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茶之魂     
一九七五年由四川省农牧厅介绍,我曾在雅安蒙山茶场学习制作名茶。当时正值春茶萌发季节,也是该茶场制作名茶的时候,场里正在生产“甘露”“石花”“黄芽”。这些茶正是闻名天下的名茶,也是历史上的贡茶。我不但能目睹它的生产过程,而且还能亲自操作,制出“甘露”这样的茶,实在是三生有幸了。 蒙山海拔1500多公尺,整天云雾缭绕,站在茶场门口,上不见山顶,下不见山脚,一片迷迷茫茫,乳白的雾气像海水翻来滚去缠绕着山腰,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的波涛之中,房屋庭院也飘忽在滚动着的雾气里,有如天上的琼楼玉宇,人也似…  相似文献   

2.
大悟悟峰名茶加工全程机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程机械化加工名茶和手工加工名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掌握好机制茶的投叶量、温度、时间等技术,在品质上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别,而机械花比手工制茶工效提高7倍以上,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野茶拾絮     
野茶拾絮聂志刚雀舌茶当正宗名茶在春风中绽开第一片叶子的时候,你也醒了。山野之外,山石荦确,青松绿槐,古冢衰草。然而你没有攀比膏腴的茶园,没有自卑,没有迟起,照时令的鼓点,吐出了新绿。你的嫩芽,象雀舌雀嘴,因而有了你的正名,人们往往赞美名茶,却很少注意...  相似文献   

4.
73岁的舒玉杰先生从北京惠赠新著《中国茶文化古今大观》,全书64万字,以通俗生动、夹叙夹议的文笔把古今茶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名茶、名水、名茶具写得亲切并有新意。舒老曾任国家计算机总局科研办主任,电子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兼代社长。一位长期从事理工专业的人写茶的本身,愈显茶对人的魅力。现在茶书很多,为什么写和给什么人看,各书之间差异很大。舒老的书是给爱茶又不甚认识茶的读者层看的。这些读者古文底子不厚,一遇陌生的字或典故往往就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心。舒老心里装着读者,因此除了正文,阐解之外,每节都有迄今我所见到的…  相似文献   

5.
一、序言眼下,我的手边放着在中国旅行时买的名茶“碧螺春”,这是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上海市茶叶分公司的产品,可它正式的名字是“洞庭碧螺春”,出产于江苏省苏州地区吴县的太湖周围,在清朝的崇德五年(一六四○年)曾经作过贡茶的。另外现在还有一种叫作“蒙顶黄芽”的名茶,这就是用唐代的一种名茶“蒙顶”之名出现的。这些虽都称作茶,可是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其中的品种是各式各样的。中国目前也有六大茶之说,把茶分为绿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红茶,上述的两种茶都是绿茶。  相似文献   

6.
茶与舞──舞蹈“月夜茶香”创作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生活在“茶圣”陆羽创作“茶经”的地方──湖州,被人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当京腔京味的“北京大碗茶”在全国流行时,江南特有的名茶和有着浓郁吴越特色的民间茶风茶俗已魂牵梦萦、撞击着我的心头,产生了舞蹈创作的冲动。艺术创作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传达活动,湖州北临浩瀚的太湖,南有天目山脉,平原河湖密布,山间重岭叠翠,溪水环绕,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此地早在唐代就是产茶胜地。几千年来,茶的作用不仅仅是饮料,已渗透至生活各个方面,茶已是这个地区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清晨第一件事是沏一杯清茶,名茶是馈赠亲朋…  相似文献   

7.
古华容 《农业考古》2002,(2):312-312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名茶贡品。解放后有十大名茶之说: 一、碧螺春 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绿茶,是我国绿茶中的佼佼者,素被奉为上乘佳品,也是世界绿茶珍品,难怪一位西方诗人动情地说:“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中国江南明媚的春色。”……  相似文献   

8.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漫 《农业考古》1994,(4):227-228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杭州农校周漫西湖龙井,为中国传统历史名茶,始于宋,兴于元明,至近代为更盛。它是中国茶叶商品化程度最高、产量最多的名茶,也是海内外最富盛誉的名茶,被国家列为招待国宾的礼茶。如此倍受民众喜爱的名茶是如何精制而成的呢?关键何在?...  相似文献   

9.
毛尖茶属高级特种绿茶,精巧的制作工艺和精细的鲜叶原料,使其比一般绿茶形美质优,香浓味醇。毛尖茶在我市采制历史悠久,近年来又积极恢复制作传统名茶和开发新名茶,使毛尖茶的品质及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现将毛尖茶的采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蔡泉宝 《农业考古》2003,(2):315-316
浙北湖州市所属的长兴县、安吉县和德清县 ,近二十年来所产销的紫笋茶 ,安吉白茶和莫干黄 (剑 )芽 (以下简称“三色”茶 ) ,不仅已经成了当今中国名茶市场的亮丽风景线 ;而且 ,能够品尝到这种茶 ,意味着品尝者的身份 ,品位和礼迂 ;并且开始走向国外 ,赢得了广大饮茶爱好者的喜爱和赞扬。一、“三色”茶的由来以紫色、白色和黄色三种颜色命名的名茶 ,在我国名优茶茶目中并不罕见 ,而在一个市属的三个县各有一种颜色打造名茶品牌的却还少有。紫笋茶产在长兴县。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中的“紫者上”、“笋者上”这两句中的“紫笋”两字而定…  相似文献   

