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茶尺蠖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分布于我国各茶区,经常在局部茶园暴发成灾,对茶叶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茶尺蠖病毒是控制茶尺蠖自然种群消长的重要因子,主要包括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本文综述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生物学特性、扩繁、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重组NPV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为更好的利用病毒防治茶尺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分布于我国各茶区,经常在局部茶园暴发成灾,对茶叶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茶尺蠖病毒是控制茶尺蠖自然种群消长的重要因子,主要包括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本文综述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生物学特性、扩繁、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重组NPV病毒和茶尺蠖小RNA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为更好的利用病毒防治茶尺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是我国茶园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之一,严重发生时可将茶树吃成光杆,甚至直接导致茶树死亡。茶尺蠖在我国多个省份大面积发生,常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关于茶尺蠖的种类厘清、挥发物引诱剂、性信息素鉴定和其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报道大量涌现。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害虫防控方面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茶尺蠖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尺蠖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rren)是苏浙皖茶区的主要害虫之一,用病毒防治茶尺蠖,是一种既能减轻化学农药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又能保持茶园生态平衡的生物防治措施。病毒防治茶树害虫,目前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了证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益虫有无影响,我们对家蚕、蓖麻蚕及蜜蜂进行了感染试验,研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组织细胞是否发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茶尺蠖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是我国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它的生物防治有关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生物农药等方面对茶尺蠖的生物防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灰茶尺蠖为四川省宜宾市茶园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产量造成较大影响。2017年7—9月,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茶叶生产基地开展了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试验。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雄蛾的诱杀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程永祥 《中国茶叶》2020,(4):55-56,59
茶尺蠖是临安的主要茶园害虫之一,调查显示近半个世纪茶尺蠖在该地区呈间断性暴发,茶园生产措施和海拔高度对其发生为害程度有影响;成虫体色变化与海拔高度有关联,低海拔地区成虫灰、黑体色同存,高海拔地区成虫只有灰体色。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防控茶尺蠖暴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下文简称中茶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揭示了茶园主要害虫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活性组分,与此同时中茶所进一步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了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芯产品,经6省15个县市的试验示范取得了理想的诱捕效果。长期以来,茶园主要害虫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常被作为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来认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灰茶尺蠖是茶尺蠖的近缘种,此后中茶所陆  相似文献   

9.
茶尺蠖的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苏、浙、皖三省相邻茶区发生危害历史较久的主要茶树害虫之一。由于长期依靠化学农药防治该虫,使茶园生态环境遭受污染,许多有效的天敌不能在茶园生态系中得到繁衍,导致一些次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了开展茶园害虫综合防治,笔者对茶尺蠖的天敌资源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连年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是茶树上的两个近缘种害虫,由于其形态十分相近,不易区分,成为了茶园害虫的1对"双胞胎"。本文从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地理分布、成虫翅鳞片上纹路和幼虫背板斑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两者的区别,有利于茶叶生产者通过简易方法区分两近缘种。  相似文献   

1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我国茶园重要害虫,分布于各茶区,年发生面积在百万亩以上,常造成茶叶大幅减产。室内大量饲养昆虫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满足药剂筛选试验和病毒繁殖生产的需求,每年需室内连续饲养数万头茶尺蠖。目前,在茶尺蠖大量饲养过程中,卵及幼虫期的饲养技术相对成熟,成虫产卵期是制约饲养量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在恒温适宜条件下,昆虫卵及幼虫的饲养成活率很高,但成虫产卵量不及自然变温条件。由于茶尺蠖在高温条件下(平均温度28℃以上)不产卵,大量饲养通常只在春秋两季自然变温条件下进行,这极大地限制了茶尺蠖大量饲养的数量。在工厂化繁育条件(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下如何获得茶尺蠖高产卵量是茶尺蠖大量饲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目前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为此开展了温度、光照、补充营养等条件对茶尺蠖成虫产卵的影响研究,为工厂化连续大量饲养茶尺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是苏、浙、皖等省茶树上的主要食叶害虫,为害极为严重,当前对该虫的防治仍以化学农药为主。由于农药的残毒性,国际上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因此探索茶尺蠖其他防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自1984年以来,我们在茶园发现有大量茶尺蠖因真菌流行病而死亡的现象,有时对茶尺蠖的大发生起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抑制作用,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浙西北茶区茶尺蠖对联苯菊酯等药剂抗药性初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铁锋  黄海涛 《茶叶》2015,(4):204-206
茶尺蠖是浙江茶叶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茶叶生产,测定浙江茶叶主产区茶尺蠖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对其合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浙江省萧山区、西湖区、富阳区、余杭区和安吉县等茶叶主产区茶尺蠖对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功夫菊酯和辛硫磷四种常用药剂的抗药性。结果显示:浙江省主要产茶区茶尺蠖种群对以上四种常用药剂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且对辛硫磷产生的抗性水平最高,其次是联苯菊酯,几个主要产茶区中以余杭区茶尺蠖的抗性水平最高,这与其茶园管理模式有密切关系。浙江省各茶叶产区需要根据本地茶园管理模式合理选择药剂防治茶尺蠖。  相似文献   

