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构建新疆褐牛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模型,估计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为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的确定和综合选择指数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1983-2017年收集的4个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81头公牛后代的2 504条新疆褐牛体尺体重数据为研究材料,以初生及6、12和18月龄阶段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性状为研究对象,通过DMU软件构建多性状动物模型,以场、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和性别为固定效应,以加性效应和母体效应为随机效应,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显示,新疆褐牛初生至18月龄阶段体重遗传力估计值为0.22~0.61,体高遗传力估计值为0.43~0.46,体斜长遗传力估计值为0.29~0.52,胸围遗传力估计值为0.35~0.61。相同和不同生长阶段新疆褐牛各体尺体重性状间均呈现正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其中相同生长阶段各体尺体重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11~0.92,表型相关系数为0.05~0.92;不同生长阶段各体尺体重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08~0.92,表型相关系数为0.01~0.72。18月龄与其他各生长阶段间体尺体重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较高,且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因此,在制定新疆褐牛综合选择指数时,应重点考虑18月龄阶段的体尺体重性状,从而进一步提升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非遗传因素对安格斯牛初生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影响和遗传参数估计,本研究利用SAS 8.1软件中的GLM程序分析了场、年度、季节、性别对安格斯牛初生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影响,并用DMU 9.2软件中的DMUAI模块对初生体重及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除了季节对初生体重无显著影响外,场、年度、性别对初生体重及体尺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52、0.70、0.71、0.75、0.70、0.69、0.43,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各性状间遗传相关系数范围为-0.26~0.95,体高和十字部高的遗传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95,表型相关系数范围为0.12~0.80,胸围和腹围的表型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80。上述研究结果为今后安格斯牛的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估计统计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法系獭兔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单元内同胞相关法对法系獭兔3个世代的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进行了遗传力估计,并对6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仔数(0.15)和初生窝重(0.20)属中等遗传力性状;21日龄个体重(0.42)、32日龄断奶个体重(0.38)及成活数(0.42)皆属高遗传性状;3月龄体重(0.37)及体尺(0.28-0.37)属较高遗传力性状,而6月龄的相应性状遗传力值(0.47-0.63)明显地高于3月龄。3月龄体重与6月龄体重、6月龄体尺间皆有很高的遗传相关(0.81-0.96)和表型相关(0.46-0.79)。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国家级保护品种中卫山羊15个初生时期和35日龄的体型和羊毛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进行估计,分析了性别和出生年份固定效应对这些性状的影响,旨在为中卫山羊的保种工作提供参考。运用DMU软件的DMUAI模块,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遗传力,用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结果发现,除了35日龄的肩部和臀部毛弯曲数的遗传力小于0.1外其他各性状遗传力的范围为0.10~0.62,均属于中等或偏高遗传力,各性状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799~0.991,表型相关的范围为-0.407~0.904。出生年份对除35日龄管围外的其余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性别效应对所有体型性状均有显著影响,但对于初生时期2个毛长性状和35日龄的2个羊毛弯曲数性状影响不显著。中卫山羊早期体型和羊毛性状具有选育提高潜力,可将初生体长和毛股长作为中卫山羊早期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河北省西门塔尔牛体重和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为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2015~2021年河北天和肉牛养殖有限公司266头西门塔尔牛的体重体尺性状为研究材料,包括体重性状及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等6个体尺性状,使用DMU软件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动物模型对体重、体尺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结果表明: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41、0.41、0.45、0.45、0.48、0.31和0.66。体重与体尺之间的遗传相关范围为0.20(体高)~0.79(胸围),表型相关范围为0.14(十字部高)~0.23(胸围);体尺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范围为-0.70(腹围和管围)~0.92(体高和十字部高),表型相关范围为-0.10(腹围和管围)~0.94(体高和十字部高)。[结论]体重与体尺性状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体重及体尺性状间除管围外其他体尺性状间均呈较强的遗传正相关,在选育过程中加强对这些性状的选育,有利于提高西门塔尔牛的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6.
