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农学院馆藏天牛科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农学院昆虫标本室收藏的天牛科昆虫标本进行了系统整理、鉴定和分类。馆藏天牛科昆虫共4亚科,38属51种,其中发现1新亚种,33个湖北省新记录种(种名前注有星号)。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天牛总科昆虫初步名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天牛总科湖北区系昆虫标本进行调查、鉴定和分类的基础上,拟出天牛总科昆虫2科6亚科29属127种,其中14种为湖北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3.
对湖北省长阳县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进行了系统采集、整理和分类鉴定,给出了该县天牛科昆虫4亚科55属83种的初步名录。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调查,共记录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天牛总科昆虫121种(亚种),分别隶属于2科89属.对大明山天牛总科昆虫的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和天牛亚科Cerambycinae为优势类群.大明山天牛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界+中日界"成分占优势,在中国昆虫区划中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及华北区4区天牛种类的相互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区系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22种天牛昆虫为资料,对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区系作了系统研究.在昆虫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地区,中国——喜马拉雅山亚地区.从起源上,东部地区以东方种类为主,西部地区以中亚细亚及东方成分为主,在水平分布上,其种类数量由东到西逐渐减少,危害程度逐渐增大,而垂直分布,随着海拔增高,种类减少.青杨脊虎天牛、青杨楔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杉大墨天牛等4种为主要林木害虫.光胸膜花天牛(NecydalispennataLewis)属吉林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林间诱捕马尾松蛀干类昆虫的效果,于2006—2008年每年的4—11月蛀干类昆虫活动期,在浙江省仙居县官路镇大北地溪林场应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诱捕马尾松蛀干类昆虫。结果表明: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具有较广的诱虫谱,可以诱捕到危害马尾松枝叶和树干的昆虫16科42种,包括3种具携带松材线虫能力的昆虫,即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和马尾松角胫象;天敌资源昆虫2科2种。天牛科、小蠹科和象甲科是马尾松蛀干害虫的优势群体,天牛科种类最多,达12种;诱捕到的优势种是立毛角胫象、松梢小蠹、短角幽天牛。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可以持续监测林间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马尾松角胫象、立毛角胫象和松瘤象等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发生规律,连续使用还能显著降低林间蛀干类害虫的虫口密度,为监测、预报和控制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调查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的种类组成.结果显示,该区共有鞘翅目昆虫15科69属138种,其中天牛类中松幽天牛、红缘天牛、光肩星天牛、六斑绿虎天牛较多,瓢虫类中七星瓢虫最多.  相似文献   

8.
对天津自然博物馆自1913年以来所收藏的3000多号鞘翅目天牛科昆虫标本进行了系统鉴定分类,计有狭胸天牛亚科(Philinae)、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幽天牛亚科(Asermin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天牛亚科(Ceran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6亚科144属379种。  相似文献   

9.
对天津自然博物馆自1913年以来所收藏的3 000多号鞘翅目天牛科昆虫标本进行了系统鉴定分类,计有狭胸天牛亚科(Philinae)、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幽天牛亚科(Asemin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共6亚科144属379种。  相似文献   

10.
对天津自然博物馆自1913年以来所收藏的3000多号鞘翅目天牛科昆虫标本进行了系统鉴定分类,计有狭胸天牛亚科(Philinae)、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幽天牛亚科(Asemin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天牛亚科(Ceru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6亚科144属379种。  相似文献   

11.
南开大学馆藏天牛总科昆虫名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收藏的120余号天牛标本是鉴定出226种,归属于2科6亚科120属,给出其种类名录。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我国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坡天牛属Pterolophia Newman一新记录种——弧带坡天牛Pterolophia lunigera Aurivillius,1913,研究标本保存于大理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甘肃省鞘翅目天牛科、象虫科昆虫新记录33种,隶属于25属。  相似文献   

