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文山烟区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特征,为烤烟生产均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文山州134个耕层土样的主要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文山州土壤有效Cu、Fe、Mn含量丰富,平均含量分别为2.05、36.44和44.84 mg/kg;有效Zn含量为2.13 mg/kg,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但各区域变幅较大:各烟区土壤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以丘北县和广南县较为缺乏,砚山县含量较高,其余4县(市)含量中等;有效B含量为0.36 mg/kg,属于较低水平,全州普遍缺B,分别有58.96%的土壤缺乏和26.12%的土壤严重缺乏。[结论]文山州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水平差异较大,需针对各元素丰缺特点制订相应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各类土壤矿质营养及桑叶中各元素测定得知,桑叶中各元素含量受所在土壤各元素含量制红;优质类土壤生产的桑叶中,钾、钙、镁及微量元素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桑叶,但优质类土壤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也有丰缺,故应针性施肥调节;普通桑园要在加氮、磷肥施用的同时,注间配施钾、钙、镁锰、硼等肥。  相似文献   

3.
对2个白浆土和3个草甸土亚类及3个暗棕亚类土壤剖面,共计26个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Cu、Zn、Fe、Mu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全量与有效态铜、锰之间呈正相关:锌在草甸土上成正相关,而在其它两个土类成负相关;铁在供试土壤上均呈负相关。全量和有效态四种元素与pH值在不同土类间表现各异。从剖面分布看,随着层次加深,四种元素的含量在不同土类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分析了安徽10个土类,254个土壤样品的Mn、Fe、Cu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对其有明显影响;另外,对Mn、Fe、Cu三元素在0~100cm土层中的迁移特征的分析表明,在土层中的迁移能力是Mn>Fe>Cu。土壤水分对Mn和Fe的迁移有明显作用,多为在土壤底层淀积;而Cu在土层中的分布,则多有表层积累,底层含量低的特征,并且土壤水分对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明吉尔吉斯斯坦6个州农区和草场的土壤微量元素的“丰缺”情况,并针对“丰缺”情况提出建议.[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塔拉斯州、奥什州、贾拉拉巴德州、纳伦州、伊塞克湖州等6个州52个样点,156份土壤样品中的铜、锰、锌、铁、硼5种微量元素有效性含量进行数据统计、分级评价.[结果]吉尔吉斯斯坦锰、锌元素含量极其丰富;铁、硼元素总体含量也比较丰富;而铜元素有58.14;的样品分布在低或极低水平,铜元素含量比较缺乏.[结论]根据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适当施用铜肥和硼肥是改善土壤缺素状况、改良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锰肥和锌肥短期内不需施用.  相似文献   

6.
从安徽各地13个土类、15种母质上采集耕层土样1006个,剖面土样394个,分析了有效性B、Mn、Cu、Zn、Fe、Mo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安徽省土壤微量元素缺乏频率约为B75%、Mo85%、Zn35%、Cu25%、Mn20%、Fe10%(仅占碱性土壤10%)。2、土壤pH与B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和交换M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缓效Mn呈似抛物线相关;与Mo、Zn则无明显相关。3、各元素之间分布上也有一定相关性,其中Cu相关面最广,它除了与缓效Mn以外,与其他元素都有极显著正相关。4、聚类分析显示,在土壤形成和熟化过程中,Cu、Fe的有效化和移动性经常有相似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利用4~5 g@L-1的咸水建立人工植被,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风沙土的成土发育.在成土过程中,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表明:①人工绿地中的土壤全量微量元素与流沙对照相比变化不大,各处理有效态微量元素大于流沙对照,风沙土成土发育仍处于初级阶段.②流沙中各微量元素含量较低是各处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低的决定因素.③各样地土壤剖面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规律为表层明显大于中层及下层.④相同植被类型条件下,人工植被生长年限越长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越高.⑤相同年限条件下,草地由于水分和养分条件优于其它处理,各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其它植被类型的样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湖南省宽皮柑橘主产区部分果园土壤和柑橘树体的营养元素进行丰缺性分析,为湖南省宽皮柑橘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点采样分析方法,采集湖南泸溪、石门和永顺3个宽皮柑橘主产区207个样点的土壤、柑橘叶片和果实,测定其营养元素含量,同时分析土壤有机质、pH和养分状况,并与柑橘营养诊断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宽皮柑橘主产区各橘园的土壤、柑橘叶片和果实养分丰缺情况.[结果]湖南省宽皮柑橘主产区土壤状况表现为:土壤pH整体偏低,处于5.5~6.5适宜比例的样点仅占13.04%;26.09%的样点有机质含量偏低.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果园土壤、柑橘叶片和果实养分含量差异明显.土壤差异百分比最大为铁元素(95.14%),叶片差异百分比最大为铜元素(86.36%),果实差异百分比最大为锰元素(94.77%).