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雌性羊驼的生殖活动及繁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羊驼的妊娠期长,属单胎动物.且在妊娠前40天的流产率高,因此羊驼的繁殖率很低,这给羊驼的迅速繁殖带来了障碍。文章就雌性羊驼的生殖与繁殖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羊驼毛鳞片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羊驼(Lama pacos,Alpaca)是我国新引进的动物种,属于毛肉兼用的经济动物。羊驼属偶蹄目、骆驼科、南美洲驼属.其经济价值主要在于毛。我国对羊驼毛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国内有对小羊驼被毛物理性能的研究。我国羊驼经过一年多的饲养和繁育,已具一定的适应性,在我国气候、地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生产出一批被毛。羊驼90%以  相似文献   

3.
羊驼卵巢卵泡系统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5只成年羊驼的10个卵巢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目的在于揭示羊驼繁殖率低的原因。结果表明:①羊驼卵巢中原始卵泡数平均为20337个,左侧与右侧差异不大,但个体差异较大(范围4094-38914)。②羊驼正常卵泡的平均直径为2.16mm,卵母细胞核平均直径11.83±1.83μ。③羊驼10个卵巢中正常卵泡和萎缩卵泡总数为左侧83个,右侧92个,说明卵巢活性右侧强于左侧,其中右侧卵巢中萎缩卵泡共59个,占同侧卵泡的64.1%,左侧34个,占41.5%。④羊驼卵巢发育不良比例为20%。其中没有发现原始卵泡,但有3-4个发育正常的卵泡,与奶牛,水牛的报导相近。但发育不良卵巢的对侧卵巢含有较多正常卵泡和萎缩卵泡,说明卵巢机能有代偿作用。本研究为羊驼繁殖提供了形态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毛纤维中的角蛋白(keratin)和角蛋白关联蛋白(keratin-associatedproteins)的数量遗传性状位点(quantitativetraitloci)已有学者在绵羊等一些动物身上找到,其中KAP1.1、KAP1.2、KAP1.3等基因作为候选基因来间接选择羊毛细度性状。而羊驼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提取成年羊驼的新鲜血液中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采用PCIL技术扩增KAP1.3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测序后在NCBI工作平台中进行BLASTn同源性比较,得出结论:结果表明多个物种间KAP1.3基因编码区的序列相似性在73%以上。借助DNAstar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绘制了相关动物的遗传进化图.并对羊驼的种属地位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通过羊驼与绵羊在KAP1.3的氨基酸序列上的比较只有十五处残基的差异。证实KAP1.3基因与羊驼毛细度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12月龄以上公母羊驼和2~12月龄幼羊驼血清主要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公母羊驼间血清钠、氯化物、谷氨酰转肽酶、α-淀粉酶、二氧化碳结合力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成幼羊驼间血清钠、总蛋白、球蛋白、无机磷、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与澳大利亚羊驼比较血清尿素、肌肝和磷值变化较大,而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都在已报道值范围的下限,而白球比值较大;与晋中绵羊、骆驼和牛比较钙镁含量要低于羊的含量,而磷和白蛋白高于羊的,球蛋白和白球比低于羊的,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与羊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羊驼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骆驼的含量,白球比明显大于骆驼,而尿素要低于骆驼。羊驼的血清生化指标和牛的很相似。  相似文献   

6.
漫话羊驼     
小丫 《北方牧业》2003,(8):18-18
在各种精细毛纺制品中,羊驼毛大衣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但此种大衣价格不菲,甚至达到万元。据称羊驼毛产自一种美洲动物羊驼,那么羊驼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羊驼毛为什么如此之贵呢?  相似文献   

7.
羊驼的饲养管理和生活习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驼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属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美洲驼属。羊驼主要用于产毛,其毛被誉为“软黄金”.同时羊驼肉、乳也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现在羊驼已经成为家养动物,许多国家已经成功引种且有一定程度的推广。近年来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繁育证明,它们在温带、亚热带海洋性温润气候环境中也能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0.2%中性蛋白酶Ⅱ和0.25%胰酶:0.02%EDTA(1:1)“两步酶”消化法从羊驼背部皮肤分离得到羊驼毛囊干细胞。用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基(K-SFM)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生长曲线表明,不同代次毛囊干细胞接种前3d生长缓慢,4~6d进入倍增期,有无限增殖的趋势,所分离的羊驼毛囊干细胞具备毛囊干细胞特征(体积小、立体感强),呈现未分化特征;CK19、CK15、81-integrin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第3、5、7、9代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2.7±2.27)%、(47.0±3.46)%、(46.3±3.18)%和(43.3±3.76)%。结果表明,用“两步酶”消化法成功分离获得羊驼毛囊干细胞,无血清角质细胞培养基(K—SFM)可使羊驼毛囊干细胞体外维持未分化状态并传代至12代。  相似文献   

