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稳定的生产工艺,促进其产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以胶体金免疫探针结合猪IgG,FMDV结构蛋白(SP)及非结构蛋白(NSP)的表位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制备人工抗原,设置两条检测线精准拦截抗体的检测模式,以试纸条特异性及敏感性为评价指标,对胶体金免疫探针用蛋白、试纸拦截用多肽抗原、检测线位置及喷膜缓冲液、金标蛋白保存液、样品垫缓冲液以及样品稀释液等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试纸检测266份田间猪血清样品,并与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LPB ELISA)和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3ABC ELI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该试纸与商品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结果】经优化后,口蹄疫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生产工艺参数如下:以胶体金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为免疫探针;选择混合多肽的形式设置拦截线,以非结构蛋白多肽(BSA-NSPs)喷涂T1线,结构蛋白多肽(BSA-SPs)喷涂T2线,以0.1 mol/L Tris-HCl为喷膜缓冲液;以ddH2O含15 mg/mL BSA、13.25 mg/mL Na2HPO4·12H2O、15.9 mg/mL NaH2PO4·2H2O、10% Trition X-100和0.3 mg/mL NaN3为金标蛋白保存液;以0.02 mol/L Na2B4O7·10H2O 含10 mg/mL酪蛋白、5% Trition X-100、0.3 mg/mL NaN3为样品垫缓冲液;以生理盐水含1.0% Tween-20为样品稀释溶液。制备的FMDV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及免疫评价二联试纸与3ABC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20%,与口蹄疫O型抗体液相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36%。【结论】通过对试纸生产工艺的优化,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工艺,制备的二联试纸检测线显色清晰可见,肉眼识别度高,试纸的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本研究为该试纸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基层口蹄疫的检测提供了稳定、特异、敏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更灵敏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快速检测方法,以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为标记材料,利用活泼酯法标记ZEN单克隆抗体制备荧光免疫探针,以ZEN-BSA为检测线,成功制备了ZEN荧光免疫层析试纸。结果表明,该试纸回归方程为y=-0.532 5x+0.937 2,IC50为6.6 ng/mL,检测限为1.2 ng/mL;与玉米赤霉酮(ZAN)交叉反应率为88.2%,与其他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0%,与常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T-2均无交叉反应;玉米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4%~108.5%,变异系数小于1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确证,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用于玉米中ZEN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3.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生物毒素检测等领域。该技术基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原(抗体)与待检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相互作用,在试纸条上形成可见的测试线或信号变化。其流程包括样品预处理、标记抗体制备、试纸条组装步骤。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可以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毒素残留、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以及临床诊断中的相关指标。该技术具有无创、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点,在临床应急检测和大规模筛查中能快速获得结果。文章总结了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及其在生物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当前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该技术在生物毒素检测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求一种无损的、非侵入性的、快速的胚胎性别鉴定方法。【方法】 以207个猪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胚胎及其培养液为研究对象,单个胚胎经巢式PCR扩增鉴定其性别后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同时利用拉曼光谱技术获取单个ICSI胚胎培养液的拉曼光谱。原始光谱经过处理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构建分类模型,先用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和建模,然后预测测试样本的性别,结合PCR性别鉴定的结果,计算分类准确率。【结果】 通过巢式PCR对207个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鉴定出71个雄性胚胎、128个雌性胚胎,8个样品扩增失败。猪ICSI雄性胚胎培养液在1 082和1 360 cm-1拉曼位移处特征峰强度明显高于雌性胚胎,构建的胚胎性别鉴定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81.5%,雌性和雄性胚胎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1.3%和81.8%。【结论】 本研究将拉曼光谱技术与SVM法相结合构建了胚胎性别鉴定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81.5%,提供了一种新的、无损的胚胎性别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呋喃唑酮代谢物荧光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将荧光纳米颗粒与呋喃唑酮代谢物单克隆抗体共价耦联在一起,以竞争法作为反应模式来制备呋喃唑酮代谢物免疫层析试纸条.所制备的免疫层析试纸条仅与呋喃唑酮代谢物AOZ有交叉反应,而与非目标检测物之间无交叉反应,其灵敏性达1.0 ng/mL,可满足相关检测标准要求.并且通过肉眼观察检测线和质控线之间的亮度,还可对AOZ进行半定量检测.该试纸条可用于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技术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gB抗体免疫层析试纸,为PRV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技术。【方法】选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的gB蛋白,采用羧基修饰的水溶性QDs,在偶联剂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的作用下制备gB-QDs荧光标记物。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us aureus protein A,SPA)和抗gB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将样品垫、标记垫、吸水垫、支撑底板按生产工艺组装成基于QDs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检测该试纸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结果】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试纸的敏感性为1∶6 400。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试纸与猪瘟病毒(CSFV)、口蹄疫病毒(FMD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通过检测田间猪血清样品,对比商品化ELISA检测试剂盒,结果显示,113...  相似文献   

7.