潮土、红壤、紫色土3种类型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明显差异,其他元素差异明显;土壤大量元素主要问题在于氮肥的使用与吸收,缺乏氮比例高达100.00%,中量元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均缺乏,微量元素有效铁、有效锰过量,而有效硼缺乏.叶片大量元素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丰缺情况不完全一致;中量元素钙、镁缺乏,与土壤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缺乏较一致;微量元素与土壤各微量元素丰缺情况不完全一致.3个产区柑橘果实养分的氮、钾、钙、镁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结论]湖南省宽皮柑橘主产区应选择碱性有机肥改良土壤pH,注意补充氮肥和硼肥.另外,由于宽皮柑橘果实带走的钙和镁养分较多,土壤易缺乏钙、镁,应重视补充钙肥和镁肥;而土壤锰含量过高,应注意减少锰肥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在湖北省柑桔主产区选择 1 1 8个代表性果园土壤测定其主要营养元素含量 ,首次摸清了全省柑桔主产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分布规律以及各元素的丰缺状况 ,阐述了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湖北省柑桔主产区选择118个代表性果园土壤测定其主要营养元素含量,首次摸清了全省柑桔主产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分布规律以及各元素的丰缺状况,阐述了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省如皋市土壤中主要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表明,如皋市土壤中的铁元素总含量较为丰富,铜元素略低,锌、锰元素严重缺乏。土壤中有效铜、有效铁、有效硼含量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部分土壤锰、锌缺乏原因是土壤中总量不足,而且两元素活化率较低。土壤理化性状及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对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来源于母质的影响。近20年来随着土壤有机质的逐步提高和微量元素肥料投入量的增长,锰、锌、铜有效态含量大幅度上升,含量小于临界值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壤pH值、有机质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铁、有效锌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土壤锌、铜、锰、铁、硼的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云南省陆良县植烟土壤及烟叶中铜、锌、铁、锰、硼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照土壤微量元素丰缺标准,陆良县植烟区土壤有效铁含量(76.78 mg/kg)、有效锰含量(36.80 mg/kg)极高,有效铜含量(1.59 mg/kg)、有效锌含量(2.13 mg/kg)较高,有效硼含量(0.54 mg/kg)适中;烟叶中各微量元素含量都较为丰富,烟叶铜含量为0.12~62.99 mg/kg,与土壤有效铜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56),受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烟叶锌含量为12.62~162.26 mg/kg,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084),受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及土壤pH值的影响较大;烟叶铁含量为71.40~1 861.64 mg/kg,与土壤有效铁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81),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烟叶锰含量为13.73~1 020.22 mg/kg,与土壤有效锰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258),受土壤有效态锰含量、海拔高度、土壤pH值的影响较大;烟叶硼含量为0.58~75.17 mg/kg,与土壤有效硼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47),受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江南丘陵林区森林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我国江南丘陵林区森林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森林土壤全量微量元素B,Zn,Mn等含量很低,Mo,Cu含量较高,Fe含量丰富,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全量不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樟科与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在迁栖地武汉植物园生长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珍稀植物叶片中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与其生长的土壤中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6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顺序为Fe>Mn>Cu>Zn>B>Mo,其质量分数均值大小和全国均值相差不大。21种珍稀植物叶片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其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Mo。与植物正常生长地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范围相比较,21种珍稀植物中,Mn质量分数偏高,部分植物Fe质量分数较大,Cu、Zn、B质量分数较为正常,Mo质量分数偏低。生物吸收系数顺序则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15.
