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配合饲料养鱼,其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1放养优质鱼种具有优良性状的鱼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而且鱼的生长速度快,其饲料系数则低。因此放养鱼种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鳞鳍完整、体色鲜明、体质健壮的鱼种。在鱼种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准确,以免因放养数量不足,使投饵量偏大,饲料系数升高,造成饲料浪费。在放养模式上,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即多种吃食性鱼同池混养,而应以一种吃食性鱼为主养鱼,适当搭配其他鱼类。但对于不是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要严格控制其混养数量…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 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口感较好,深受 人们欢迎。笔者在养殖其他水产品的 池塘中,进行了设置微型网箱养殖黄 颡鱼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 益。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可以适当配养其他鱼类,但要严格控制鲤鱼的配养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混养50尾以下为宜,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鳖是肺呼吸动物,由于其呼吸和摄食不停地在水中上下运动,有利于池塘底部有机物的释放和浮游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光合作用在表层产生的氧气搅入底层,使上下层水体含氧均匀,有利于鱼类生长。鳖的剩余饲料和排泄物一部分被杂食性鱼类直接利用,一部分可被浮游生物利用,为鱼类增加饵料,促进鱼类的生长。鱼鳖混养既产鱼,又产鳖,可以提高单位水面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每平方  相似文献   

5.
春季池塘混养鱼类要想实现低本高效,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一般要做到以下七项注意:1注意混养池塘面积。春季鱼类混养池塘要大而深,一般每个池塘面积最好5亩以上,水深2m以上,才可考虑配套上、中、下层鱼类混养。面积1~2亩,水深1.5m以下小而浅的池塘和饵料种类比较简单的池塘,以及新开挖的池塘,一般不宜混养。2注意突出主养鱼类。主养鱼类就是池塘混养中主要养殖的鱼类,也是实现养殖效益的关键鱼类。实行池塘混养不是混养的种类越多越好,而是要突出主养鱼类。一般混养1~3种,不宜太多。应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市场畅销、产量高、易饲养、效益好…  相似文献   

6.
孙克年 《广东饲料》2000,9(5):35-37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鱼饵料系数,提高鱼生产性能,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可采取下列主要技术措施。   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适当配养另外 1~ 2种。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节省部分配合饲料。如鱼塘中的主鱼再配养鲤鱼,一般每 667平方米水面混养 50尾以下鲤鱼,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提高饲料系数。如果鱼鳖混养,此模式可充分利用水面与饲料,减少残饵沉积,改…  相似文献   

7.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突出主养鱼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吃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可以适当搭配其他鱼类,但要严格控制鲤鱼的搭配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混养50尾以下为宜,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2选用合理的饲料配方不同种类的鱼或同一种类的鱼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环境中,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主养鱼的食性、个体大小、年龄…  相似文献   

8.
鳜鱼,又名季花鱼、桂花鱼,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一种凶猛性的经济鱼类。它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少细刺,胆肉还可入药,是驰名中外的淡水名贵鱼类之一,亦是传统出口的名贵水产品。由于鳜鱼养殖需要活鱼为饵料,在生产中以鳜鱼为主养鱼的模式难以大面积推广。在主养草鱼池中与四大家鱼混养,利用鳜鱼的凶猛食性控制野杂鱼,不但能收获鳜鱼,还能促进其它鱼类增产,一举二得。  相似文献   

