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不育系32Y-2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玻里玛不育系315A和双隐性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3231AB为材料,经过5年6代的回交选育,育成了核不育与质不育之比为1:1的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双基因细胞核+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系(DRGCMS)32Y-2A。  相似文献   

2.
滇型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子房孤雌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固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是利用孤雌生殖固定杂种优势。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雌性器官正常,若不授粉,子房、胚珠均不发育,不能产生果实(种子),其颖壳将保持绿色。但是在不育系的研究中,发现一些未授粉的不育系穗子下垂,穗上的一些颖壳饱满,壳色黄绿,似结实一般,R C Chaudhary等称之为“假粒”。假粒的产生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孤雌发育有关。繁殖、制种工作中,如果对此现象缺乏了解,会对结实率作出过高的估计。在这方面研究的还很少。拟通过本试验对不育系的生殖发育特点有更多的了解,对今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与固定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大麦雄性不育系小花结构的细胞学观察周美学,金银根,黄志仁,许如根(江苏农学院农学系,225009)研究大麦不育系小花中与开闭颖有关的浆片及与雄配子发育直接有关的雄蕊结构,对探明雄性不育发生的细胞学结构特征有重要意义。1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本院新选育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较好的育种材料,对44份大麦材料8个农艺性状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4份大麦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21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相对较高,穗粒数比较多,穗子比较长,单个穗重较重,有效分蘖、单株穗数一般,千粒重中等,品种多样性丰富;第二类群包含16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株高较矮,分蘖数和有效分蘖一般,单株穗数、穗长和穗重中等,千粒重较低;第三类群包含7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较高,分蘖数较多,有效分蘖较多,单株穗数比较多,千粒重较高,穗粒数较少,穗子较短,穗重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比较好的育种材料,对44份大麦材料8个农艺性状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4份大麦材料可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21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相对较高,穗粒数比较多,穗子比较长,单个穗重较重,有效分蘖、单株穗数一般,千粒重中等,品种多样性丰富。第二类群包含16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株高较矮,分蘖数和有效分蘖一般,单株穗数、穗长和穗重中等,千粒重较低。第三类群包含7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较高,分蘖数较多,有效分蘖较多,单株穗数比较多,千粒重较高,穗粒数较少,穗子较短,穗重较低。  相似文献   

6.
2010年金秋收获季节,南阳市种子管理站不断接到农民投诉,农民发现自家玉米结实特差,问是不是种子问题.南阳市种子管理站接到投诉,马上组织专家组进行田间考察鉴定.通过田间考察发现,2010年南阳市玉米发生缺粒现象较重,表现为3种类型:基部缺粒、顶部秃尖、整穗子粒稀疏呈散乱状分布,严重的田块平均结实率仅为10%.  相似文献   

7.
张凤英  刘志萍  包海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02-13003
[目的]对大麦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培育出大麦强杂交优势的杂交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4份大麦雄性不育材料2001—17、2001—37、2001—84、2001—116及其衍生后代的雄性不育性状的育性分离现象及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大麦雄性不育的遗传存在因环境刺激偶尔表现出显性单基因核不育遗传现象,其不育性受单显性核基因MS控制,其不育基因型为MSms;大麦雄性不育性状存在稳定的核质互作型遗传,其不育性受细胞质不育基因S,核不育隐性基因rr控制,不育基因型为S(rr),该雄性不育属于CMS型不育;温度对育性没有影响。[结论]大麦雄性不育性状存在稳定核质互作型遗传,该研究结果对大麦的实际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水稻不同繁殖方式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育性等方面的表现及存在的差异,为水稻不育系扦插繁殖在生产上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两个光温敏感核不育系为材料,采用茎节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方法,调查两种繁殖方式的扦插(播种)期、始穗期、齐穗期、株高、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穗长、株叶型及套袋自交结实率等.[结果]茎节扦插繁殖与种子繁殖相比,生育期大幅提前,株高降低,有效穗显著增多,穗长略短,穗粒数减少,植株形态表现紧束,长势旺,叶色浓,但群体整齐度较差;花粉育性及套袋自交结实率方面二者无差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相比,光温敏感核不育系扦插繁殖植株的上述性状表现相对较优.[结论]两种繁殖方式植株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影响育性;光温敏感雄性不育系更适于扦插繁殖,可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水稻不同繁殖方式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育性等方面的表现及存在的差异,为水稻不育系扦插繁殖在生产上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两个光温敏感核不育系为材料,采用茎节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方法,调查两种繁殖方式的扦插(播种)期、始穗期、齐穗期、株高、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穗长、株叶型及套袋自交结实率等.[结果]茎节扦插繁殖与种子繁殖相比,生育期大幅提前,株高降低,有效穗显著增多,穗长略短,穗粒数减少,植株形态表现紧束,长势旺,叶色浓,但群体整齐度较差;花粉育性及套袋自交结实率方面二者无差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相比,光温敏感核不育系扦插繁殖植株的上述性状表现相对较优.[结论]两种繁殖方式植株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影响育性;光温敏感雄性不育系更适于扦插繁殖,可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0.
白菜型油菜新型雄性不育系261-2A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菜型油菜新型雄性不育材料3 60 ms,与其他白菜型油菜品种进行广泛测交,结果表明:各测交后代均表现雄性不育,不同的是微粉在终花前出现的时间、多少有差异,表明该不育材料的雄性不育性主要与细胞质有关,但同时与核基因也有一定关系。对2 61 -2 A(3 60 ms)和白2 1 A(陕2 A CMS)、3 0 0 3 A(Pol CMS)三个不育系进行恢保关系比较以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2 61 -2 A是一种在恢保关系上完全不同于陕2 A、Polima A的新型雄性不育系,以其配制的F1 代杂交组合虽然均表现不育,但与正常白菜型油菜开放授粉条件下的结角结粒性无明显差异,明显优于白2 1 A、3 0 0 3 A的结角结粒性,大部分组合具有较强的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1.
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核质互作型大麦雄性不育系“亲 2 70A”的特征特性 ;对其不育性状的转育、恢复系恢复性状的转育、强优杂交大麦组合的选配、不育系繁种及杂交制种技术和杂交大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表明大麦雄性不育系“亲 2 70A”的利用潜力很大 ;并根据育种实践 ,对大麦强优杂交组合选配的几个主要性状提出了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菜心雄性不育系解决其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制种手段问题,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园艺学性状的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向‘四季油青’菜心中转育核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的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203’.用菜心不育系试配的杂交组合,经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组合.利用本项研究设计的核不育系定向转育方案,实现了不育性和园艺学性状的同时转育.  相似文献   

