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哈茨木霉T.harzianum对松落针病不同病原菌平板对峙培养及两种木霉粗提液对松落针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研究表明:72 h时,哈茨木霉对针叶树散斑壳的抑制率为42.86%,对光亮散斑壳的抑制率为48.44%,绿色木霉对小环绵盘菌的抑制率为33.33%;两种木霉粗提液混合培养基法的试验效果均好于平板涂抹法;两种木霉粗提液对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的为绿色木霉的混合培养基法,对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rn conigenum、光亮散斑壳L.nitens、小环绵盘菌Cyclaneusula minus的抑菌率分别为64.3%,55.42%,61.44%。  相似文献   

2.
两种木霉菌对松枯枝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木霉菌对植物病原菌具有防治作用的理论,选取绿色木霉菌和哈茨木霉作为试验对象,采用两种木霉菌与松枯枝病病原菌对峙培养和混合培养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以期对松枯枝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树叶枯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分布广泛,是杨树主要病害之一。目前针对杨树叶枯病主要是化学防治为主,大量使用杀菌剂污染环境,同时促使该地区抗性种群的形成。木霉菌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已作为生物制剂应用于一些树种的病害防治。文章以生防菌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试材,研究2种木霉菌株对杨树叶枯病病原菌株生长的拮抗作用,及其对杨树叶枯病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期为利用木霉菌有效防治杨树叶枯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接提取法和分步提取法对哈茨木霉T28发酵液进行萃取,获得6种提取物;将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并对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步提取法和乙酸乙酯为萃取液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萌发、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67.06%,71.71%和76.25%;采用直接提取法获得的提取物抑制效果次之.2种方法的提取物中分别含有10个和15个组分,其中相同组分为2,5-二叔丁基酚、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十八碳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单(2-二乙基己基)酯,这些组分可能为对致病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峙培养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对引进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e)菌株T43及其抑菌活性物质对松树烂皮病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从菌株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松树烂皮病菌的3种保护酶(SOD、CAT和POD)活力影响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峙培养48 h后,菌株T43对松烂皮病菌相对抑制效果为1.00,72 h后菌株T43与病原菌形成明显的拮抗线,并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菌株T43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株的室内生长抑制率为60.50%.菌株T43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的3种保护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木霉菌和毛壳菌对板栗疫病的抗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88菌株、深绿木霉T.atrovorideT95菌株和螺旋毛壳Chaetomium spiraleND35菌株与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LY菌株的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营养和空间有强烈的竞争作用,表现在可使病原菌菌丝消解,对病菌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毛壳菌生长速度较慢,但可形成抑菌带,使病菌不扩展。室内水培枝条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拮抗菌的拮抗效果好,而且先接种拮抗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比拮抗菌和病原菌同时接种的处理效果还好,毛壳菌没有木霉菌的作用明显。接种枝条的木霉菌、毛壳菌和病原菌的再分离结果表明,T95和ND35的定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深入的探讨哈茨木霉菌株T28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致病疫霉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机制,采用不同浓度的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进行抑菌试验以及对其体内几种生理代谢酶活性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萌发、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稀释浓度为10倍和100倍时抑制效果较好,均与浓缩液无显著性差异.经提取物处理后致病疫霉菌体48 h,与对照相比其保护酶(SOD、CAT、POD、GSH-Px)活性分别下降89.06%,86.96%,97.47%和97.63%,糖代谢酶(HK、PK、LDH)和TCA有氧分解代谢酶(SDH、MDH)分别下降93%,89.56%,88.5%,97.66%和97.43%,能量代谢酶(ATP)活性下降了98.5%和98.67%,MDA含量上升60.98%.研究表明哈茨木霉菌株T28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降低致病疫霉菌体的代谢酶活性,提高菌体MDA含量.提取物处理后致病疫霉菌体遭受损坏,其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能量代谢等生理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这可能是哈茨木霉菌株T28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致病疫霉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对杨树树皮溃疡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高克祥  刘晓光 《林业科学》2001,37(5):82-86,T002
应用哈茨木霉(Trichodema harziaunm)T88菌株和深绿木霉(T.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0.30%。两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质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并具有热稳定性。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木霉菌的菌丝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并在其上产生钩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或使病原菌的菌丝细胞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  相似文献   

