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宽甸县是辽宁省养蚕的重点县之一,蚕业生产是一项传统的特色产业。目前年放养柞蚕10000把左右,产茧4500吨,产值4500万元左右,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重点地区长甸镇年养柞蚕2000多把,蚕业收入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号称"全国柞蚕第一镇"。几年来,我们从抓好蚕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入手,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使宽甸县柞蚕放养把数和产量趋于稳定,柞蚕茧质量明显提高,缫丝企业和蚕茧经营大户迅猛发展,为提高和壮大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韩兆国 《新农业》2006,(12):34-35
凤城市位于辽东半岛,自然状况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占有林面积的29%。全市有40万农户,其中2万户从事柞蚕放养,年产柞蚕茧1万吨左右,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20%,占辽宁省的30%,是全国最大的柞蚕饲养市(县),年农民养蚕收入超亿元,蚕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17%。山区农民“吃粮靠种田,花钱靠养蚕”。全市22家缫丝加工企业,年工业产值3亿多元,创利税800多万元。在养蚕农民和加工企业之间活跃着1000余名蚕茧经纪人。2003年以前,全市的柞蚕生产、流通、加工三个领域间泾渭分明,各自为战。尤其是养蚕农民,由于缺少新技术、新品种、信息、交通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收入很不稳定,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广大蚕民迫切需要联合起来,组建蚕业协会并通过协会得到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实惠。2003年12月,凤城市鸡冠山镇四台子村农民高庆年牵头组建了凤城市蚕业协会。运行2年来,协会得到市县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养蚕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带动了近2万养蚕农民共同致富。经纪人增加了收入,加工企业增加了效益,真正形成了蚕业协会带动蚕业产业化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3.
柞蚕是我省的重要特产之一,年产柞蚕茧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放养柞蚕又是我省山区的传统产业。据调查,丹东地区有84.5%的乡镇,77.9%的村和70.2%的村民组放养柞蚕。柞蚕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8~10%。但是由于部分蚕场管理不善,问题不少。约占全省蚕场  相似文献   

4.
柞蚕茧是我国的特产之一,我国柞蚕茧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蚕业收入占农业总收的30%以上,发展柞蚕出产对于发展工农业生产,加强国防建设,出口援外,增加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集体经济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蚕场是柞蚕的饲料来源及生产基地,养蚕业又是我国传统的优势特产之一。凤城市柞蚕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15%左右,是农业生产的两大王牌(种植业和蚕业)之一。柞蚕生产在辽宁省占1/7,在丹东地区占1/2左右。柞蚕收入占农业总收入比例大的原因是凤城市有得天独厚的柞树资源,  相似文献   

6.
蚕场属经济林 ,辽宁省偏远山区 1 0万余户农民用它饲养柞蚕。近 3年 ,每户养一季蚕 ,所得收入平均 60 0 0元左右 ,是这些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仅丹东地区有 81 3%的乡、镇饲养柞蚕 ,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 2 0 %左右 ,有 30 %左右的农户若不饲养柞蚕连适龄儿童也得辍学。但是 ,当前柞蚕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其中蚕场生态建设亟待解决。蚕场还兼烧柴场、放牧场和山菜、野果、中草药材及食用菌等采集场 ,有的地方还在蚕场里取土及采石。概括起来是“重索取 ,轻建设 ,少投入 ,难管理”。蚕场是有机的生态系统 ,生物、非生物在转换、在…  相似文献   

7.
刘爱华 《新农业》2007,(9):56-56
凤城市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26%,柞蚕饲养业成为东部山区人民生活的主要经济支柱。前几年,虽然柞蚕放养技术不断提高,但蚕场建设仍然采用传统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柞蚕业是凤城市的传统产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全市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其中一类蚕场90万亩,二类蚕场70万亩,三类蚕场10万亩。年养蚕1.7万把,产茧约一万吨,产量占全国18%、全省20%,农民直接收入超亿元,在农村经济收入结构,尤其是现金收入上占有较大比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柞蚕重点产区科学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风城市是中国柞蚕茧主产区之一,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年放养柞蚕1.7万把,年产柞蚕茧1万吨左右,农民直接收入超亿元。柞蚕饲养业是风城市农村经济结构中传统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几年,我市蚕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动力、以科技为手段,发挥资源优势,改善蚕场环境,增加科技含量,稳定传统产业,实现了重点蚕区蚕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了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0.
宽甸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是我省柞蚕生产重点县之一,现有柞蚕园60万亩,全县22个乡镇,有18个乡镇放养柞蚕。近两年来,由于县里采取整合林业、水利资金,用于柞园建设,县民宗局从2012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投入200万株柞苗,进行柞园建设,加之蚕民对柞园建设认识逐步提高,使我县的柞园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缺株断条现象逐年在减少,植被得到逐年恢复。现在一类柞园达到25万亩,二类柞园35万亩,年养蚕量逐年增加,目前已达8000把,产茧5000吨,收入2亿元左右,重点乡镇长甸、永甸等地柞蚕收入占农业总收入20%左右,柞蚕生产是我县山区一项重要支柱产业,虽然柞蚕生产形势喜人,但是还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1.
蚕场的柞树一般生长到5~6年生时需要进行轮伐更新,以满足柞蚕不同龄期对柞叶成分的生理要求,也为养蚕操作提供了方便。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蚕场柞树轮伐或砍伐方法不当、养蚕用叶过重、蚕场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树势衰退、产叶量低、担蚕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柞蚕的正常生产。对此,怎样轮伐更新才能更有利于柞树的生长、促进柞蚕业生产和保持生态平衡呢?笔者根据实践和调查,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公章 《新农业》2006,(4):54-55
凤城市东汤镇柞林资源丰富,柞蚕场面积15万亩,年养春秋蚕1800把,正常年可产柞蚕茧1000吨,年收入1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形成了养蚕、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经济,柞蚕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这里广大农民几百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现行的养蚕模式是多投种,广种薄收。这既浪费树叶,又收茧不多,想收好茧就更少,因此造成收入低甚至赔钱,更重要的是把树叶吃个净光,严重影响蚕场生态。为了改变现行的养蚕模式,充分利用一切科学技术,努力建造集约化、生态型柞蚕饲养模式,达到投入少、产出多、产量高,从而维护柞蚕场的生态平衡。一、建设生态型柞蚕场柞蚕场是饲养柞蚕的基地,又是山区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蚕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蚕场的空闲地补栽柞树,  相似文献   