旨在分析母猪的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初生重、开测日龄等固定效应对长白、大白猪主要生长性状的影响,并对目标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遗传力、遗传方差、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基本依据。本试验利用GLM模型分析试验猪群(398头长白猪和1 176头大白猪)的固定效应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并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目标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目标生长性状包括达100 kg体重日龄(age to 100 kg,AGE)、达100 kg背膘厚(backfat to 100 kg,BF)、100 kg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to 100 kg,ADG)。研究表明,在大白和长白猪中,猪的出生年、出生季、初生重以及开测日龄对生长性状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长白猪的AGE、ADG和BF的遗传力分别为0.321、0.327和0.324,大白猪对应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454、0.469和0.408;长白猪的ADG和AGE之间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分别为-0.990、-0.995,大白猪的ADG和AGE之间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分别为-0.993、-0.998,均呈现较强的负相关。长白、大白猪的生长性状(AGE、ADG、BF)均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其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初生重和开测日龄对猪的生长性状影响较大。在遗传参数估计分析时,提高样本数量并提升表型数据质量,可以增加遗传参数估计的可靠性。本研究中的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较为可靠,可为后续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兴羔肉羊的生长发育特征及遗传特性。[方法]对2018—2019年出生的1 054只兴羔肉羊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集部分羊只6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体高、体长及胸围数据。详细记录每只羔羊的出生类型及系谱档案,利用WOMBAT软件对其初生重、断奶重进行遗传评估。[结果]兴羔肉羊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980和0.885,表型相关为0.321,遗传相关为0.396;6月龄时,公羊体重占成年体重的44.21%、母羊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0.33%,公羊和母羊的体尺数据都达到成年体尺数据的80%以上。[结论]兴羔肉羊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具有高遗传力,且符合肉用品种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8.
南江黄羊初生重的遗传力为低遗传力(P>0.05),2月龄和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的遗传力均为中等遗传力.2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的遗传力均为显著的高遗传力(P<0.01).早期生长发育各性状表型值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初生重与2月龄体长、6月龄体高、6月龄体重和体长的遗传相关不显著(P>0.05),而与2月龄体重、体高、胸围和6月龄胸围的遗传相关显著或极显著;2月龄体重除与6月龄体长和体高的遗传相关不显著外,与其余性状的遗传相关均显著或极显著;6月龄体重与初生重、2月龄体长和体高、6月龄体高的遗传相关均不显著(P>0.05),而与2月龄体重和胸围、6月龄的体长和胸围的遗传相关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2月龄胸围与其余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旨在对我国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收集的于2000-2019年出生的6 837头肉用西门塔尔牛的各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数据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估计其在2007-2017年取得的遗传进展。本研究利用REML算法估计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各性状遗传力,通过ASREML软件计算所有个体的育种值,再估计各性状的遗传进展。结果显示,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4、0.42、0.35、0.38和0.46,初生至6月龄日增重、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18~24月龄日增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7、0.32、0.36、0.39。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在2007-2017年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为0.46、2.65、4.31、4.12和2.44 kg,初生至6月龄日增重、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18~24月龄日增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为0.014、0.016、0.009和0.007 kg·d-1。本研究对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做了系统评估分析,并评估了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取得的遗传进展,为下一步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估计鲁中肉羊初生重、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参数,利用2018年上半年出生的611只鲁中肉羊的初生体尺体重数据,采用AI-REML (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算法,借助DMU软件分析以产羔数为固定效应、个体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的多性状动物模型。结果表明:鲁中肉羊初生重、胸宽、胸深、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10、0.22、0.44、0.43、0.46和0.52,各性状之间遗传相关为-0.517~0.773,表型相关为-0.197~0.503。说明鲁中肉羊初生重、胸宽和胸深为低遗传力性状,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为中等遗传力性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对仔猪初生重进行表型与遗传分析,探究其对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发挥其在选种过程中的价值奠定基础。实验选取某核心场近8年杜洛克仔猪生长和繁殖性状记录,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估计了初生重的加性方差、窝效应方差、表型效应方差和残差方差,计算初生重的遗传力;并估计了杜洛克仔猪初生重与主要繁殖和生长性状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此外,分析了随着初生重不断增加,其对应父系指数及各性状育种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性别和年份季节效应对仔猪初生重均有极显著影响;仔猪初生重遗传力达到0.24;相关性分析表明:表型与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较为相近,初生重与达115 kg体重日龄呈中等负相关,与体长和达115 kg体重日增重呈中等正相关,与达115 kg体重背膘厚、眼肌面积、总仔数、活仔数和健仔数相关均接近于0。综上,依据仔猪初生重进行早期选择,能够对种猪生长速度起到较好的选择效果,但对其他性状影响较小,建议可通过淘汰较低初生重个体(1 kg以下)来达到初选目的。  相似文献   

