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奶牛直肠脱18例的治疗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直肠脱18例的治疗与体会福建省南坪市乳牛良种繁殖场(353000)龚太棋奶牛直肠脱是奶牛常见病之一。现将笔者对我场18例奶牛直肠脱的治疗与体会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因奶牛直肠脱多因饲养管理不善,尤其是饲料单纯、粗硬,配合不当,营养不全,运动或放牧...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卵巢机能紊乱分为卵巢机能减退和卵巢机能不全。前者是指卵巢机能暂时受到扰乱,处于静止状态,不出现周期性变化。而后者是指奶牛有发情的外在特征,但是在卵巢上面不排卵或排卵延迟;或者是奶牛有排卵,却是安静发情,外表没有发情时的症状。发生后者症状时对奶牛进行直肠检查,卵巢有活性,形状和质地没有明显的变化,卵巢上的卵泡和黄体,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笔者在长期的临床上采用肌肉注射情哥一针、灌服催情散与按摩卵巢相结合的三种方法对奶牛卵巢机能减退和卵巢机能不全进行登记治疗,并且对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访,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直肠脱是指奶牛直肠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由肛门向外翻转脱出的一种疾病。如果仅直肠末端黏膜脱出,称为脱肛。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牛,但以成年或怀孕奶牛常见多发。  相似文献   

4.
奶牛体温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温是动物重要的基本生理指标,其变化可以灵敏指示机体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和所处环境变化。体温及其变化的准确测定是生产中进行奶牛发情鉴定、疾病诊断和热应激程度评估的重要依据。可用于反映奶牛体温的指标很多,每种指标的测定方法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血液、鼓膜、腹膜、乳房、牛奶、直肠、阴道、瘤/网胃、体表等部位温度作为奶牛体温评价指标的研究和应用,并结合上述指标的应用现状,阐述了直肠温度、阴道温度、牛奶温度、瘤/网胃温度和体表温度的常见测定方法,以供奶牛生产或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外科手术部分摘除法、液氮冷冻疗法和瘤体灭活苗疗法分别治疗奶牛乳牛部乳头状瘤各6例,并选用对流免疫电泳和非特异性醋酸萘酯法,结合免疫指标(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值)的定期测定,初步揭示了3种疗法取得疗效的机理及奶牛乳头部乳头状瘤自愈的机理。结果表明,3各疗法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以免疫疗法效果最好,保护期最长,是一种实用的治疗方法。奶牛乳头部乳头状瘤自愈,初期是以T淋巴细胞为主导的细胞免疫为主,后  相似文献   

6.
皮肤乳头状瘤是皮肤的慢性增生性疾病,俗称为疣,通常是个体发生.2002-2006年我县从外地引进牛后,每年都有2~3头1.5~4岁的奶牛患该病,而肉牛未见患病. 1 症状 (1)产奶牛多发生于乳房,其他部位瘤体较小、较少,但不治疗则会增生.瘤体多旱菜花状和乳头状.病牛不疼不痒,但由于乳头口被瘤体阻塞或乳房不平整易引起挤不出乳或挤乳过程中造成乳房损伤,使奶牛受惊和产奶量下降,或继发其他感染而造成经济损失.(2)育成牛多见于头、颈、四肢和腹下等.瘤体增生时根茎呈细茎状,大多呈结节状,也见腿部呈肿瘤状,大小程度不一,外观特征是干燥角化的菜花状.在放牧时牛常在树枝或硬物上磨擦而引起部分瘤体脱落出血,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易引起蚊蝇叮咬而造成其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直肠把握输精过程中易发生直肠出血。它的主要原因是母牛不稳定,直肠把握操作不当造成直肠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输精后强制排卵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江苏省无锡市马山牛奶公司(214092)娄三新笔者自1984年到1993年的10年间,为从另一角度探索奶牛受胎率相关的因素进行了试验。试验选择不同年龄、不同胎次的发情母牛,在输精后不同时间(奶牛自然排卵之前),采用直肠...  相似文献   