14.
在柞蚕生产中,养小蚕用自然蚕场,面积大、条件差,小蚕损失多,收蚁保苗率仅50%左右,收蚁结茧率仅20%左右,是柞蚕生产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所在1960年即着手研究,取得一定进展。1970年以来,本着简易密植速成的原则,从保苗场的树种评选、建设管理和养蚕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一、保苗场树种的评选主要选用易于种植,资源丰富,适应性较强的蒿柳(Salix Viminalis L.)、麻栎(Querousacutissima Carr.亦称尖柞)、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亦称辽东柞)、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亦称蒙古柞)及山荆子(Malus baccata Borkn)等柞蚕饲料树种。通过种植和养蚕及物候生长观察、叶质分析、资源调查等进行评选。(一)蒿柳:叶片狭长,且多,叶质软、  相似文献   

15.
韩兆国  从娟 《新农业》2008,(1):56-56
凤城市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年放养柞蚕1.7万把,全市农民年平均收入超亿元.但由于柞蚕场承包期偏短,加之农民重放养轻建设,部分柞蚕场一度曾出现砂化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砂化蚕场,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5,(13)
<正>凤城市现有柞蚕场1 5 0万亩,正常年景全市年放养柞蚕1.7万把左右,总产量1万吨左右,产量占丹东市的75%,辽宁省的20%,全国的18%。凤城市21个乡镇(区)全部有柞蚕场,全市93%的村和88%的居民组放养柞蚕,21个乡镇(区)都有专业技术人员。2014年全市放养柞蚕120.9万亩(15113把),总产茧9712.18吨,总产值4.0021亿元。养蚕户均收入2万多元。整个柞蚕产业链包括柞蚕制种、放  相似文献   

17.
宽甸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柞蚕茧生产基地县,放养柞蚕已经成为重点蚕区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存在的产权不明晰,重养蚕、轻建设、掠夺式经营等突出问题,导致柞蚕场生态质量逐渐下降。为了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柞蚕场资源,结合柞蚕场经营管理实际,对完善柞蚕场承包经营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6,(11)
正近几年,由于大茧价格比较理想,放养柞蚕已成为我市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该领域仍面临一些新问题,影响了柞蚕生产的健康发展。新的时期,需要转变柞蚕生产发展思路和方式,由掠夺式经营向效益与生态型并重的方向迈进。1面临的新问题1.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仍未全面解决目前,养蚕的经济效益在蚕农心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他们所做的生产决定仍以高产为中心,一方面是依托多投种多产茧,但往往是事与愿违,没有考虑蚕场树叶的担蚕能力,结果必然导致茧少质差的局面;另一方面对蚕场少投入,不建设治理,满足现状,蚕场  相似文献   

19.
<正>凤城是辽宁省柞蚕生产大县,现有柞蚕场10万hm2,每年需要更新2万hm2,每年可产生小径材60万t。以前这些小径材都作为烧火材烧掉了,为将这些小径材合理有效地进行利用,从2007年起,我们开始利用蚕场更新小径材栽培香菇,2008年共栽培蚕场更新小径材段木香菇500万棒,共产香菇560万kg,实现收入2 300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对柞蚕需求的不断增加,强调柞蚕蚕场管理与软化病防治等措施,能有效解决如何提高良种繁育中的选择培育,降低种茧蛹期病毒率,防止品种退化、病害等影响柞蚕蚕种质量的问题。一、柞蚕场的管理目前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柞树,借以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和单位蚕场面积产茧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