14.
对已记载的蒙古高原花天牛亚科昆虫26属63种昆虫的种类组成及区系进行初步分析。各属所包含的天牛种类数量差异很大,以缘花天牛属(Anoplodera)为优势属,花天牛属(Leptura)次之,且在俄、蒙、中3国,各属的种类组成既相似又有差异;区系分析表明,蒙古高原花天牛亚科昆虫以古北界种类占绝对优势,仅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有49种,占蒙古高原花天牛科昆虫总数的74.60%;在中国无分布记录的蒙古高原花天牛亚科昆虫有4种,分别是长毛眼花天牛(Acmaeops anthracina Mannerheim)、红柄短胸花天牛[Alosterna tabacicolor(De Geer)]、长缘花天牛[Anoplodera longipes(Gebler)]、东北伪花天牛(Leptura renardi Gebler)。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调查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的种类,采用网捕和灯诱采集到14种天牛,其中,金绒锦天牛(Acalolepta permutans pe rmutans)和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为雷公山新记录种,肿柄锦天牛(Acalolepta basicornis)和十二星并脊天牛(Glenea licenti Pic)为贵州省新记录种.对4新记录种进行了特征描述,并附有采集到的14种天牛的成虫图片,标本保存在西南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6.
张广才岭南段不同林分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在张广才岭南段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采用拦截式诱捕器系统地调查了5个林分中天牛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比较了各林分中天牛物种组成的差异,探讨了天牛科昆虫对森林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在森林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共记录到天牛科昆虫 64种,隶属于7个亚科41属。其中,棍腿纹虎天牛和凹缘金花天牛为优势种,花天牛亚科、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为优势类群。3个优势类群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在不同林分中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未经采伐的阔叶红松林(Ⅲ和Ⅳ)中,花天牛亚科的物种数、个体数量高于其他优势类群,同时也高于其他林分;在新采伐过的阔叶红松林Ⅴ中,沟胫天牛亚科物种数、个体数量高于其他优势类群;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于其他林分。个体数量较多的13种天牛对林分的选择倾向不同,在新采伐的阔叶红松林Ⅴ中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最高,杨桦林和水胡林中最低。各林分中物种数量与个体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2,P0.001)。未经采伐过的阔叶红松林间相似性处于中等相似水平,相似性系数为0.62。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沈阳市松材线虫病疫区主要鞘翅目昆虫的物种组成和扬飞规律,2018年4~10月在沈阳市东陵公园疫区始发地(41°50′30.18"N, 123°34′57.64"E)以河流和围栏为边界划分成3个区域,采用BF-Ⅱ型诱捕器和APF-1型诱芯对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诱捕试验,每区设置10个诱捕器,共计30个,诱捕器之间相距50m左右,诱集的昆虫每周收集1次,诱芯45d更换1次。结果表明:共诱捕到鞘翅目成虫12956头,分属5科19种,其中天牛科(Cerambycidae)8种,小蠹科(Scolytidae)5种,象甲科(Curculionidae)4种,埋葬甲科(Silphidae)和郭公虫科(Cleridae)各1种。并对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松皮天牛(Rhagium inquisitor)、小灰长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脊鞘幽天牛(Asemum striatum)、黄色梢小蠹(Cryphalus fulvus)、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红松根小蠹(Hylastes plumbeus)、角胫象(Shirahoshizo sp.)、松树皮象(Hylobius haroldi)、松黄星象(Pissodes nitidus)和1种捕食性天敌昆虫——拟蚁态郭公虫(Thanasimus lewisi)的诱捕扬飞规律进行了研究。其中诱捕数量占优势的昆虫中,褐梗天牛、云杉花墨天牛、小灰长角天牛、角胫象均已被报道可以携带松材线虫。本研究初步摸清了沈阳市东陵公园鞘翅目蛀干害虫的种类和成虫扬飞情况,为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该类害虫的防治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信阳地区猪巨吻棘头虫中间宿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信阳地区的鞘翅目花金龟科、鳃金龟科、犀金龟科、丽金龟科、天牛科共 5科 7种昆虫棘头囊自然感染情况的调查 ,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金龟子等昆虫能否成为猪棘头虫中间宿主 ,取决于媒介昆虫本身、猪的饲养方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采自中国吉林省的天牛科(Cerambycid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中国2新记录种,即驼花天牛属的四纹驼花天牛(Pidonia testacea(Matsushita))和短跗花天牛属的库页岛短跗花天牛(Brachyta sachalinensis Matsumura),标本保存在北华大学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文中记录山西省境内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52属79种,其中有山西省内的新记录19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