检测莱克多巴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酸酐法制备莱克多巴胺-OVA偶联抗原,胶体金标记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莱克多巴胺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该试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低可检测10ng/mL的莱克多巴胺,而与克伦特罗和沙丁醇胺无交叉反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对尿液和饲料样品中莱克多巴胺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ng/mL和0.01m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口服灭蝇蛆药除虫脲(diflubenzuron,DFB)预混剂灌服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猪血浆中除虫脲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以除虫脲-13C6(DFB-13C6)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干,甲醇-水(1∶1)复溶后进行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含5 mmol/L甲酸铵),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检测,DFB及内标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311.1→158.1和m/z 317.1→158.1。对色谱和质谱条件优化后,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定量下限、基质效应、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和样品稳定性等。【结果】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5 ng/mL,定量限为1 ng/mL;基质效应对样品的检测影响较小;标准溶液在1~1 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在定量下限1 ng/mL及低(2 ng/mL)、中(100 ng/mL)、高浓度(800 ng/mL)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准确度在97.78%~115.06%之间,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0%,符合方法学要求。在考察的条件下,标准溶液、空白血浆加标样品及处理后的样品,稳定性良好;但应避免样品的反复冻融。【结论】建立的LC-MS/MS检测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猪血浆中除虫脲浓度的检测,进而应用于除虫脲预混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谷物样品经提取后,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对其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符率可达90%以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操作简单、快速、方便,可以应用于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GICA),本研究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PRRS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 2D7制备免疫检测探针,将抗PRRSVN蛋白的MAb 1G7和羊抗鼠IgG抗体印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经条件优化,组装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本研究制备的PRRSV胶体金试纸条的最低检测限度为103.0 TCID50/mL;在特异性试验中,试纸条检测PRRSV呈阳性,其它主要猪病病原均为阴性;不同批次试纸条重复检测,结果无差异;对现地猪场送检的150份病料进行PRRSV病原检测,与RT-PCR相比较,试纸条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8.13%和88.37%.两种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2.建立的PRRSV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现地应用性.该试纸条的研制为PRRS的快速诊断及免疫预防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发犬轮状病毒(Canine ratavirus,CRV)免疫学诊断试剂,制备并鉴定CR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可用于检测CR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方法】 以CRV临床分离株SL006株为免疫原免疫BALB/c雌性小鼠,用杂交瘤细胞法进行细胞融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筛选可稳定分泌C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制备腹水,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获得单克隆抗体。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经条件优化建立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对试纸条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获得了4株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2C12、4A5、1H3、5F3,IFA效价分别为1:6 400、1:12 800、1:1 600和1:3 200;重链亚类分别为IgG2b、IgG2a、IgG1和IgG2a,轻链亚类均为kappa;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线包被单克隆抗体4A5,对照线包被羊抗鼠IgG,金标垫包被胶体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2C12,对CRV病毒液的检测灵敏度为104.2 TCID50/mL,检测犬源其他病毒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犬副流感病毒(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CPIV)、犬腺病毒Ⅰ型(Canine adenovirus-Ⅰ,CAV-Ⅰ)、CAV-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病毒液及CRV阴性肛拭子和阴性粪便均为阴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良好;利用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和RT-PCR方法对47份样品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3.