11.
寇丹 《农业考古》2006,(5):74-75
作为一个常常说到茶字的人,往往会被问及:“你认为什么茶最好呀?”“你爱喝什么茶呀?”我往往回答:“草帽茶”。看着对方一脸惊愕或狐疑,我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一位老汉的家。主人见客不速而至连忙让坐倒茶。可是一看,茶罐里空空如也,又来不及去镇街上买,情急中,抬头看见房柱上挂着一顶草帽,就摘下来用剪刀剪下一块,揉碎了沏了一壶,说声‘请用茶’恭敬地捧给了客人,这就是草帽茶。”听者以为我在玩笑,其实并非如此。编草帽的草不是茶,没有茶味;此草也不会是毒草,但可以入口,其味是茶外之茶。中国各民族不约而同都遵…  相似文献   

12.
罗庆芳 《农业考古》2007,(5):184-185
我没有听过陈椽教授讲课,甚至没有见过他的面,但是我一直是这样在朋友、同事们之间尊称陈椽老师的。由陈椽老师撰写的有关茶文化的20多本书,我几乎都有,而且大都认真地翻看过,并从中受过教育,受过启发,以至于走上了钻研茶文化的道路。在1985年至1995年的十年间,我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在上百个茶场和茶厂度过,我采写过贵州茶、茶场、茶企业和系列报道,以后,在全国各地召开的会议上,一有空就不由自主地到当地名茶基地采风和搜集有关茶的的资料,对于茶的爱好,如果没有陈椽老师撰写的茶书引路,还有庄晚芳老师的引路,很难想象我会对茶产生如此浓厚的…  相似文献   

13.
安溪茶俗     
常言道 ,“千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中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的影响 ,形成了各异万千的民风、民俗。安溪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产茶历史的古老茶乡 ,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 ,中国名茶 (乌龙茶 )之乡 ,通过长期的生活积累 ,演变发展 ,口传心授 ,世代相袭 ,自然积淀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茶俗。茶 ,渗透到安溪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 ,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礼俗和日常的交际之中。迎宾送客以茶相待 ,是安溪世代相承的传统礼俗。“安溪人真好客 ,入门就泡茶” ,说的是只要你到安溪来作客 ,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发展对涉"茶"词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语中不仅有一些表"茶"义的词语,也有一批与茶文化相关的词语。在表"茶"义的单音词中,"荼(茶)"由于是主称词语,在与表别称的"骮"、""及表泛称的"茗"、""的竞争中轻松取胜,成为最重要的表"茶"义单音词。"荼"与"茶"是文字关系,即古今字关系,陆羽《茶经》中将表"茶"义的"荼"省笔为"茶",使"茶"字在表"茶"义上功能相对单一,职责更加集中,其使用频率相较于"荼"字很快便占据压倒优势,成为古今表"茶"义的最主要文字形式。  相似文献   

15.
茶妹     
案头上,一杯绿茶,为我泡开浓浓的思念。这绿茶,是茶妹从山里寄来的,每年,她总要给我寄一包新摘的谷雨茶。茶妹是我当年房东的女儿。那年,我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来到武夷山脉中段的五府山。当时我们来不及盖房子,数百名上山干部都分散住在农民家中。房东的女儿茶妹,当时17岁,娉娉婷婷,梳一根长辫子,眼睛透着灵气。我把行李挑到她家,她父亲忙着在厅堂里为我搁铺,她在靠床的土墙上为我糊上报纸。自此,我成了她们的家里人。茶妹是摘茶能手,会双手摘茶,一天能摘上百斤茶青。那时山里还没有茶厂,全靠手工制茶。夜里,灶房里燃…  相似文献   

16.
平生最爱茶     
我平生无其他嗜好,惟痴茶。茶是得天地山水之浸孕的瑞草,是天人合一的精灵。焚一柱香,沏一壶茶,捧一卷书是我家居生活追求的极致,它使我健康,给了我一份好心情。  相似文献   

17.
云南宝洪茶为云南历史上仅存的几种名茶之一,是产于昆明市宜良县宝洪寺及周边山上的茶,属中小叶种,鲜叶叶片柔软有花香;传统加工为长、扁炒青绿茶,成品茶形美味鲜,更以高香见长.历史上名寺名茶交相辉映,解放以后寺渐败落,茶几度振兴.  相似文献   

18.
人生如茶     
由于偶然的机会 ,我应聘到金海岸茶艺馆 ,当上了一名茶艺员。通过对茶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我渐渐地从心里爱上了这门职业 ,是茶深深地吸引了我 ,是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感染了我 ,从开始肤浅的认识 ,到现在能够准确地鉴别各种茶叶 ,以及掌握好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巧。对茶艺的了解 ,对茶道的感悟等等都让我豁然开朗 ,让我寻找到了另一片广阔的天空 ,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茶是一种带有灵性的植物 ,如果您用心去感受它的话 ,你会觉得与它是相通的 ,它也好比是神话中的仙子 ,一尘不染 ,纯洁无暇 ,它的那种纯洁也正是在现代复杂的社会里人们…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想学做茶叶生意,走出一条致富路,但我对茶叶知识了解甚少,请介绍一下识别真假茶叶的有关知识。王南华同志:假茶是利用茶树以外的其他植物芽叶为原料,制成外形类似于干茶的茶叶,或在假茶中掺入真茶,并冒充茶叶销售的。假茶叶中常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饮用假茶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消费者应引起注意,以防上当受骗。真假茶无论在外表形态上或内在品质成分上都是有差别的,只要把握住茶叶固有的特征仔细观察分析,假茶是能辨认的。现将鉴别真假茶叶的方法介绍给你,供参考。一、干看干看主要察看干茶色泽和嗅闻干茶…  相似文献   

20.
清代皇室茶事福建省东山县林亚顺历代老人好饮茶已成习俗,而清代大多数皇帝及宫廷内,茶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饮茶讲究品种、方法、时间以及茶具之精良,也是民间望尘莫及的。茶饕老手品茶行家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到过不少名茶产地,品尝了各种名茶。他在杭州饮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