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外向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新增长点,而新的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因此,中国农业必须推进标准化,及时掌握农业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出口目标国标准的信息,积极与国际标准及惯例接轨,以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推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漳州市应根据WTO的有关规则和我国的承诺,充分利用和发挥漳台农业合作的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实行标准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信息体系;组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借鉴台湾农业管理经验,培训农业管理人才,不断提高漳州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加快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该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和薄弱环节,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4.
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我国在加入WTO新形势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对凉山州农业标准化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整理如下,以期引起全社会的共鸣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推进质量兴农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中国农业标准化的作用和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内目前关于构建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的研究情况、探讨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实施的途径和措施、建立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对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推动质量兴农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荣成市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荣成市是山东省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农业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他们认识到,现有农产品之所以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本原因是农产品质量不过硬。因此,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农业要发展,必须与国际农业接轨,实现农业标准化。即按照国际标准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绿色无公害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中国农业标准化的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1.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根本随着农业国际化日益增强,农产品、农业技术以及信息的相互交流和交换越来越频繁,竞争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农业标准的国际化,采用国际标准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欧、美、日、澳等国高度现代化的农业,无不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提高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中国已加入WTO,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工作,提高中国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2.农业标准化是扩大农产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7,(3):59-59
2006年,山东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提高到68%;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全年实现农产品出口8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9.
李勇 《福建农业》2009,(6):8-9,22
近几年,福州市围绕特色品牌农业建基地,围绕农业标准提升品质。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以特色品牌促规模、以特色品牌拓市场,促进了福州市农业较快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了福州市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止目前,福州市75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农产品获得福州市产品质量奖。2008年福建省首次评选认定的50个2008年福建名牌农产品中,福州市有7个农产品入选。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就是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任务,提高农业竞争力与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认识与把握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基础上,应着力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产品布局与结构、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有效推动福建特色现代农业持续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农产品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36-3138,3143
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可以准确地反映农产品物流市场现状,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和促进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标准化、数据标准化和信息管理标准化.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应健全法律法规,归纳和采用现行合理的物流信息标准,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起步早,并逐步形成体系相对独立、功能互为补充、并行推动管理的4大认证产品,及其配套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福建则以农业"三品"为重点,并逐步推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比较闽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认证机构、管理机构和认证体系的发展特点,福建应重视对台湾认证标准的研究、消化和借鉴,规范认证机构管理并提高公信力,推进两岸安全管理机构合作,逐步与国际通用认证方式接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省22家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详细考察了国外SPS措施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SPS措施已成为除汇率外影响福建省农产品出口的最重要因素;福建水产品、茶叶和蔬菜受到SPS措施的影响较大;日本和欧盟的SPS措施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冲击较大;企业受SPS措施影响的原因,既有国内外标准差异过大、国外标准过高、信息不对称等外因,也有企业出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低这一内因,等等。在调研基础上,从政府、协会和企业等层面提出了应对SPS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2013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大、成本高,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分析了各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对近几年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政策及标准作了概述,并提出未来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必须由农业标准化的建设来实现,只有农业标准化制度的健全才能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推进闽台精致农业深度对接是新时期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主线。福建省应当以精准的设施农业、精深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精品的创意休闲农业为重点,承接台湾精致农业产业转移。遵循自然地理的区位优势,围绕三条产业合作带、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优势农产品,优化闽台精致农业合作的区域布局。加快引入大型台资龙头企业,延伸拓展闽台精致农业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金融保险和物流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培育台资嵌入式精致农业集群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杨彦林 《北京农业》2011,(15):243-244
加强农业标准化,对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帮助农民科技致富,促进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于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阐述了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其次,就如何有效实施农业标准化来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闽台农产品出口品种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和对闽台农产品出口品种的相似性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了闽台农产品出口品种结构相似性强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闽台农业加强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WTO框架下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从思想意识上重新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国际背景,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制度、认证制度及预警制度等以及在"绿箱"政策范围内加强对农业基础领域和涉农企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某些种类农产品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在观念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大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区别不同种类农产品,在安全、环境等方面制定不同的标准策略,这是保护本国农业生产,阻止外国农产品疯狂进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