12.
柳小春  何俊  唐凡  施启顺 《猪业科学》2005,22(12):62-64
运用MTDFREML法,对正虹种猪场1998-2004年繁殖母猪2437胎次记录和522头后备猪的测定记录进行了分析。分析的性状有: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180日龄体重与三点平均背膘厚,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及180日龄体高、胸围、体长和腿臀围。结果表明,4个繁殖性状遗传力范围为0.12~0.21,180日龄体重及180日龄平均背膘厚的遗传力分别为0.52和0.55,体尺性状的估计遗传力范围为0.20~0.36,生长发育性状存在一定的窝效应,估计范围为0.18~0.38。  相似文献   

13.
鲁西黄牛主要经济性状的数量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物模型和DFREML,估测了1989—1994年期间出生的1050头鲁西黄牛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鲁西黄牛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体高、体长、尻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396、0.330、0.249、0.617、0.462、0.561、0.374和0.592;初生重与6月龄体重和18月龄体重之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487和0.673;6月龄体重与18月龄体重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561;18月龄体重与18月龄体尺的遗传相关在0.681 ̄0.947之间。  相似文献   

14.
MTDFREML法估算杜洛克猪遗传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MTDFREML法,对两种猪场的杜洛克母猪1998-2005年间繁殖母猪1147胎次繁殖记录和575头后备猪的测定记录进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4个繁殖性状遗传力范围为0.12~0.22,W160、BF180的遗传力分别为0.48.0.43,W120.BF120的遗传力分别为0.35、0.29。6月龄体尺性状的遗传力为0.39~0.44。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存在一定的窝效应,估计范围为0.02~0.26。繁殖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0.35~0.82。永久环境相关为0.62~0.86。表型相关为0.33~0.68;生长发育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0.50~0.84,永久环境相关为0.27~0.67,表型相关为0.61~0.84。遗传参数估计为杜洛克猪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番鸭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白羽番鸭RF系各阶段的生长性状进行表型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各阶段的体重遗传力较高,日增重的遗传力中等,而0-70日龄料肉比和0-84日龄料肉比遗传力偏低。同时还表明,各阶段体重之间和日增重之间存在较强的正遗传相关,而各阶段日增重与料肉比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遗传相关。生长性状遗传相关的变化范围在-0.824-0.912。  相似文献   

16.
旨在对我国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收集的于2000-2019年出生的6 837头肉用西门塔尔牛的各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数据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估计其在2007-2017年取得的遗传进展。本研究利用REML算法估计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各性状遗传力,通过ASREML软件计算所有个体的育种值,再估计各性状的遗传进展。结果显示,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4、0.42、0.35、0.38和0.46,初生至6月龄日增重、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18~24月龄日增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7、0.32、0.36、0.39。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在2007-2017年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为0.46、2.65、4.31、4.12和2.44 kg,初生至6月龄日增重、6~12月龄日增重、12~18月龄日增重、18~24月龄日增重的平均每年遗传进展为0.014、0.016、0.009和0.007 kg·d~(-1)。本研究对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做了系统评估分析,并评估了我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取得的遗传进展,为下一步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元内父系半同胞相关法,对3184个样本进行测算,南阳牛体高的遗传力达到0.6308—0.7011之间,体斜长、胸围、管围、坐骨端宽、周岁体重、1.5岁体重、2.5岁体重、成年体重等遗传力达到0.3573—0.5726之间,初生重、断奶量、外貌评分、繁殖性状等的遗传力达到0.0143—0.2932之问;体尺体重相互间的遗传相关均超过0.66,外貌评分与体尺体重之间的遗传相关在0.2152—0.6081之间。  相似文献   

18.
旨在设计利用不同信息来源的模型估计荷斯坦后备牛不同月龄体重性状的遗传参数。本研究于2014—2020年测定并收集了7 122头荷斯坦牛32 338条0~12月龄体重数据,分别利用系谱信息(linear mixed model with pedigree relationship matrix,LM_A)和系谱-基因组信息构建亲缘关系矩阵(linear mixed model with genotype-pedigree joint relationship matrix,LM_H),基于母体效应动物模型估计初生重,基于是否考虑初生重作为协变量的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2~12月龄各月龄体重遗传力,并利用双性状动物模型估计初生重与其它月龄体重的遗传相关。结果显示,对于初生重,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LM_H方法的拟合程度显著优于LM_A方法,但两种方法估计的遗传参数相差不大:直接遗传力分别为0.30和0.32,母体遗传力分别为0.08和0.09,个体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64;对于2~12月龄体重,LM_A和LM_H两种方法估计的校正初生重后的各月龄体重遗传力分别为0.15~0.55和0.28~0.49,未校正初生重的各月龄体重遗传力分别为0.16~0.54和0.28~0.51。初生重与2、5月龄体重之间为高遗传相关(相关系数>0.6)。5月龄后,各月龄体重与初生重的遗传相关系数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而减小。相较于LM_A,LM_H方法更稳定,AIC值较小(即拟合优度较大),遗传参数标准误较小。综上,采用LM_H方法估计目标性状可获得更准确、更稳定的遗传参数。本研究为建立中国荷斯坦牛生长性状基因组选择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秦川牛部分体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研究选用陕西秦川牛原种场饲养的33头公牛及其603头女儿1978年至2005年的记录资料,采用父系半同胞相关法对秦川牛初生、断奶、周岁及18月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体高比(BPI)的遗传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分析了各年龄段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秦川牛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及18月龄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4150、0.6136、0.2008和0.6371。同期体重体高比(BPI)的遗传力值为0.6225、0.6464、0.1632和0.4839。各年龄段体重与其它体尺性状均呈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德国弗莱维赫牛与澳系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母牛生长发育性状,试验选择德国弗莱维赫牛和澳系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母牛38头,对其0,4,12,18月龄的体重、体尺、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的表型值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德国弗莱维赫牛与澳系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母牛平均日增重、胸围和体斜长在0~4月龄断奶阶段生长发育最快,0~18月龄体重与体尺均为强相关,仅初生重与体斜长为弱相关,18月龄体重与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为弱相关。说明杂交一代母牛继承了弗莱维赫牛泌乳性能好和西门塔尔牛生长速度快的优点,两个品系间的杂交一代在体型的胸围性状上杂交优势明显,而在体斜长的性状上杂交优势不明显,是未来北大荒乳肉兼用牛培育应该提高的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