9.
喜树叶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喜树叶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茼(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杆茼(Bacillus subtilis)、八叠球菌(Sarcina ventricul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木霉(Trichoderma virid)和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喜树叶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喜树叶乙醇提取物对3种霉菌都有抑茼效果,水提物对霉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健康的樟子松针叶上分离得到25种真菌,从中选出具有生防潜能的11种用于控制樟子松赤枯病的病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拮抗真菌与病原菌的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血红毛壳Chaetomium cruentum和印度毛壳C.indicum能有效抑制该病原菌,其中长枝木霉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为72.81%,后2种的抑制率分别为49.16%和42.36%。  相似文献   

11.
对绿色木霉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生测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棒盘孢、茄链格孢、出芽短梗霉、灰葡萄孢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以上不同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6.6%、86.5%、94.8%、91.4%、86.3%,抑菌活性成分在80℃以下较为稳定,pH值在6-7之间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香菇杂菌绿色木霉室内抑制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控制绿色木霉等杂菌的有效途径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多种药用植物水煎剂 ,对香菇栽培中重要污染菌绿色木霉进行了室内抑制试验。绿色木霉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很敏感 ,在 0 5mg L的低浓度下仍能被抑制 ,而在该浓度下 ,多菌灵对香菇菌丝生长影响较小。在被试验的 2 0余种药用植物中 ,有 6种药用植物对绿色木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以黄檗水煎剂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的目的是寻找松枝枯病在大连市经常发生的原因,选择松树枝枯病Cenangium ferruginosum不同发病程度的三块林分:无病林,轻病林和重病林,分别测定其中不同年龄枝的相对含水量,并通过对松树枝枯病枯死枝条上子实体着生部位调查证明,在黑松的生长季节,相对含水量低的林分和相对含水量低的3龄枝上枝枯病发病率高,从林分,树体和枝条的相对含水量测定,都证明水亏缺是诱导松枝枯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反应器内环境参数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这些周期性的环境刺激对于固态培养的绿色木霉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反应器中,在空气压力脉动的带动下,反应器内的温度和空气湿度也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周期性变化,变化的周期和空气压力脉动的周期相同,变化的幅度随着压力脉动的幅度增大而增加 ;在外界周期刺激的条件下,试验表明最佳发酵条件最适压力脉动条件为低压0.05MPa,高压0.15MPa, 原料含水量60%. 纤维素酶的酶活力达1600IU/g,压力脉动反应器CMCase酶活比浅盘发酵罐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15.
CMC系列防霉剂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以下简称CMC系列)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木材防腐剂,通过抑菌试验将其用于竹材防霉,结果表明:(1)CCC和CZC两种抑菌剂对于青霉、黑曲霉和木霉的抑制效果都明显高于H3BO3,且这两种抑菌剂对霉菌的抑制持续性都比较好.(2)浓度为1.8%的CCC和CZC对青霉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浓度为1.0%的CCC和1.8%的CZC对黑曲霉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浓度为2.2%的CCC和0.6%的CZC对木霉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热区木霉的分离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西双版纳热区枯枝落叶上的木霉进行分离,共获得19株木霉(Trichoderma spp.)。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9株木霉的发酵液对3种病原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Botrytiscinerea Pers.,Colletotrichum sp.)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SWFC1291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超过了80%;SWFC1511对Botrytiscinerea Pers.的抑菌率达90%。19株木霉中,SWFC2470对红酵母(Rhodotorulasp.)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达到了2.65cm;SWFC2397,SWFC2470,SWFC3499和SWFC3568这4株菌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制作用明显,其中SWFC3568的抑菌圈达到了1.60 cm。SWFC1925和SWFC2470两个菌株对红酵母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抑菌活性,其中SWFC2470菌株对两种菌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7.
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是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本实验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对尖镰孢菌香荚兰专化型进行实验室的拮抗作用测定,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霉对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的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78.57%,枯草芽孢杆菌对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的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可达78.12%,而荧光假单孢菌Ph002对该菌抑制效果则很弱,最高才有39.13%。总之,三种生防菌的抑制效果是: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