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研究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及竞技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竞技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上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将学校作为传承体育文化的主阵地之一,高度重视和大力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创新,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使学校体育文化真正得到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体育人文价值出现主体性迷失的现象,也面临着内外两重困境,如何科学构建体育人文价 值体系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试图从普世价值和基础价值两方面阐述体育人文价值的文化 本质,并从帝国沙文主义、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断裂、体制性障碍和体育资源供需矛盾三方面探讨它所面临 的困境,最后从传承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学习融会贯通西方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创新三个角度论述了构建 中国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对体育人文价值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反映在为体育人文价值提供了社会语境,从而提高社会对这一价值的广泛认同,进而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然而,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人文价值之间存在追求目标、判断标准及利益诉求上的差异。而二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旨在通过对人们体育权利的尊重,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宾夕法尼亚州和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广泛,重视个体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各级学校体育课程衔接;提出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提高衔接性、体育课程设置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残疾人体育、充分利用体制优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动,构建完整体育活动圈等建议。以期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以体育、文化、人这三者的本质关系为视角,概述了高校人文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价值以及具体实施,提出了创建高校人文体育理论的相关对策。通过大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文体育课程体系契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立法价值取向决定着立法的走向。我国目前“义务本位”的体育立法价值取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导致体育法不足以切实保护运动员的权益。体育立法价值取向应早日转变为“权利本位”,让《体育法》真正成为一部“运动员权利保护之法典”。基于立法价值的历史分析,对现行《 体育法》第一章第一条、第四章第四条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体育人类学对人文价值理念 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分享运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结合这一思想构建社会-学校-家庭 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倡导政府各部门携手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探索中国特 色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8.
特色体育教育是建立体育优势和特色学校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弱势学校改善办学水平,向优质学校过渡的 重要思路。佛山南海西樵民乐小学原来是一间“待撤并”的农村薄弱学校,创建体育特色,走出了一条以“以体育人”为 主要脉络的特色品牌学校创建之路。基于西樵民乐小学的优秀教育典范,提出体育特色助力农村薄弱学校内涵发展 的实践路径:第一,重视特色体育宣传,重申农村学校“以体育人”价值;第二,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增进农村 学校“以体育人”整体效度;第三,依托本土自然与人文资源,拓展农村学校“以体育人”体验维度;第四,增强特色体育 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学校“以体育人”常态化发展;第五,创新学生评价体系,加强农村学校“以体育人”质量监测; 第六,培育特色师资团队,夯实农村学校“以体育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大学体育教育是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不断推进体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 效途径。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能够对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是立足于未来发 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具有十分广泛而又深刻的实践意义。基于中西体育比较的视角,以文明基础 不同、适应人群不同、道德取向不同、精神取向不同四个维度分析中西体育的差异性,并研究中西体育的 趋同性,最终探索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人文性、终身化、文化本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学校体育的改革应反映时代的特征。本文就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所反映的健身性、主体性、基础性、娱乐性、人文性等几个方面的特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文化素质较低、体育商业化心理倾向明显、感情用事较重等。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只有加强人文知识学习,加大人文精神培养,促进人文行为养成,才能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生态危机恶化和生态文明转向的背景下,生态人格的提出成为可能。生态人格的塑造,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社会建成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人格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生态人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塑造生态人格的途径主要有:生态责任担当、生态教育内化和生态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引入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于注重发挥人的潜能、注重引导和完善人性的建构与发展、注重发现自我价值和全人类的价值。实现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育人性化的育人环境,优化人性化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以班级授课为中心,课外辅导、俱乐部锻炼、学校竞赛活动、网络化教学平台等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立体化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并将体育人文精神理念引入体育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能力和习惯,实现体育课教学与终身体育的完美结合,提高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探析农业科技人员人文关怀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从关注农业科技人员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探求了构建以人文关怀为着力点,加强农业科技人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强调的是人性教育,以完善人格为其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其培养目标。图书馆是高校人文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在人文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通过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达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一些困境,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以人本价值理念指导全面育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精细和综合的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人本价值的关注和提升;以人本价值理念主导全面育人,人本价值理念可以提升高校内涵。  相似文献   

18.
程功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389-12391
阐述了农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素质教育的特殊意义,总结了农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等特殊问题,指出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包括增强教职工的人文素质教育意识,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对高等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高等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1)树立现代人才观念,丰富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2)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3)改革人文知识教育的考核方式,完善评价体系;(4)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5)努力营造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