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CR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与RT-PCR方法符合率较高,可为CRV的临床快速诊断提供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对猪皮下脂肪神经嵴干细胞(neural crest stem cells,NC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优化猪皮下脂肪神经嵴干细胞的培养条件。【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原代猪皮下脂肪NCS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CSCs标志物p75 NTR,并用不同浓度的EGF和FGF-2(0和0、10和10、10和20、20和10、20和20、30和30 ng/mL)作用于传代猪皮下脂肪NCSCs,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率,确定细胞生长的最适EGF和FGF-2浓度,将试验分为空白组和最适浓度组,测定两组细胞的生长曲线,成脂化诱导后油红O染色,对比两组细胞的脂滴生成量。【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原代猪皮下脂肪NCSCs经p75 NTR鉴定呈阳性。CCK-8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EGF和FGF-2的浓度均为20 ng/mL时对传代猪皮下脂肪NCSCs的促增殖作用最佳。生长曲线显示,两组细胞均在第5~9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第10~15天细胞增殖减缓,逐渐到达停滞期。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最适浓度组胞质内的脂滴生成量远多于对照组。【结论】在培养液中添加20 ng/mL EGF和20 ng/mL FGF-2对猪皮下脂肪NCSCs的增殖和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铭  张永宁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7):2698-2707
【目的】表达与纯化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方法】以PDCoV CHN-HN-1601分离株基因组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PDCoV全长的N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PDCoV-N。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0.5 mmol/L IPTG于37 ℃诱导表达12 h。在非变性条件下,利用Ni-NTA琼脂糖树脂从菌体裂解液上清中纯化N-端和C-端均携带6×His标签的重组N蛋白,并将其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利用Protein A/G琼脂糖树脂从免疫兔的抗血清中亲和层析纯化多克隆抗体,并对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及抗体效价的间接ELISA测定。【结果】重组PDCoV-N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分子质量约为42 ku;上清可溶性N蛋白的纯化纯度可达90%、蛋白浓度为0.45 mg/mL;纯化后的多克隆抗体纯度较高,ELISA方法检测其效价为1∶6 400,能特异性地识别重组N蛋白和PDCoV,与可引起猪腹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RoV)无交叉反应。【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重组PDCoV-N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后续深入研究N蛋白的功能、PDCoV优化血清学检测方法、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开展PDCoV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3-硝基丙酸(3-NPA)处理的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 为提高氧化应激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在小鼠受精卵体外培养液中添加0、20、50、100和150 ng/mL bFGF, 培养24、48和96 h, 统计2-细胞率、4-细胞率和囊胚率, 筛选最佳bFGF处理浓度。经腹腔注射12.5 mg/kg 3-NPA生产氧化应激体内受精卵, 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将获得的受精卵分为添加或不添加bFGF组, 即3-NPA和3-NPA+bFGF组及对照组(C)和bFGF组, 培养到囊胚后, 用DCFH-DA检测胚胎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 CMF2HC检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水平, JC-1检测早期胚胎线粒体膜电位强度。【结果】 0、20、50、100和150 ng/mL bFGF组2-细胞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100 ng/mL bFGF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150 ng/mL bFGF组4-细胞率和囊胚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因此后续试验选用100 ng/mL bFGF。3-NPA+bFGF组4-细胞率显著高于3-NPA组(P<0.05), bFGF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FGF+3-NPA组囊胚率显著高于3-NPA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 3-NPA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 bFGF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3-NPA组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bFGF组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bFGF+3-NPA组ROS水平显著低于3-NPA组(P<0.05), 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显著高于3-NPA组(P<0.05)。【结论】 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100 ng/mL bFGF可减少3-NPA诱导的胚胎氧化应激、改善胚胎线粒体功能, 从而提高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为PRRSV的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 使用0.1875、0.375、0.75、1.5、3、6、12 μg/mL AgNPs处理Marc145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评估AgNPs对Marc145细胞毒性,确定其安全浓度。