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养禽较为集中的乡村,禽粪遍地堆,屋前屋后,路边地角,日晒雨冲,鸡猪觅食禽粪无人问津。这种不卫生的习惯在我县很多乡村中都存在,严重地影响着乡村环境卫生的改善,促使家禽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县养禽业,必须迅速改善乡村养禽业中的卫生环境条件,促进生态平衡,减少疾病传播,保障人畜健康。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乡村养禽卫生工作的宣传和领导。对于养禽较多的村镇,由村镇行政领导,成立由村干部、妇女、医务人员和养禽专业户代表参加的乡村爱国卫生领导组织。在搞好乡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并  相似文献   

3.
家禽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涉及范围宽广,本文所谈的家禽的环境卫生管理是以改善和优化养禽条件、维护家禽健康、提高其生产能力为前提,其主要措施是:(一)禽场址的选择和筹建禽场址的选择和筹建不仅要考虑场地和建筑物的合理规划与布局,还要注意家禽场所卫生防疫设施在功能划分、位置安排上要考虑地势和主导风向,建立化粪池,设立排水沟,积粪场,还要考虑绿化,这样才能利于家禽的卫生保健。(二)重视禽场防鼠工作养禽场防鼠灭鼠工作是其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老鼠对家禽场的危害一是传播疫病;二是伤害家禽,不仅直接咬死家禽,还会造成家禽应激,损坏…  相似文献   

4.
李国 《山东家禽》2010,(4):20-21
发酵床养禽技术是以发酵床技术为核心.利用生态和微生态平衡原理,给禽只提供一个优良、健康的生存环境。即养禽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锯末、稻壳等农作物废弃物)建造发酵床.禽只将排泄物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简单的人工翻耙,使禽只的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使禽只粪尿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5.
<正> 养禽是广大农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病害在严重地威胁着家禽事业的发展,故如何做好防病灭病工作,减少和避免死亡损失,是广大养禽者所热切期望、急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根据许多养禽者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采取综合性的防疫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禽病,保证家禽生产安全。现将其主要原因简述如下,仅供大家参考。一、家禽生病的原因多而复杂家禽除了由于受到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的侵袭而发生传染病外,还有因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不良,降低了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养貉和养禽实践中进行长期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大小貉都有食粪的习性,蛋鸡、肉鸡、鹌鹑、鸭、鹅也都有吃貉子粪的现象。为解决貉粪喂禽这一科研新课題,我们把貉粪收集起来喂家禽,实践证明提高了养禽和养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貉粪营养价值很高,据我们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发展禽业生产,做好禽病防冶工作至关重要。只有科学合理地用药,才能真正起到防治禽病,保证禽业健康发展。但在养禽生产实践中,许多养殖户在禽病防冶中存在着用药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禽病的防治效果。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禽病防治过程中用药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8.
家禽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涉及范围较广,本文所谈的家禽的环境卫生管理是以改善和优化养禽条件、维护家禽健康、提高其生产能力为目的,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六个方面。1.禽场场址的选择和筹建禽场场址的选择和筹建不仅要考虑场地和建筑物的合理规划与布局,重要的是注意家禽场所卫生防疫  相似文献   

9.
李国 《水禽世界》2010,(4):20-21
正发酵床养禽技术是以发酵床技术为核心,利用生态和微生态平衡原理,给禽只提供一个优良、健康的生存环境。即养禽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锯末、稻壳等农作物废弃物)建造发酵床,禽只将排泄物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简单的人工翻耙,使禽只的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使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年来各地的经验教训,做好“四害”的防范工作,是当前农村养禽的关键。一防病害这是养禽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在每年损失的家禽中,有一半左右与病害有关。当前主要的禽病是新城疫、鸡传染性囊病、禽出败、曲霉菌病、鸡白痢杆菌病等。对此,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扫、定期消毒,减少周围环境中病原  相似文献   

11.
在养禽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禽病。但随着近年来养禽生产的快速发展,药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病原体产生了耐药性,使药物使用成本不断增加,而控病效果却不理想;禽肉、蛋中药残过高,危害了消费者健康,影响了禽类产品出口市场,进而影响到养禽业本身的发展。所以如何正确、合理地应用禽药是每个养禽生产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大事。(一)注意家禽的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1.解剖生理特点与用药。家  相似文献   

12.
1 我国禽传染病的发生现状、动向与特点 1.1 禽病防制的总体形势 养禽单位多而密集,经营规模较大,养禽数量多,禽及其产品流通渠道多而繁频,活禽市场的存在和监管难度大,给禽病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赵国臣 《中国家禽》2002,24(19):25-26
随着养禽业的迅猛发展,养禽技术已普及到广大农村,农户养禽已成为家庭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如此,在养禽的一些关键性技术环节上,仍存在着模糊的问题.笔者在总结多年养禽经验基础上,认为养禽能否成功,其重要环节在于育雏阶段.因此,提高雏禽成活率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将有关提高雏禽成活率的几个关键性技术措施粗略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各大养禽公司、规模化养禽场、禽药生产经营企业、禽病门诊等不断涌现,农村养禽户队伍和饲养规模也不断壮大。健康安全地发展养禽业,科学的饲  相似文献   

15.
建立健全禽病防疫体系确保养禽业健康发展蔡蕊郭继英伊善梅(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济南250023)在我国养禽生产的发展中,禽病的危害仍相当严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之多。在禽病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片面侧重于疫苗和药物防治,不仅增加了...  相似文献   

16.
孵化场生产的苗禽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养禽生产的成败.苗禽质量好,加上科学、精心的饲养管理,就可获得巨大的成功.影响孵化场苗禽质量,除孵化技术外,还有种蛋质量、孵化场所的卫生及消毒工作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1、当前禽病发生和流行特点。1.1、禽病防治的总体形势随着我国养禽单位的增多,经营规模的扩大,禽及产品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禽病发生流行造成有利条件,其次,养禽生产的经营主体多元化,一些养禽单位和个人盲目扩大生产,外出引种,片面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忽视养禽的防疫工作;特别是农村的个体养殖户,普遍忽视养禽的防治工作;另外,我国动物医学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够,防疫,检疫网络系统不够完善,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缺乏大规模控制疫病的手段和经验.旧病未除,新病又来,不能适应养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规模养禽不仅给养殖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带动和促进了养禽业的科学进步。疾病是影响禽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化、集约化养禽预防疾病应从基础做起,并贯穿于养禽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厂址选择、禽舍布局、禽舍建筑、设施设备、卫生环境,隔离措施、禽场净化、疫苗使用和药物预防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刘富来  容振坤 《中国家禽》2003,25(23):27-28
1一般措施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家禽的生长规律和气候变化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本病的高发期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的抵抗力,让禽体在与致病菌群斗争的动态过程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此外,应搞好环境卫生,尤其是饮水和饲料的卫生,控制好水禽的水域卫生,使环境中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20.
禽病防治是养禽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目前禽类疾病控制一是依赖疫苗,二是给禽群投药。由于养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疫病也越来越多,而禽群中菌株耐药性增强,一旦发病很难有敏感有效的药物医治,再加上频频出现疫苗免疫失败的现象,致使一些传染病不可避免地暴发,严重影响着家禽健康和生产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做好科学的有效消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养禽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