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姜瘟病的关键在预防山东省东平县农委(271500)王玉堂姜瘟病又011姜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生姜产区普遍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减产10%一20%,重病地高达50%以上.对当前生姜生产威胁极大。据调查,姜瘟病在山东多于6月...  相似文献   

2.
姜瘟病是一种细菌土传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防治药剂.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作物促生及防治病害方面极具潜力,为充分发掘姜瘟病的生防菌资源,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评价4株AM真菌对生姜的促生作用和对姜瘟病的防治效果,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优良菌株进行分类鉴...  相似文献   

3.
生姜品种资源对姜瘟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引自国内外的不同生姜品种对姜瘟病的抗病性,于人工病圃内采用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58个生姜品种对姜瘟病的抗病性,并在无姜瘟病发生的试验田内,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生姜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明显,现有生姜品种多为高感、感病品种,其中,安徽阜阳大姜、四川犍为黄口姜、厦门同安土姜等3个品种表现为中抗,7个品种表现为轻抗,9个品种表现为感病,39个品种表现为高感。主要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表明,3个中抗品种的产量性状表现突出,是姜瘟病重发区推广应用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两种防治姜瘟病的有效药剂浙江省生姜栽培面积约4万亩,主要分布在杭州、金华、嘉兴、温州、台州等地区。50年代末期,姜瘟渐趋严重,80年代后期为害猖獗。死亡率轻则20%—30%,重则70%—80%,甚至全田枯死。国内不少单位作过防治姜瘟病研究,但因农药毒...  相似文献   

5.
姜瘟灵是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根据植物微生态理论、姜瘟病为害特点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原理研制的新型生物农药,据我区苍山、郯城、临沭、平邑等县生姜集中种植区试验、示范证明,如能适时连续用药,效果很好。在发病率达30%—50%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在50%以上时,防效仍可达90%左右,并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生姜生产,一般增产率20%—30%,  相似文献   

6.
雷蕾 《植物医生》2005,18(3):16-17
生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营养丰富,适应性强,产量高,成本低,具特殊辛香风味,不仅是重要调味品,而且可加工制成多种食品,出口创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生姜种植具有一些特殊要求及条件,而且姜瘟病害造成严重损失,该文就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及姜瘟病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姜瘟病也称姜腐败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由于受栽培制度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姜瘟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姜田病墩率为25%,严重的地块达60%以上,特别是1998年,由于7~8月高温多雨,个别地块出现绝产,严重影响了姜的产量和效益。我们曾应用新植霉素、多菌灵等药剂防治,收效甚微。199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氯化苦原液处理土壤防治姜瘟病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在龙口市大陈家镇1998年几乎绝产的姜田内进行。设每667 m2用99%氯化苦原液(大连染料化…  相似文献   

8.
朱光敏 《植物医生》2010,23(2):11-12
<正>在生姜生产中,常发生的病害有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叶枯病、斑点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姜螟,对生姜生产影响大,造成减产。为了减少生姜损失,笔者现介绍乌沙镇生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我家种植的生姜不仅没有遭遇姜瘟病,而且产量高,卖出了好价钱。"近日,潼南区新胜镇钟峰村生姜种植大户夏忠琼高兴地说,生姜获丰收,效益大提高,多亏在市农科院和区农委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氯化苦熏蒸土壤技术,彻底解决了姜瘟病的问题。靠天吃饭"新胜镇的海拔、气候、土壤都适合种植生姜。"  相似文献   

10.
雷邦海 《植物医生》2011,24(1):16-16
由于高温高湿等不良气候影响和耕作水平的原因,凯里市姜瘟病、炭疽病、斑点病、姜螟等发生严重,影响生姜生长发育,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为了有效防治生姜病虫害,笔者  相似文献   