9.
在奶牛直肠把握输精过程中易发生直肠出血。它的主要原因是母牛不稳定,直肠把握操作不当造成直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0.
瘤胃稳定性脂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遗传潜力的最限制养分之一。在围产期和泌乳前期,由于能量负平衡奶牛不得不动用体脂贮存满足能量需要,尤其是高产奶牛。其结果常常引起酮病和繁殖障碍,继而导致下个泌乳期产奶量下降。通过提高日粮中谷物的比例以增加饲料的能量浓度,能够引发瘤胃酸中毒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外科手术部分摘除法、液氮冷冻疗法和瘤体灭活疫苗疗法分别治疗奶牛乳头状瘤各6例,并选用对流免疫电泳和非特异性醋酸萘酯法,结合免疫指标(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值)的定期测定,初效,其中以免疫疗法效果最好,保护期最长,是一种实用的治疗方法。奶牛乳头部乳头状瘤自愈,初期是以T淋巴细胞为主导的细胞免疫为主,后期以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为主导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的发情鉴定有外部观察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激素测定法等。生产中常用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查法相结合进行奶牛的发情鉴定。外部观察法是根据奶牛外部表现和精神状态即发情特征来判断,而直肠检查法则是通过直肠壁触摸母牛卵巢上卵泡发育的情况,来判断母牛发情的阶段,确定准确的输精时间。前者容易观察,易掌握;而后者则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难掌握,但它是最准确的奶牛发情鉴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直肠按摩生殖器官促进奶牛发情受孕的探讨¥山西省临汾市奶牛场@乔新平通过直肠按摩生殖器官促进奶牛发情受孕的探讨○山西省临汾市奶牛场(041000)乔新平奶牛正常发情、怀孕和分娩,才能发挥其生产性能,保证稳产高产。不孕症对奶牛繁殖影响很大,因不孕症致淘造成...  相似文献   

14.
骡患卵巢巨大囊肿病例齐天云(山西省运城市兽医院,044000)该骡体型高大而瘦,黄兔褐毛色,8岁龄,精神沉郁,站立不动。主诉:多天来宁站不卧,水草不进。直肠检查在耻骨前缘即可摸到瘤体的后部,表面光滑,有凸凹不平的小丘,手压略有弹性。瘤体腹侧和左右因紧...  相似文献   

15.
激素剂量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研究了不同剂量PGF_(2α)和GnRH对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以及受胎率的影响。试验分别选择体况评分为2.5~4.0和大于4.0的荷斯坦奶牛各15头,作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将两组试验牛分别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A、B、C;n=5),进行3种不同剂量PGF和GnRH的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并进行子宫黏液评分和直肠检测评分,分析奶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表明:对于体况评分在2.5~4.0之间的适中奶牛,PGF_(2α)和GnRH的剂量分别为0.6 mg和60μg时,通过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使得奶牛的发情时间最为集中,同期发情效果最理想,受胎率最高;对于体况评分高于4.0的较肥奶牛,PGF_(2α)和GnRH的剂量分别为0.8 mg和80μg时,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6.
“渡边奶牛威力饲养法”是日本已故著名兽医师渡边高俊先生发现和提出的并配合“渡边奶牛生态调理剂”,挑战年产牛奶10000公斤技术措施。渡边高俊先生发现只有投放的饲料符合奶牛的体重及产奶量时,才能确保奶牛健康,每年产犊。这是渡边高俊先生从20万头奶牛的生殖疾病治疗、实施直肠检查和饲料调查中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阴道菜花瘤,是在产犊时阴道损伤造成的。由于产道损伤,在损伤的边缘不断有新的肉芽增生,因为阴道不断分泌黏液,所以伤口不容易愈合而造成过多的肉芽堆积成瘤体,因形如菜花,故称之为菜花瘤。因生长时间的长短不一,其重量也有差别,一般在250~1500克之间。  相似文献   

18.
《湖北畜牧兽医》2010,(4):41-42
黑龙江双城市是全国奶牛生产第一县.奶牛保守量26万头,但大多数奶牛单产在3t左右。为了让全市奶牛单产提高到4~5t。双城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成了“银龄行动”科技攻关组,近年来,先后深入到12个乡镇,3个集体奶牛场,36个村屯,141户奶牛户,研发奶牛测体配方饲喂技术,并在东官镇重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牛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的影响并探讨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机能影响的机理。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其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且以上指标均与THI有较强的正相关性(P<0.05);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奶牛热应激时,随着THI的升高,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显著升高,且处于同一环境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可以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等。传统的评判热应激的标准是温湿度指数(THI),当THI大于72即可认为奶牛处于热应激。2013年的美国西部奶牛管理会议上将奶牛热应激标准重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热应激门槛降低为68,因为在THI达到68时即可观察到奶牛呼吸频率达到60次/分钟,产量开始降低,对繁殖影响明显,直肠温度超过38.5℃。在湿度50%的情况下,22℃的外界温度即可以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