在苹果优生区洛川县域范围内,选取管理措施不同的果园采集土壤样品,对其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及速效养分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等级分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洛川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属于偏低水平;土壤有效磷变异大,部分果园有累积现象,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较缺乏,相对而言,缺锌程度最大;土壤有效铜变异较大。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铜、有效锰的相关性较低;苹果园产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16.
吉林西部土壤微量营养元素有效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宪  王冬艳  李月芬  靳克  郭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03-12505,12508
通过对吉林西部3个工作区土样的微量营养元素全量、有效量以及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土壤微量营养元素有效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西部有效B基本不缺乏;有效Mn含量极丰富;有效Cu含量农安极丰富,明显高于其他2区,大安有效Cu含量样点间差异较大;土壤有效Zn基本不缺乏;有效Mo严重缺乏,且地区差异性较大;吉林西部有效Fe含量极丰富。土壤有效Mn、Cu和Fe含量受全量控制;B、Zn元素有效量受土壤pH值的制约;土壤有机质则与有效Mn和Fe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尚清芳  董莉丽  张建明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73-18176
通过网格采样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测量了面积为267 hm2灌淤土耕层土壤速效微量元素硼、铜、铁、锰、锌含量,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宁夏银北平原灌淤土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田间尺度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的有效态含量呈正态分布,硼呈对数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在30.0%~87.2%;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硼、铜、铁、锰、锌具有各向异性,长轴相关距离分别为550、1 100、700、500、500 m,短轴相关距离分别为200、450、300、250、200 m,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14.3%、11.3%、23.0%、21.7%、23.1%。最后利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方法绘制了研究区硼、铜、铁、锰、锌的含量分布图,以利于进行土壤微量元素养分的分地块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资源化利用蚓粪,采用保护地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单施猪粪(PM)、单施蚓粪(EM)、单施化肥(CF)、不施肥(CK)4个处理,研究蚓粪(EM)对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EM)处理明显降低土壤有效锰含量,猪粪(PM)处理明显降低土壤有效铁含量,化肥能降低土壤pH值及提高土壤有效态Fe、Mn、Cu、Zn的含量.茄子盛果期,土壤有效锰、锌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铁、铜与pH负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有效锌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余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与有机质相关性不明显.土壤pH是影响土壤锰、锌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云南农田土壤常量与微量元素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并为农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云南14个地方农田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P、K、Ca、Mg、Cu、Fe、Zn、Mn)的含量,并对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农田土壤中速效P、K元素处于平衡,速效Ca、Mg亏缺,速效Cu、Fe、Zn、Mn等微量元素盈余。在不同地貌下,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滇中红色高原土壤的速效态微量元素(Fe、Zn、Mn)的含量明显高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和滇西横断山脉;速效P、K、Ca的含量从西至东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速效Cu的含量则从西到东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农田土壤元素测定及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中阳洪水沟坝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Cu、Mn、Fe、Zn的垂直变异性与水平变异性分布特征,在中阳洪水沟11号坝地采集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效Cu、Mn、Fe、Zn含量。结果表明:坝地土壤微量元素总体上比较丰富,特别是有效态Mn的含量较高,有效Zn含量较低;从剖面层次来看,土壤有效态Cu、Z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变异性,属于中等变异性,Mn、Fe属于弱变异性;同一坝地不同部位之间,有效铜变属于高度变异性,有效态Mn、Fe、Zn属于中等变异性。该研究为洪水沟坝地微肥的施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