13.
以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Msms)为不育源,以花心大白菜宫古花蕊Y02(MsfMsf)为轮回亲本,采用连续回交,杂交和自交的转育方法,成功地将不育基因转入到可育品系Y02中,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Y02相近的新核不育系GMS4。  相似文献   

14.
甜椒雄性不育系AB91的遗传特性及杂优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椒雄性不育系AB91 ,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田间发现的甜椒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 ,经十几年选育而育成的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 ,是一个雄性不育性与优良农艺性状、抗病性、高配合力高度统一的不育系。其不育性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遗传简单、不育性稳定 ,不育花与可育花易于区别 ,恢复源广泛、配合力高 ,可较快地培育出不同类型的优良一代杂种。利用AB91 已选育出早、中、晚熟配套的系列甜椒杂交种 ,解决了我国甜椒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人工去雄的难题。利用AB91 生产一代杂种 ,简化了杂交制种程序 ,大大降低了杂交制种难度和成本 ,可保证杂种种子纯度。AB91 的育成及利用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发现、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玉米新型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琼68ms的育性转换机制和遗传机理。【方法】笔者对新发现的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琼68ms进行了生态学、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结果】琼68ms是一种花药败育型的温敏核雄性不育系,表现为高温不育、低温可育,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是雄穗发育的小穗分化期,临界温度为30~33℃;其不育性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结论】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琼68ms的育性主要受温度控制,在高温条件下不育性稳定,可以作为“两系”制种的基础材料,在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白菜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期播种和初花打薹等栽培技术措施探讨了白菜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一系两用和油蔬两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类不育系于11月上旬播种,其不育天数较长,可用恢复系与之配制F1杂种,同期播种于初花前打薹,可推迟开花12d以上.使该类不育系不育天数相对减少,可育天数相对增加,从而自交繁殖该不育系。初花前打薹与不打薹相比,对单株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打薹还可获3000~4500kg/hm2菜薹供蔬用或饲用。这在三熟制地区或城市中、远郊可提高白菜型油菜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育成的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 ,雌雄育性稳定 ,农艺性状优良 ,可在黄淮地区直接使用。W931A的雄性不育是属配子体不育类型 ,用它作亲本育成 3个增产幅度达 2 9%~ 46 %的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18.
萝卜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2至1999年期间,以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92-08为不育源,对不同类型的青花菜材料进行转育,育成了萝卜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BC7-19。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100%;基本克服了苗期低温黄化现象,花器结构正常,结实能力强。利用不育系BC7-19培育出了青花菜一代杂种沪青1号,具有生长势强、早熟、抗黑腐病、综合园艺性状优良等特点,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个华北谷子品种与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高117A和高146A测交,根据F2代、BC1F1代分离群体的育性反应,对不育系的不育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根据结果,认为这2个不育系的不育性受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受微效多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利用不育系,对优质油菜(B.napu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81A的微量花粉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不育系微量花粉对不育系植株及杂种后代的长势、花器大小及农艺性状等有较大影响。随着不育系不育程度的增大,不育系和杂种生长渐弱,且花变小,角果变短,种子数变少,农艺性状变差,提出利用较多微量花粉的不育系异地制种,是兼顾油菜“三系”杂种纯度和杂种优势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