相关。本文秉承自然生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对居住区景观进行研究,贯彻美观、生态、自然的设计原则,重点强调以水为景观环境设计的理念,希望能将居住区环境变得越发健康与美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对净慈寺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净慈寺植物景观总体优良,植物种类丰富,立面层次结构合理,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关系协调,是东南佛国寺庙植物景观的优良代表。  相似文献   

16.
中学校园景观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提倡劳动课的发展的背景下,自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营造的校园环境,是劳动教育最好的载体。在阐述自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校园景观营造的现状。并以西安市西电中学校园为例,解析了将自然教育理念融入中学校园景观微更新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以期为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仿生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仿生学与设计学的基础上建立的。随着仿生学与设计学的不断发展,也随着对农业景观要求不断的提升,人们对农业景观雕塑的审美与应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仿生设计雕塑在农业景观中的应用,可以使农业景观更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可以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与应用需求,可增加农业景观的趣味性、装饰性、互动性、文化特征、可辨识度等。阐述了仿生设计、景观雕塑、农业景观的概念,详细分析了仿生设计雕塑在农业景观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自然植物景观对构建现代有机形式景观的启示,解决有机景观建筑中植物的构建结构及构建方法,本文分析了国外典型的自然有机景观设计,按照不同功能形态的景观分成3个主要类型,按照其不同类型,分析其构建结构、方法和植物的选择与维护等方面,为构建现代有机形式景观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徐志勤 《现代园艺》2015,(6):98-100
沙县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稍偏西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位于南平和三明市之间,距省会福州市约200km,距三明市和南平市分别为20km、60km。沙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部地区以夏长冬短,温热湿润为特色。本工程位于沙县西大桥至大洲桥之间,李纲西路南侧,虬江西路北侧,沿沙溪河两岸景观改造工程,总面积大约25.85万m2,由于红线面积从市政道路中心线开始,并且包含了现有的一些民居,因此实际总景观面积大约:193000 m2。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在日常教育中与自然的接触有限,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亟需对其进行自然认知教育.小学校园作为小学生最常活动的区域,是进行自然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以天津市河西区梅苑小学为例,探索了自然教育理念在小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形式,通过在校园景观中融入自然感官体验、科学知识互动、种植劳动实践等内容,将梅苑小学校园景观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