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养猪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与之相配套的猪舍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越发显得重要,只有在适应的环境条件下,猪的生产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养猪效益才能得以保障,在实际生产中,对猪舍内温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的科学调控是重点改善猪舍、鸡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猪舍内环境是猪只生长、发育、栖身的环境,主要包括猪舍内的温湿度、空气质量、风速等因素。猪舍内环境是影响猪只生长乃至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养殖场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猪舍环境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并从建筑设计、防寒保暖、防暑降温、空气和光照调节等方面探讨了猪舍内环境的相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猪舍的建筑与舍内环境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建筑是否合理,猪舍内环境能否满足猪的生长发育的要求,是关系到能否发挥猪的最佳生产性能和保障猪体健康以及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影响猪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空气质量和光照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猪舍环境中的潮湿不等于湿度,因为湿度只代表空气中水的含量,而潮湿除了空气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墙壁上湿气过重。在所有的影响猪只生长发育环境因素中,有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密度等,  相似文献   

5.
猪舍的环境主要是指温度、湿度、气体、光照以及其它一些影响环境的卫生条件等,是影响猪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促使猪充分地发挥生长潜力。为了保证猪群正常的生活与生产,避免外界环境条件急剧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个适合猪生理需要的小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猪免疫应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并着重分析了山东青岛地区的独特情况。免疫应激对猪只生产性能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猪免疫应激的原因包括疫苗接种、病原体感染、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营养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以山东青岛为例,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生猪养殖中的环境和营养因素尤为突出。为降低免疫应激对猪只生产性能的影响,可以采取营养调控、环境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以及繁殖和育种策略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尤其我省冀北张承地区,气温较低。温度对猪只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肉质水平的影响很大,另外也是其他各种环境因素的根源,温度与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光照等息息相关,猪舍保温尤为重要。把握好温度,其他问题往往可以迎刃而解。1冬季猪舍保温的意义猪是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特别敏感,冬天养猪场气温偏低,猪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奶牛的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取决于牛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主要是指集约化牛场封闭式牛舍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空气质量等因素。在设计和建造牛舍的时  相似文献   

9.
畜舍小气候对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因素是影响动物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本文就猪舍小气候中主要因子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速、饲养密度等对猪的影响作一阐述,对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养殖场温度和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垫料等方面介绍了养猪场环境控制技术,以期对规模养殖场猪舍环境的控制和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畜舍小气候对猪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候因素是影响动物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本文就猪舍小气候中主要因子 :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速、饲养密度等对猪的影响作一阐述 ,对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畜舒小气候对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燕华  陈志银等 《家畜生态》2002,23(1):67-68,77
气候因素是影响动物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本文就猪舍小气候中主要因子: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速、饲养密度等对猪的影响作一阐述,对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以及追求高效益与高效率相结合的经营目标,这就必然对猪舍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猪舍环境主要是指热环境(舍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和舍内空气质量(CO_2、NH_3、H_2S等有害气体浓度)。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温度对于猪只的影响尤为突出。猪只除了采食、饮水、排泄和一定的活动以外,一天之中70%以上的时间以躺卧休息为主,休息区的温度环境,尤其是地面的温度调控极为重要。而往往由于低温,导致疾病的流行,猪的生产性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以及追求高效益与高效率相结合的经营目标,这就必然对猪舍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猪舍环境主要是指热环境(舍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和舍内空气质量(CO2、NH3、H2S等有害气体浓度)。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温度对于猪只的影响尤为突出。猪只除了采食、饮水、排泄和一定的活动以外,一天之中70%以上的时间以躺卧休息为主,休息区的温度环境,尤其是地面的温度调控极为重要。而往往由于低温,导致疾  相似文献   

15.
奶牛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奶牛的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还取决于奶牛的饲养和生活环境。饲养和生活环境主要是指集约化牛场封闭式牛舍内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及空气质量等因素。牛舍的环境主要是在设计和建造牛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种措施,用这些措施来消除饲养和管理中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猪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加强猪场的环境控制已成为发挥养猪生产潜能、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增加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猪场的环境包括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等猪舍外环境和温度、湿度、光照等猪舍内环境,本文从外环境和内环境两个方面对猪场舍的环境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温度、通风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对种公猪的影响,并提出改善舍外自然环境和猪舍内小环境、合理设计猪舍、夏季环境控制措施、寒冷季节环境的控制、猪舍内的通风以及猪舍内空气质量控制等控制措施,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素对于鸡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海拔高度、风速、太阳能、空气质量和水的质量及鸡群密度等。多年的研究发现,在诸多的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影响动物生理机能,引起  相似文献   

19.
正猪舍是猪群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建造科学合理的猪舍,给猪群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空间在猪生产中至关重要。猪舍内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猪群的健康,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空气质量、猪的活动空间、粪便处理方式等,这些因素对猪群的影响受栏舍建造结构的直接作用。为了提高猪舍的适用性,建造猪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标准化规模猪场圈舍设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笔者对猪场圈舍的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测定圈舍内空气温度、湿度、NH3浓度、细菌总数和粉尘含量,同时与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管理标准GB/T17824.4—1999(简称"国标")中有关空气指标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猪舍(试验组)较传统猪舍(对照组)温度、湿度更符合规模猪场猪只的生理需求;试验组、对照组圈舍NH3浓度均符合国标要求,细菌总数和粉尘含量均超出国标要求。说明在气候干燥、地域偏远、风沙天气较多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下,标准化规模猪场圈舍设计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着重解决空气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