14.
5月中旬以来对我所及周边茶园病虫害发生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近期茶小绿叶蝉、黑剌粉虱、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茶丽纹象甲发生严重。茶橙瘿螨、茶灰象甲、茶细蛾、吹绵蚧、尺蠖类等在个别茶园发生较为严重,以上多数害虫均处于防治适期,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当前为害虫盛发期,害虫种类较多,茶园防治中应考虑综合防治,同时,农药选择时应注意轮换,尽量避免上次防治时使用的农药。此外,茶炭疽病和茶白星病在部分茶园发生较重,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2016年茶尺蠖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隶属于鳞翅目尺蛾科,是茶园的重要害虫,常对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危害.2016年浙江省出现了多点局部茶园茶尺蠖严重发生情况,为此我们通过实地查看和问卷发放对浙江省35个重要产茶市、县、区和47个茶叶企业所属茶园的茶尺蠖发生情况及茶园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33个市县区均有茶尺蠖发生,危害面积占所调查面积的2.86%,其中东阳、武义、莲都三个县发生较为严重.分析茶尺蠖严重发生与气候条件和茶园管理等有关,提出了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建议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江苏主要产茶区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在主要发生区进行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苏州市、无锡市为茶尺蠖发生区,南京市、扬州市为灰茶尺蠖发生区,镇江市、常州市为混发区;在低龄幼虫期,每667 m~2茶园使用150 mL茶尺蠖病毒杀虫剂防治灰茶尺蠖和茶尺蠖,防效分别为77.4%和77.3%;在高龄幼虫期,采用病毒杀虫剂与植物源农药混用,防效为99.6%。采用发生期预测为配套手段,在第1代孵化高峰期应用病毒杀虫剂,可作为茶尺蠖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危害时间长,是茶园的重要害虫。受湖南省农药检定所委托,我们进行了20%灭扫利EC防治茶园茶尺蠖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灭扫利EC(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2.5%功夫EC(英国捷利康公司生产)1.2供试作物茶树(...  相似文献   

18.
不同性诱剂及诱捕方式对茶尺蠖诱集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茶尺蠖(Ecty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yli)是茶园尺蠖类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发展利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杀雄蛾,破坏自然种群的正常雌雄性别比,从而降低害虫发生数量,减少农药使用,降低消费者因茶叶农药残留带来的健康风险是目前的主要防治方向之一,本试验  相似文献   

19.
40—1菌防治茶尺蠖和油桐尺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茶树害虫,苏云金杆菌是最有竞争能力的。在国外,苏云金杆菌虽大量生产和应用,但未见防治茶树害虫的报道。1983年以来,从已有和新分离的菌株中,筛选出对茶毛虫和茶尺蠖毒力较高的40—1菌。1985~1986年,在茶园中应用40—1菌进行了防治茶树主要害虫茶尺蠖、油桐尺蠖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材料菌剂:40—1粉剂,含40亿芽孢/克  相似文献   

20.
二、茶树害虫病毒大田应用效果目前,在大田做过防治应用试验的有茶小卷叶蛾和茶卷叶蛾颗粒体病毒及扁刺蛾、茶毛虫、茶尺蠖、油桐尺蠖和云尺蠖等核型多角体病毒,其中,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扁刺蛾、茶毛虫、茶尺蠖、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