9.
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空间,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在自然养殖的条件下,鳖要养殖2.0~3.0 a才能达到商品鳖规格,而普通鱼类养殖0.5~1.0 a就可以出售,因此,可以实施鱼鳖混养,提高产出,缩短资金的周转期。混养的过程中,鱼、鳖之间互惠互利,鳖的残饵和粪便不仅可以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浮游生物和池塘底栖生物繁殖,为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和杂食性的鲤鱼、鲫鱼、罗非鱼等的快速生长提供饵料条件;大量的鱼类粪便也可以繁殖浮游生物和池塘底栖生物,为鳖的天然饵料——螺蛳、蚌、小鱼、小虾等提供食物,如此一来形成了自然的饵料供应循环,有利于鱼、鳖的生长发育。而且鱼鳖混养,鳖会吃掉行动迟缓的病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是淡水虾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它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水产品。1976年引入广东、广西试养,现已成功地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养殖,在四川、江苏、上海、山东等地区已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虾与鱼池塘混养,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全面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又可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生产实践证明,虾、鱼池塘混养,一般亩产虾65~100公斤、鱼100~150公斤,投入产出比1∶2.2~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虾与鱼池塘混养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鱼鸭混养可充分利用资源。鸭粪及鸭吃剩的残余饲料既是杂食性鱼类的饵料,又是池塘浮游生物的优质肥料。鱼塘为鸭提供水草、螺蚬、蛹等食物。在炎热的夏天,鸭在水面,体温降低,食欲增加。鱼可摄食鸭体的寄生虫和排泄物,为鸭起清洁环境及保健作用。鸭能及时捕食池塘中的野杂鱼,对鱼塘鱼类群体起调节作用。在同等条件下,鱼鸭混养比鱼或鸭单独养殖经济收益提高50%左右。其关键技术是:1.投放鱼种。每年可清塘底的鱼塘,宜投放福寿鱼、鲮鱼、鲤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鳙鱼和鲢鱼。不能清底的山塘、水库,以投放鳙鱼、链鱼等上层鱼为…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投喂是提高鱼类饵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的关键。本文介绍几种提高饵料利用率的方法。1制成颗料饵料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将各种原料按一定配比制成适口颗粒饵料 ,饵料营养应全面 ,蛋白质含量要高 ,在水中稳定的时间要长 ,散失要轻。2增加投喂次数饵料在鱼肠道停留时间短 ,生长旺季时鱼类新陈代谢快 ,对饵料利用率低 ,因此 ,在总投量不变的情况下 ,应减少每次投喂数量 ,增加投饵次数 ,使鱼类始终处在半饥饿状态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降低饵料系数。3调节好水质水质的好坏 ,直接影响鱼类摄食的效果 ,水质好溶氧高 ,特别是水中溶氧分布状态好…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90年开始引进淡水白鲳鱼种,进行池塘试养已有三年了。在这试养期间,为了掌握该鱼的食性,推动扩大再生产,我们在板桥渔场做了这种鱼的食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食谱分析: 池塘以施肥为主,投喂商品饵料为辅。进行食性分析前,一般停喂商品饵料,并分析池塘水生生物状况。随机抽样,解剖全长1—25厘米淡水白鲳鱼80尾,肉眼观察胃及前肠内食物,确定摄食种类数量。结果如下:全长1.1厘米以下的鱼苗完全摄食浮游生物;全长1.5—2厘米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设计罗氏沼虾与环棱螺池塘混养模式,配套养殖设施、养殖管理等措施,获得罗氏沼虾与环棱螺池塘混养技术模式,以期解决传统池塘养殖面临的低效益和柳州螺蛳粉原料供应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池每666.67 m^2均产罗氏沼虾223.7 kg、环棱螺233.5 kg,每666.67 m^2均总产值1.285 1万元,每666.67 m^2均纯利润0.378 6万元,投入产出比1∶1.42,投资收益率41.77%;对照池每666.67 m^2均产商品鱼1 895.5 kg,每666.67m^2均总产值1.934 2万元,每666.67 m^2均纯利润0.163 5万元,投入产出比1∶1.09,投资收益率0.09%。采用罗氏沼虾与环棱螺池塘混养技术模式,可利用环棱螺的池塘底部生态净化作用,充分利用罗氏沼虾残存饵料,实现虾螺互利、虾螺产品双丰收,提高罗氏沼虾养殖综合效益,为柳州市螺蛳粉提供优质螺蛳原料。本技术模式与按照主养罗非鱼及套养其它鱼类的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每666.67 m^2池塘利润提高2 000多元,利润率提高13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开展“鸭鱼”混养是发展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水禽粪便是鱼的好饲料,据试验每亩鱼塘饲养30只鸭子,就能解决鱼的饲料问题。但是,鱼鸭混养要加强管理,其技术要点是: 一、鱼种的搭配比例及放养密度,应根据情况灵活进行,多放养直接摄食禽粪便的鱼类和适当放养滤食性鱼类,即应以鲢鳙鱼为主,搭配草、鲤、鲫鱼,每亩放养2000~3000尾。  相似文献   

16.
半滑舌鳎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海水经济鱼类,其人工繁育养殖技术发展迅速。本文从池塘处理、苗种放养、养殖管理、养殖收获4个方面介绍了半滑舌鳎与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生态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培育吃食性鱼苗鱼种,我国传统的喂养方法是投喂豆粉或豆浆,一日数次,定时全池洒喂。但朝鲜釜山水产大学鱼类养殖试验站发现,用含豆粉40%的饵料喂养鲤鱼苗种,鱼生长不快。经过营养含量分析,他们在豆粉饵料中添加2%的二价磷酸钠,鱼生长效果显著。初重73.3克的鲤鱼日生长率达1.619%,饵料系数1.431;初重26.7克的鲤鱼种,日生长率为1.589%,饵料系数1.558。  相似文献   

18.
提高化肥养鱼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化肥养鱼的原理与特点 化肥养鱼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过施肥向水体补充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并使水生维管束植物、固着生物、自养细菌等数量增加,在满足滤食性鱼类摄食的同时,也为吃食性鱼类提供部分食料。化肥养鱼与农田施肥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作用机制复杂且具有双重效果 施入水中的化肥不能作为鱼类的直接饵料,而是为鱼类的基础饵料绿色植物提供养分。这些绿色植物在营养物质丰富的情况下大量生长繁殖后,一部分被鱼类摄食成为直接饵料,另一部分则被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摄食,间接为鱼类提供…  相似文献   

19.
鲢、鳙鱼是我国内陆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其以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逆性能力强、食性广等特点受到广大养殖业户欢迎。同时,鲢、鳙鱼能够摄食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然后将他们转化为鱼产品,对养鱼水质调节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因此,鲢、鳙鱼种的养殖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池塘鲢、鳙鱼种养殖多为靠施肥培育水体天然饵料生物进行养殖,或者在其他吃食性鱼类,如鲤鱼、草鱼等驯化养殖中作为配养鱼获得鲢、鳙鱼种,产量低,供应水产养殖市场数量有限,制约了鲢、鳙鱼的规模养殖和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鱼饵料营养配方已很全面,但很多颗粒饵料未被鱼吞食就沉入水底,很难被鱼摄食而造成浪费。在饵料中掺入微量引诱剂来吸引鱼的摄食是一种好办法。最好的引诱剂是甜菜碱(C_5H_(11)O_2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