通过显微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病毒滴度测定、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估AgNPs体外抗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效果。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估AgNPs对PRRSV的直接灭活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析AgNPs对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 PRRSV (0.0001~0.1)黏附和入侵Marc145细胞的影响,以及PRRSV感染Marc145细胞3、6、12、18和24 h后加入AgNPs对Marc145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AgNPs对Marc145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1.5 μg/mL,0.375、0.75、1.5 μg/mL AgNPs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PRRSV活性,0.375、0.75、1.5 μg/mL AgNPs均对PRRSV起一定灭活作用。AgNPs对不同MOI的毒株黏附和入侵Marc145细胞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不同时间(3、6、12、18、24 h)加入AgNPs对PRRSV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AgNP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PRRSV活性,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包括直接灭活以及抑制病毒的黏附、入侵和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新盐并考察其溶解性,旨在提高ENR的溶解度,丰富其晶体形式。【方法】采用混悬法制备ENR新盐,并通过溶剂挥发法培养其单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单晶X射线衍射(S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新盐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通过粉末溶解速率试验考察ENR和新盐在37 ℃、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速率。【结果】制备的ENR新盐为ENR-2,6-二羟基苯甲酸半水合物(ENR-2,6-DHBA·1/2H2O)。经单晶结构分析可知,ENR-2,6-DHBA·1/2H2O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495(7)Å;b=13.8266(11)Å;c=16.0672(8)Å;α=114.301°(6);β=90.322°(4);γ=114.438°(7)。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ENR阳离子、2个2,6-DHBA阴离子和1个水分子。2,6-DHBA羧酸基团的质子转移到ENR哌嗪环的N原子上,形成N+-H…O-,证实形成的是盐,ENR与H2O通过O-H…O氢键连接。FTIR结果证实,2,6-DHBA上的C=O吸收峰由于质子的转移由1 680 cm-1移动到1 725 cm-1。新盐的熔点不同于ENR和2,6-DHBA,为253 ℃。新盐的外貌形态为光滑的棒状。粉末溶解速率曲线显示,ENR-2,6-DHBA·1/2H2O平衡时的表观溶解度为0.65 mg/mL,是ENR的1.86倍。【结论】试验成功制备了ENR-2,6二羟基苯甲酸半水合物盐,该盐提高了ENR的溶解度,为提高ENR的生物利用度、增强抗菌效应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一种适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株(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SASCVs)引起奶牛乳腺炎感染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评价其对SASCVs菌株的抗菌活性。【方法】 通过对槲皮素(0.05、0.10、0.15和0.20 g)和替米考星原料药用量(0.2、0.3、0.4和0.5 g)及转速(500、1 000、1 500 r/min)、反应时间(0.5、1.0、2.0 h)、反应温度(25、50、75 ℃)、溶剂浓度(5.0%、7.5%、10.0%)进行考察,以外观性状为指标,筛选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最优配方和制备条件;以微观形态、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对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表征;通过琼脂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体外杀菌曲线,对比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和市售替米考星溶液对SASCVs菌株的抗菌活性,评价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的优势。【结果】 当替米考星为0.4 g、槲皮素为0.1 g、溶剂为20 mL 7.5%的聚乙二醇溶液,在转速为1 000 r/min、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为50 ℃时,所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最优,其溶液外观性状显示颜色清亮,无沉淀和絮状物;微观形态显示该混合物纳米粒分布均匀,颗粒大小一致;沉降体积比为1,再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741.9 nm,Zeta电位为-7.69 mV。替米考星标准品、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和市售替米考星溶液对SASCVs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4、1.51和1.38 cm,对SASCVs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和2 μg/mL;体外杀菌曲线表明,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对SASCVs菌株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槲皮素-替米考星混合物纳米粒对SASCVs菌株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可为治疗由SASCVs菌株引起的奶牛乳腺炎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