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稻曲球浸提的稻曲菌素液对不同抗性水平水稻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稻曲菌素与水稻品种抗稻曲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曲菌素对水稻种子的萌发、胚根及胚芽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对胚根数的抑制作用较强:同时,稻曲菌素处理种子,可抑制抗病品种的种子萌发,但能促进感病品种的种子萌发.这说明稻曲菌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抑制水平与品种抗性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茶树催发素对春茶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茶树催发素在浙江杭州,余杭,建德,安吉,湖南祁阳,湖北宜昌等地对46个茶树云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证明茶树催发素对提早春茶开采作用显著。一般能提早春茶采5-7d,发芽密度提高27.5%-52.4%,新梢速度快19.4%-39.4%,1芽1叶梢长增加11.9%-47.1%,明前茶鲜叶增产114.6%,春茶鲜叶增产12%-15%。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南水8号”种子产量,以雌性系黄瓜“NW-6”、自交系“NY-m”为材料,授粉后观察花粉萌发以探究“南水8号”种子产量低的原因。以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产量、百粒重、发芽率、发芽势5个方面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对提高种子产量具有显著作用的激素。结果表明,“NW-6”与“NY-m”杂交后表现出类似远缘杂交障碍的现象;油菜素内酯对提高制种产量有显著作用,用浓度为0.080 mg/L的BR处理得到的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产量最高,单瓜种子数可达91.27粒,单瓜产量达2.60 g,百粒重为2.93 g,综合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4.
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麦18、郑单958为材料,采用水培法,探讨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浸种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玉米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且以浓度0.015mg/L的处理效果最好;高浓度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减弱,并呈现抑制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品种巡天969为试验材料,经1mg/L、3mg/L、5mg/L、7mg/L的激动素(KT)和清水对照浸种12h,在温度为25℃、湿度为85%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研究不同浓度激动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mg/L处理下,玉米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高,而7mg/L处理均最低;随着KT浓度的增加,对玉米地上部的生长抑制作用越强,玉米的株高、第2叶长和第2叶宽均呈下降的趋势,7mg/L处理最小;玉米根长、须根数、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呈降低的趋势,而根冠比先升高后下降,3mg/L激动素处理的根冠比最高为0.89;3mg/L处理的叶片SPAD值最大。综上所述,3mg/L KT处理是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6.
马永贵  刘玉萍  苏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50-5251
对不同处理下鹅绒委陵菜种子萌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鹅绒委陵菜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较低;而经后熟、赤霉素(GA)、低温和Na2CO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黄芪的人工栽培,采用0.05、0.10、0.50和1.00 mmol·L-1水杨酸溶液和0.01%、0.05%、0.10%、0.50%的油菜素内酯溶液处理黄芪种子,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50mmol·L-1水杨酸和0.05%油菜素内酯浸种能最大程度提高黄芪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能够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和出苗整齐。  相似文献   

8.
以球果堇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及柱头提取物的液体培养基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并对20℃、4℃、-20℃三种条件下贮藏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蔗糖、15 mg/L硼酸的液体培养基,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89.53%。柱头提取物对球果堇菜花粉萌发影响不大。球果堇菜花粉的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4℃下贮藏的花粉生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白芨(Bletilla striata)种子共生萌发的过程与机制、种子的采集与保存、种子的消毒与预处理、非共生萌发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及组培苗移栽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并对白芨种子萌发研究及白芨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类萌发素蛋白(Germin-like proteins,GLPs)是一类重要的胁迫响应蛋白,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类与萌发素(Gemin)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的、位于胞外基质的可溶性糖蛋白,几乎在所有的植物中都发现该类蛋白质的存在。本文从植物GLPs的结构、生长发育及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对植物GLP进行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植物类萌发素蛋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行道树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合肥市环城高速范围内道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合肥市行道树有22种,隶属16科20属,以香樟、广玉兰、悬铃木、国槐、女贞为主。2)合肥市树高在11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99株,只占行道树总数的8.7%,大部分树种的树高都在11m以下,特别是香樟和广玉兰树m高都在11m以下。3)合肥市胸径在31c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51株,只占到合肥市行道树总数的8.7%,其中以悬铃木为主,计9484株,占胸径31cm以上行道树的86.6%。