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 为了在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推广应用社区林业参与式方法,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社区农民需求的关系,2000年四川省林业厅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中开展了社区林业参与式方法应用试点。该项目选择了筠连县双藤镇云峰村作为试点之一,并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划中运用了参与式的规划方法,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自然地理情况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西南角,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双藤镇云峰村,距县城约25 km,距镇所在地约9 km,属低山槽坝地形,土地以沙岩发育…  相似文献   

2.
《世界竹藤通讯》2003,1(4):48-48
目前 ,国际粮农组织 (FAO)召集了 16个国家的专家就世界棕榈藤产业的未来展开讨论 ,认为为保证藤的可持续供应 ,必须加强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1.资源。强调各区域内各国加强更多的协作与组织 ,加强藤资源的就地与异地保存 ;加强藤资源的评估方法研究 ,包括藤物种的生长 ,生产 ,基础生物学与分类学研究 ;提高藤在腿化地的种植与管理技术水平 ,大范围推广藤种植技术。2 .产品生产。加强商业物种的材性研究 ,以及未开发物种的潜力的研究 ;提高藤采伐技术 ,减少采伐损失 ,建立此产品质量等级。3.政策与机制支持。针对藤产业的保护 ,管理与加工等…  相似文献   

3.
棕榈藤是热带亚热带天然林的重要层间植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热带亚热带天然林的大面积破坏和棕榈藤的过度采收不仅使棕榈藤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而且导致天然棕榈藤资源总量急剧减少,为了促进热带亚热带天然林和棕榈藤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证制藤工业资源的持续发展,总结了棕榈藤造林所用的各种种植材料-果实,种子,根薛苗,压条苗,野生实生苗,播种苗和组培育和应用特点,对棕榈藤栽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冯家平  羊金殿 《热带林业》2006,34(4):38-39,37
近年来,海南野生藤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优良棕榈藤种日益濒危。为了保护和发展海南优良棕榈藤资源,海南省林科所于2002~2006年期间对适于海南种植的三种优良棕榈藤—黄藤、白藤、厘藤的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先后培育出50万株优良藤苗。现详细介绍这三种优良棕榈藤的采种、育苗及苗圃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孟加拉东北部藤家具企业的状况,趋势、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本研究重点关注了所研究区域内藤的采购和管理以及藤在家庭手工业和当地社区收入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原材料的缺乏与供应不足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成熟度,规格材和精加工的低质量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另外.缺乏推销、技术落后和研究不足也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潜力。要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近年国内外藤类植物的生产及科研动态,结合海南藤类资源的优势,提出海南发展藤类种植业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洪深 《热带林业》2007,35(2):48-51
从2000年开始,保亭县利用天然次生林资源,以形成棕榈藤区域经济为目标,大力发展棕榈藤的种植产业。随着人工种植棕榈藤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棕榈藤栽培、抚育管理、采收等成熟技术及适地适树原则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保亭县人工种植棕榈藤生长情况调查,旨在掌握和了解保亭县这几年人工种植棕榈藤的生长和管理情况,为今后保亭县棕榈藤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黔西南州小花清风藤资源分布及利用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Poxb.)是传统的林药资源,本调查在基本查清小花清风藤在黔西南资源分布及适生环境,资源储量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开发建议,为实现资源保护与医药开发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方法(PRA)对四川白羊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11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发现非木材林产品采集是周边社区群众利用保护区资源的主要形式,且依赖程度较高。村民的采集活动给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计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能的,还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吸引他们参与保护区的资源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杜志瑚  王家驹  林道丁 《热带林业》2010,38(2):35-37,34
以海南棕榈藤现状调查数字为基础,结合海南棕榈藤资源实际情况和国内外棕榈藤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充分分析海南棕榈藤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潜力,为今后海南棕榈藤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林业与社会》2005,13(3):28-28
1997年,泰国宪法赋予社区参与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和开发的权利,然而,有关资源管理的立法体系并没有到位。10多年以来,作为资源管理立法基础的“社区林业法”草案中的内容仍然在争论之中。全国共有1000多个社区管理着社区森林,数千个社区参与森林的保护。在“社区林业法”草案中,应该承认社区对附近森林的采伐权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1.居住和依赖湿地资源的社区情况。  相似文献   

12.
对孟加拉东北部藤家具企业的状况,趋势、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本研究重点关注了所研究区域内藤的采购和管理以及藤在家庭手工业和当地社区收入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原材料的缺乏与供应不足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成熟度,规格材和精加工的低质量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藤制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和全球贸易额不断上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藤原材料进口国,每年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原材料5万~6万t。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藤制品出口国,2004年5种主要藤产品出口额达到1.39亿美元。随着国内资源的短缺,中国藤产业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为了保障中国藤产业的健康发展,文中提出了3点政策性建议:(1)加强国内藤资源培育;(2)建立稳定的国外原材料市场,在国外建立原材料基地;(3)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山区社区水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山区社区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修建参与式的水资源利用的基础设施及建立参与式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有效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改善了山区社区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资源有价,有偿使用,有偿服务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世界棕榈藤引种驯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非木材产品,用途广泛,可编织、食用、作家具,特别是藤家具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但藤工业所需的原材料正面临着短缺的危险。至今藤家具工业的用藤主要来自于天然棕榈藤资源,由于过度采收和热带森林的破坏,天然棕榈藤资源日益锐减,使棕榈藤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侵蚀并威胁到棕榈藤家具工业。文中提出棕榈藤引种驯化对天然棕榈藤资源的保护和藤家具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分别介绍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中国等主要产藤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的棕榈藤引种驯化历史,最后阐述了棕榈藤引种驯化在保护棕榈藤资源和发展棕榈藤家具工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藤在尼日利亚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人们提供生活、生产资料,而且以藤的采伐及加工,发展起藤业,为人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增加了国家的税收。 正当藤的商业日益增加时,藤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过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威胁着藤业的发展。有关藤的用途、资源状况、人工栽培、加工等科学研究及其市场贸易信息,又被科研、信息单位  相似文献   

17.
《热带林业》2004,32(2):1-1
棕榈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热带地区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非木材林产品,能在森林中良好生长而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结构。目前,我国棕榈藤资源短缺,世界藤具市场不断扩大,棕  相似文献   

18.
棕榈藤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棕榈藤(rattan)是棕榈科(Palmae Juss.)藤本植物,属棕榈科省藤亚科(Calamoideae)省藤族(Calameae)植物,包括13属6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棕榈藤是热带森林宝库中的多用途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林产品,其中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Hance)Seccari)和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 Wei)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2个重要藤种。  相似文献   

19.
摘要:2017~2022年,项目组在湖北五峰后河、谷城南河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本底资源调查时,发现夹竹桃科黑鳗藤属的假木藤和秦岭藤属的青龙藤在湖北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杨 《林业与社会》2005,13(1):27-34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大多是贫困社区,目前来自当地社区的资源利用压力已成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主要障碍。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必须以对周边社区的扶贫为基础,通过资金支持下的社区参与共管共利,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的控制方转换为组织,将原本对立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当地社区群众转化为保护目标的维护。在一些案例点已初步实现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些共管的模式化成果。本在分析了目前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质量问题基础上,认为推行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共管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首选途径,并系统阐明了当地社区参与组成共管体系的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一些模式化成果。最后,指出在实施社区参与共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