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辐射选育小麦易位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辐射处理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普通小麦克79F3-392的F0种子,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出了龙辐麦4号,龙辐10946和龙辐10877 3个易位系,经Giemsa-C带技术鉴定,其易位形式分别为6BS/6RL,2AS/2RL和7RL/7AL。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表明,3个易位系和黑杂266具有共同的特征酶带。试验证明,3个易位系具备双亲的优良特征特性,其中龙辐麦4号已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早籼新品种浙辐910的培育、特征特性与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浙辐 91 0系用浙辐 2 1 9与广东优质籼稻长丝软占杂交、杂种F1辅以 3 0 0Gyγ射线辐照处理后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浙辐 91 0在湖南省湘潭市 1 997、1 998两年区试中 ,比对照品种湘早籼 1 3分别增产 6 4% (达显著水平 )和 6 9%。在浙江省金华市 1 997、1 998两年区试中 ,浙辐 91 0比对照品种浙 852分别增产 5 5%和 9 8% (达显著水平 )。已分别于 1 999年 1月和 2 0 0 0年 4月通过湖南省湘潭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稻米品质分析 ,浙辐 91 0糙米的蛋白质含量达 1 3 2 % ,因此 ,它是一个高蛋白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水稻恢复系辐恢838及其衍生系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辐射诱变、杂交及逆境温度筛选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方法,成功育成了辐恢838及其衍生恢复系辐恢718、辐恢305、中恢218、绵恢3728、糯恢1号等12个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逆性好的恢复系。利用这些恢复系与野败、冈型、D型、印水型、夜公型等胞质不育系组配育成的43个组合,先后通过了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这些品种在大面积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结实率高、较耐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特点,累计种植面积4000万hm2 以上。其中II优838是继汕优63以后我国应用时间长、种植面积较大的著名品种。2005年成为国家籼稻区域试验对照组合,也是我国近年来主要的出口越南东南亚等国家的杂交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用60 Coγ射线 30 0Gy处理湘辐 87 1 2 湘早籼 2 0号F2 代干种子 ,经多代选育 ,育成了优质早籼水稻新品种湘辐 994,该品种产量一般为 690 0~ 72 5 0kg hm2 ,米质优良 ,抗病性较好。 2 0 0 3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与核辐射诱变相结合的育种途径,培育成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西辐十三号(97-γ254)。该品种穗粒数44.6粒,穗重2.09g,千粒重43.3g。2004年10月该品种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同时对育成突破性的新品种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两个突变体杂交,并用200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杂交干种子,经9个世代定向选择,于1995年育成了中矮秆、大穗、粒重、品质优良的小麦新品系95-γ728。该品系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西辐十二号。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7.
扬啤2号大麦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啤 2号 2 0 0 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 ,系采用辐射诱发早熟突变选育而成的春性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 ,产量水平一般 675 0kg hm2 左右 ,熟期早 ,农艺性状好 ,抗逆性强 ,品质优 ,适宜在江苏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8.
航天诱变创制带标记水稻新材料及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航天诱变获得一个壳色带标记的香型水稻新材料,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将该材料直接转化为不育系"花香A",该不育系在可恢性、不育性、异交习性等方面均达到三系不育系的标准,11项指标达国家3级米以上标准。将"花香A"与恢复系"川恢907"配组,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花香7号"已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9.
加工型功能早籼稻新品种“浙辐201”的选育与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浙辐201是新品系201干种子经60Coγ射线辐射培育而成的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早籼稻新品种,具有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软和抗性淀粉含量高的特点,适合加工专用和功能食品开发,适宜在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等省作早中熟早籼稻栽培。  相似文献   

10.
采用~(32)P内照射川育5号,选育出了川辐1号。采用~(60)Co丁射线辐照杂种F_2种子,选育出了川辐2号、川辐3号和川辐4号,以及多抗新材料4037和2270。川辐1号与常规品种绵阳19的染色体结构间差异较小,川辐2号与川辐1号之间有1对染色体结构存在差异。川辐2号与绵阳19号也有1对染色体结构存在差异。4037与绵阳19的杂种F_1,大量形成1个四价体,4037与川辐2号的杂种F_2,形成四价体、三价体、2个单价体、4个单价体的细胞都有,4037是一个典型的易位系,其基因组成与绵阳19更接近。2882的染色体结构与几个品种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其染色体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4037的抗白粉病基因由主基因控制,表现为加性效应,为单基因遗传,是由~(60)Co丁射线诱变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