11.
席明 《植物医生》2006,19(4):12-13
近年来,在保证粮食稳定生产的前提下,镇宁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发展壮大生姜产业,生姜已成为镇宁县农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随着生姜产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姜瘟病的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致使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甚至绝收,降低生姜产量及品质,给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农户种姜极积性。现结合该县气候特点、种子资源、土壤环境、施肥水平、栽培管理等综合分析2005年生姜姜瘟病爆发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用3%克菌康和青枯停与常年用于防治姜瘟病的农用硫酸链霉素,铜大师等农药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大田示范。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最后一次施药后15d和30d,3%克菌康对姜瘟病的防效分别为72.4%和73.5%,青枯停对姜瘟病的防效分别为72.17%和72.00%;示范田最后一次施药后27~29d调查,克菌康和青枯停的防效分别为80.33%和77.05%,两药均有较好的防效,证明这两种农药可在大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辣椒疫病为国内外辣椒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在武威为害日趋严重,成为影响辣椒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解决辣椒疫病的防治问题,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50%瑞毒铜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68%瑞毒铝铜400倍液、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和99%硫酸铜500倍液和不施药对照  相似文献   

14.
卢德昌 《植物保护》1988,14(6):50-50
1988年7月在广西容县黎村镇,用广东江门农药厂生产的45%硫胶悬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病,进行小区试验和10亩面积的示范,结果表明:250倍液每亩用75公斤(有效药量135克/亩)防治效果达78.32%;对照药  相似文献   

15.
生姜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腐烂病也称姜瘟病,是生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生姜一旦罹病,轻者点片发生,造成减产,重者可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我市桂林街道后福村姜农曾因该病而严重影响产量.现将几年来种植生姜防治生姜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学技术检测种姜姜瘟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瘟病是由青枯病菌(Psedomonas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俗称姜腐烂病。70年代以来,我国山东、浙江、福建和四川等生姜集产区均遭到其不同程度的危害。病地一般减产1至2成,重者达5成  相似文献   

17.
大叶黄杨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黄杨炭疽病(Gloeosm,切m介igidium)是大叶黄杨的重要病害。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在温暖潮湿季节易发病,被害叶片病斑多时提早落叶,严重影响庭园的观赏与绿化。为筛选防治此病有效药剂,笔者于1996~1997年用5种药剂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l采集大叶黄杨炭疽病标样,分离病菌,备室内抑菌试验用。1·2供试药剂60%防霉宝WP(江苏吴县农药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美国)500倍液。25%敌力脱EC(江苏汽巴农化有限公司)2000信液。25%克菌灵AC(南昌市蚊桥植物激素厂)500倍液。50%病虫净DP(…  相似文献   

18.
试验田设在新乡县荆楼村。于 2000年 8月 20日,大白菜 7~ 9叶,甜菜夜蛾二至三龄盛期时施药。试验结果为①米满 20%胶悬剂 1 500倍液或除尽 10%悬浮剂 1 500倍液,药后 3 d防治效果达 100%。且持效期长,但防治成本高。② 20%绿丹 1号乳油防效也很显著。 1 000倍液,药后 1、 3 d防效分别为 99.1%和 100%, 1 500倍液,药后 1、 3、 5 d防效分别为 90.9%、 92.7%和 97.4%。在田间幼虫虫龄小时建议用 1 500倍液,虫龄大于三龄时用 1000倍液。但在试验时,两种浓度对大白菜在药后 1 d,心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灼烧症状,药后 3 d症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护来凤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凤头姜",确保精准脱贫和高质量脱贫,介绍了棉隆消毒、土壤活化、姜种消毒、精准防控、配套管理等系列技术方法,从根本上遏制了姜瘟病、茎基腐病等对来凤生姜产业发展的制约,改善了"凤头姜"的种植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吴云 《植物医生》2004,17(4):8-9
"凤头姜"主产于恩施自治州来凤县,是全国著名的8大生姜品种之一,块茎大、肉质细嫩、纤维少、鲜脆、辛香,营养丰富.姜的根茎和姜芽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姜辣素(C17H26O4)、姜油酮(C11H14O3)、姜烯酚(C17H24O13)、姜醇(C17H26O)及无机盐.同时其产量高,一般667 m2产量800~1 000kg,高产栽培可达2 000~3 000 kg.但近年来由于姜瘟病的危害蔓延,每年造成大量减产,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对"凤头姜"姜瘟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一些试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