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姜腐烂病又称软腐病、青枯病、俗称“姜瘟”,是危害生姜栽培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  本病在许多种姜地区均有发生。华东地区多在7月份开始发病,8~9月份进入发病盛期。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甚至绝产,对生姜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一大因素。为减少病害的发生,必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地避免病害的发生流行。具体症状及防治措施如下:1 症状  姜腐烂病主要发生在地下的根茎部分,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和根茎上半部先发病。被害部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其后逐渐软…  相似文献   

2.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学技术检测种姜姜瘟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瘟病是由青枯病菌(Psedomonas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俗称姜腐烂病。70年代以来,我国山东、浙江、福建和四川等生姜集产区均遭到其不同程度的危害。病地一般减产1至2成,重者达5成  相似文献   

3.
生姜腐烂病的防治方法罗林钟吴行政(重庆市合川科协631520)(合川市土场镇农技站生姜腐烂病又叫腐败病,俗名姜瘟,在生姜产地普遍发生。1、症状:田间观察姜瘟,宜在下午4时左右进行。生姜受阳光晒后一般均表现叶片卷缩、下垂。但到下午4时左右健姜叶片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生姜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腐烂病也称姜瘟病,是生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生姜一旦罹病,轻者点片发生,造成减产,重者可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我市桂林街道后福村姜农曾因该病而严重影响产量.现将几年来种植生姜防治生姜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生姜腐烂病(俗称“姜瘟”)是生姜生产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50%以上,甚至完全绝收。2010年7、8月份,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土壤湿度偏高,随后又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闷热、高温高湿,最易导致“姜瘟”爆发成灾,目前已有农户反映田间开始发病,因此种姜农户要特别警惕。  相似文献   

6.
生姜生长期长,每年只能栽培一季,要实现周年均衡供应,必须依赖贮藏.生姜贮存期间经常发生腐烂病及姜蛆的为害现象,笔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生姜贮存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姜的主要病害是腐烂病 ,农民叫姜瘟。该病可使姜减产30%以上。姜瘟症状 :发病时先在茎基部和根茎上部侵染 ,病部呈水渍状黄褐色 ,失去光泽后软化腐烂 ;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黄及卷成倒伏状 ;姜块呈水渍状淡褐色 ,内有白色恶臭粘液 ,表皮变软 ,继而腐烂成空壳 ,直到全株枯死。姜  相似文献   

8.
生姜喜温暖好湿润,适宜贮藏温度为15℃,10℃以下就会受到冷害,回温后易腐烂。温度过高,姜腐病等病害蔓延,腐烂严重。生姜贮藏的适宜湿度比较高,为90%~95%。湿度过低,姜块失水萎蔫,会降低食用品质。下面介绍冬季生姜贮藏的新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姜瘟及其防治技术措施龚标勋(海南省白沙县植保植检站572800)姜既是蔬菜作物也是经济作物又是药材。姜产量高,经济效益也高,是我省冬春种作物之一,然而姜瘟是姜的主要病害,我县常有发生而且为害严重,常导致成片死亡,一般病田减产五成以上,严重田甚至无收。...  相似文献   

10.
朱光敏 《植物医生》2010,23(2):11-12
<正>在生姜生产中,常发生的病害有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叶枯病、斑点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姜螟,对生姜生产影响大,造成减产。为了减少生姜损失,笔者现介绍乌沙镇生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姜瘟又称姜腐烂病、姜软腐病,是1种细菌性病害。由于目前暂无有效专治姜瘟的杀菌药剂,因此,要以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为主,围绕切断传播途径、控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坏疽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兰  王仲符 《植物检疫》1993,7(2):123-124
马铃薯坏疽病又名茎点霉腐烂病、纽扣状腐烂病,是对原苏联出口马铃薯检疫中7种应检病害之一,也是许多欧共体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境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此病可降低种薯质量,导致出苗不全,植株生长受阻,并降低产量。在德国,块茎染病率达85%;在英国,马铃薯贮藏中所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姜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罗怀海 《植物保护》1995,21(1):38-40
我国姜瘟的研究现状罗怀海(四川省农牧厅植保站成都610041)姜瘟也称生姜腐败病,50年代即有发生,主要为害生姜根茎,茎、叶也能受害。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的上半部先发病。病部初呈水浸状,黄褐色、无光泽,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有污白发臭的...  相似文献   

14.
大姜线虫病又称癞皮病,由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d and white)chit wood]引起,是近年来大姜上发生的严重病害,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已成为制约大姜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探讨大姜线虫病的有效防治方法,2003年4~10月,在安丘市白芬子镇刘家峪村进行了不同农药品种对比试验和不同时期防治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杀线虫的有效农药品种,确定了最佳防治适期和用药量,为彻底控制其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控制姜瘟病的关键在预防山东省东平县农委(271500)王玉堂姜瘟病又011姜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生姜产区普遍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减产10%一20%,重病地高达50%以上.对当前生姜生产威胁极大。据调查,姜瘟病在山东多于6月...  相似文献   

16.
杨树腐烂病是杨树上为害较严重、防治较困难的一种病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了杨树腐烂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润初 《植物医生》1999,12(3):21-21
最近,我们对大棚菜病害进行广泛的调查,发现西葫芦的幼瓜上有三种腐烂病。发病的部位及症状表现十分相似,为帮助菜农识别三种病害及进行防治,笔者特撰文介绍。一、西葫芦软腐病:主要为害幼瓜或成长中的瓜。幼瓜感病,蒂部发生褐色水浸状,后迅速软化腐烂,病害扩展很...  相似文献   

18.
20%噻菌铜悬浮剂防治姜腐烂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瘟病是生姜上的主要病害,也是生姜生产中最大的障碍因素。2002-2004年我们用20%噻菌铜进行了药荆防治试验和不同施药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对姜瘟病有较好的保护治疗效果,最高防效可达67.61%。使用方法为用500倍液浸种,生长期500倍液灌根3次。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40%克菌丹戊唑醇悬浮剂8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大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比常规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治效果好。在生产上建议推广使用40%克菌丹戊唑醇悬浮剂800~1 000倍液防治大姜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20.
雷玉明 《植物保护》2002,28(3):36-38
根据田间调查和病原菌分离鉴定表明 ,唐菖蒲腐烂病系由Alternaria tenuis, Penicillium gladioli,Trichothecium roseum ,Paecilomyces sp .复合侵染所致的一种病害。唐菖蒲生长期主要受A .tenuis危害。田间湿度大 ,播种密度高 ,播种过早或过迟 ,土壤板结 ,地下害虫猖獗是造成球茎腐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