9.
毛肉兼用家畜——羊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作洲  张新 《饲料工业》2000,21(11):40-41
羊驼( Alpaca)是南美洲的一种驼科动物,是秘鲁、玻利维亚等国的主要放牧家畜,现存数量 350多万只,由于羊驼适应性和耐粗饲性能非常强,在南美海拔 4 000m左右安第斯高原地区,利用那里的高山劣质草场饲养羊驼,已是当地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由于羊驼的发展前景看好,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国都兴起了羊驼饲养热潮。近 10年来澳大利亚采用引进及培育的方法,将羊驼发展到现在的 10多万只。实践证明,低海拔地区及荒漠地区利用农作物秸秆及牛羊不能利用的灌木草丛饲养羊驼,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羊驼是…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羊驼骨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采集9头解剖羊驼骨头,用常规方法测定常量营养素,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矿物元素。结果显示:羊驼骨中粗脂肪含量(3.1%)较低,粗蛋白、钙、磷、铜、铁、锌、锰、镁含量分别为25.9%、20.0%、8.8%、7.8%、200mg/kg、50mg/kg、5mg/kg、320mg/kg,均高于牛、猪、羊、鸡的骨和肉中的含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高含量铜、铁、锌。本研究通过对羊驼骨中各成分的测定,明确了羊驼骨的成分特点和利用价值,为合理开发羊驼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催乳素及其受体在青年公羊驼皮肤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羊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毛用动物,研究包括激素在内的各种因素对羊驼毛生长的调控极为重要。作者采用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发现青年公羊驼皮肤中不仅存在PRL及其受体基因,而且还存在PRL相关蛋白基因,提示羊驼皮肤是PRL的一个垂体外合成部位,同时羊驼皮肤还可以合成PRL相关蛋白及PRL受体;通过荧光定量分析比较,认为羊驼皮肤合成的PRL是极少量的,垂体是PRL合成的主要部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确定PRL及其受体蛋白主要分布在羊驼毛囊上皮根鞘、表皮、皮脂腺等,提示PRL对羊驼皮肤及其衍生物可能以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羊驼Cytb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羊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并与骆驼科其它物种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分析了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并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羊驼在骆驼科动物中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羊驼与骆马和美洲驼存在的遗传差异相对比羊驼与原驼大,为传统分类学中的羊驼是原驼驯化以后的一种家养驼的提法提供了分子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娄玉杰  T.Massimo  胡业平 《家畜生态》2004,25(3):25-26,31
南美羊驼对剧烈环境变化有极强的适应性,具有独特的采食习性特点,了解南美羊驼的采食习性对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南美羊驼的生理消化特点及采食习性,以期为南美羊驼的引种及对牧草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每只足月分娩羊驼胎盘中孕酮、雌三醇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分别为(19.5770±17.1303)μg/mL、(6.4110±4.8459)pg/mL和(15.1550±6.2750)pg/mL,为羊驼胎盘的再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特约记者 陈发):山西省农业大学作为国内首家引进羊驼的研究项目,由该校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常生教授率领的羊驼研究课题组在各方面不断取得研究新进展,新近课题组率先发布序列号为AY839860的羊驼细胞色素b基因的数据,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数据库收录,成为国际核酸序列数据库收录的第一条中国科学研究完成的羊驼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珠海台创园羊驼养殖基地出现的羊驼死亡病例进行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和血液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提示羊驼出现炎症,尸体剖检和切片检查显示多器官充血和出血,通过PCR及序列测定确认该羊驼存在念珠菌性肺支原体感染。本文通过对该病例的确诊,积累了同类疫病防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由于羊驼的被皮系统与一般的家畜不同,很少有病理学家了解它正常的皮肤解剖结构,更谈不上对皮肤复杂的病理结构进行分析。本文从组织学的角度对羊驼的被皮系统进行综述,不仅为羊驼的生产提供依据,也为羊驼被皮系统的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于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于羊驼染色体的研究甚少,仅Taylor、Vidal-Rioja及Bianchi报道羊驼正常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74。此外,Wilker,Katrin报道美洲驼有性反转、X染色体单体性及染色体间性等畸变现象,Murray报道羊驼在生理结构及遗传特性等方面与美洲驼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9.
miR-193b及其靶基因Kit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检测miR-193b及其靶基因Kit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羊驼毛色的关系。试验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miR-193b及Kit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iR-193b在棕色羊驼中显著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1.741346倍;而Kit在白色羊驼中显著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是棕色羊驼的4.6029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miR-193b及其靶基因Kit可能参与羊驼毛色形成过程。提示,miR-193b可能通过负调控Kit参与羊驼毛色形成。  相似文献   

20.
羊驼疥螨病是疥螨寄生在羊驼皮肤内产生的一种皮肤病,该病具有脱毛和接触性感染的特征。倘若羊驼患病之后,就会导致羊驼毛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对于羊驼饲养的危害较大。本文就羊驼疥螨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