4)合肥市常绿行道树共计78717株.落叶行道树共计47318株。常绿与落叶行王酋树的比例为5:3.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油水两相流流型及流型转化的研究状况,介绍了在垂直管、倾斜管及水平管中的流型和倾角对流型存在范围的影响,对于不同倾角管中油水两相流流型进行了对比。由于倾角和重力的作用,倾斜管中的流型有很大差别,油水两相流大体上可分为分散流和分层流两大类流型。分析了分散流型和分层流型转化的影响因素、转换准则及倾角对转换准则的影响,并对几种转化准则进行了对比。这些转化准则大多针对水平管或垂直管,而对于倾斜管的转换准则,在理论和试验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油水两相流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麻花头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植物蜕皮甾体类为主,另外也有类黄酮、倍半萜等其他类型的化合物.该属植物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表现在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方面.作者综述近50年来国内外对于麻花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植物蜕皮甾体类成分的结构进行总结,另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推动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沈萍  文绍牧 《油气储运》2000,19(4):54-57
介绍了大天池输气工程讲治一渡舟管道的概况,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运用,干燥施工和生产管理,详细分析了管道投运初期硫化铁粉尘的产生,持续生成,发生运移的原因及其后果,指出于气输送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减少管内粉尘的产生及运移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德国有机农业中现代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章陵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160-162,169
德国有机农业完全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等,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措施,提高土壤长效肥力;以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有别于传统农业,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植物化感技术.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减轻病虫为害,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6.
豫南茶园春季树栖真菌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南茶园春季树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经分离共得到真菌15属21种。研究表明,豫南茶园春季树栖真菌主要由兼性寄生菌和腐生菌构成,其中,大多数为半知菌,占85.7%,少数为子囊菌,占14.3%;茶树不同的器官栖居有不同的真菌种类;茶树品种和茶园生态环境对春季茶园树栖真菌群落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绵羊多胎品种中的小尾寒羊和湖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绵羊品种,也是我国独特的绵羊遗传育种资源.国外主要有Brooroola羊、冰岛羊、爪洼羊、剑桥羊等多胎品种.目前,遗传育种研究者大多通过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的方法寻找影响绵羊多胎的主效基因,现就绵羊多胎基因的BMPR-IB,BMP15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广西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桉树(eucalyptus)3种人工林分布情况,按其在各县市的分布权重选取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典型样地,样地面积20m*50m,采用网格法采集表层土壤(0cm-10cm),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各林龄阶段土壤可培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幼龄、中龄、过熟龄阶段微生物数量大小顺序为:杉木>桉树>马尾松,杉木幼龄、马尾松、桉树近熟林微生物数量在各自的林型中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在杉木幼龄林、马尾松中龄林、桉树过熟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在杉木过熟林、马尾松和桉树幼龄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磷(Pmic)在杉木成熟林、马尾松幼龄林、桉树近熟林最大,杉木Cmic、Nmic、Pmic随着林龄的递增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马尾松和桉树微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Nmic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具有显著的(P<0.05)分形关系,其余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均不存在分形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石河子垦区农耕区鼠种组成及危害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2007年8月,采用夹日法在新疆石河子垦区对农耕区鼠类种类组成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垦区共有鼠类11种,其中农田优势鼠种为小家鼠(Mus musculus)和小林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荒漠-棉田过渡带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 )、三趾跳鼠(Dispus sagitta)为优势种群,荒漠梭梭林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为优势种群.夏季小林姬鼠、灰仓鼠雄性成体的睾丸下降率最高,分别为66.7;、77.8;; 雌性小家鼠的胎仔数和怀孕率最高,分别为8.9仔/胎、77.8;.根据捕获率和作物(林木)受害率指标,棉田、鲜食葡萄园、葡萄-瓜类间作地的鼠类危害为轻度,酒葡萄园、蟠桃园、苗圃、苜蓿地、苹果园、玉米地鼠类危害为中度,沙地梭梭林中鼠类危害为重度.加强田间管理措施,提高生态灭鼠效果是农耕区鼠害防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植物水孔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膜和液泡膜上存在水孔蛋白,它们在水分长途运输、渗透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植物组织中水孔蛋白的分布与其生理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编码水孔蛋白的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存在多种调控机理,继续对植物水孔蛋白的生理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