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就是将天麻种子、萌发菌、蜜环菌菌种、菌材一起下池伴栽。这种伴栽法既省工省时 ,又能提高天麻的产量 ,还可以节省木材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使用的是直径为 3~6cm的枝桠、细小的木材及阔叶树落叶 ,栽培当年可获得 4kg/m2 以上的种麻 ;若次年秋  相似文献   

2.
<正>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就是将天麻种子、萌发菌、蜜环菌菌种、菌材一起下池伴栽。这种伴栽法既省工省时,提高了天麻的产量,又节省了木材。6月上  相似文献   

3.
1 生态气候条件 1.1 菌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菌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1.2 温度天麻喜凉爽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8℃开始萌动生长,30℃就会停止生长.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宜天麻区域性规模化种植所需的优良蜜环菌菌株。[方法]对不同来源的3份蜜环菌菌株(gza46、sb1、wmt1)与伴有萌发菌的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伴栽试验,测定天麻产量,并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天麻有性繁殖栽种6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其产量上较"sb1"菌株具有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有性繁殖栽培18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产量(箭麻和种麻)上与"sb1"菌株均呈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但其中的单产种麻呈显著差异,单产箭麻相当。[结论]"gza46"号蜜环菌菌株适于贵州德江县及周边地区的天麻种植。  相似文献   

5.
蜜环菌MX-1是本文作者利用宜昌县西部山区人工栽培的有性天麻活体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菌株,经实验和生产实践证实,该菌株不仅生长势强,而且与天麻活体的亲和性好.用该菌株生产出的蜜环菌材伴栽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麻量高达12~15公斤.  相似文献   

6.
<正>天麻栽培中连续数年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因块茎感染病毒等原因导致种性退化,致使经济产量严重下降。采用有性繁殖可有效地防止种质退化,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可获得新的丰产品系选育材料。生产上利用天麻种子栽种,称之为有性繁殖。目前多采用萌发菌菌叶伴播法,但由于天麻种子微小,极易在栽培床上因很快失水而丧失发芽能力,已经发芽的种子,因营养不足,原球茎生长缓慢,分生出的营养繁殖茎细微、短小,接上蜜环菌的几率很  相似文献   

7.
<正>要想使天麻有性繁殖获得高产、稳产,除了要注意科学管理外,还必须满足优良的萌发菌,优良的蜜环菌、优良的天麻品种。一、天麻生产中常用的几种方法1.菌材伴栽法 菌材伴栽是天麻栽培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其他栽培方法都是以它为基础,加以改进,逐渐使其完善。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MX-1是从人工栽培的有性天麻活体中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菌株。用该菌株生产出的蜜环菌材伴栽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麻量高达12~15千克。  相似文献   

9.
依据天麻和密环菌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通过采用有性、无性相结合的繁殖方式 ,调节播期 ,选择优质菌种、菌材及种子 ,改善栽培环境 ,改变传统的栽培方法 ,加强管理 ,可明显提高天麻商品率。  相似文献   

10.
人工栽培天麻,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需要萌发菌和蜜环菌两种共生菌。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两种共生菌都能生长的培养基及生产技术。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年过半百的陈红芝,投身商海打拼20多年,身价千万,本可过着优裕的生活,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她却放弃现有事业,与妹妹陈菲芝回乡创业种植天麻。刚开始,她们一无经验二无技术,通过多方咨询,姐妹俩决定赴湖北枝江拜师学艺,历经半个月的专业学习,她们掌握了种植技术,并大胆地购买了31.5万元有性繁殖天麻种子、萌发菌和密环菌,租用一辆卡车千里迢迢地踏上了返乡  相似文献   

12.
天麻的有性繁殖,就是利用天麻花粉种子播种的繁殖方法。因花粉种子很多,一般每株有果30~60个,最多可达100多个,每个种果有种子2万~8万粒。因此,进行天麻有性繁殖的栽培,可以改良品种.提高天麻产量和品质,解决天麻无性繁殖栽培种子退化、天麻品质下降等问题,扩大了天麻种源。  相似文献   

13.
秦岭北麓无公害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秦岭北麓无公害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包括蜜环菌培养、种子培育、播前准备、播种、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天麻的无公害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蜜环菌-菌材的适宜组合是保证昭通乌天麻高产的关键,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菌-材”天麻栽培组合,选取1株萌发菌、2种菌材、7株昭通本地蜜环菌和1株外地蜜环菌与鸟天麻进行组合栽培,测定天麻种子的萌发状况及产量与数量。结果显示:天麻种子的萌发效果不仅与萌发菌有关,还与蜜环菌有关,与SNA04菌株组合时萌发率最高。除“菌材IⅡ-SNA11”组合外,其余组合中,菌材Ⅱ(西南桦)发菌拌栽天麻的效果明显好于菌材Ⅰ(十齿花)。  相似文献   

15.
秦巴山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成为中国最大的天麻主产区之一,为保障天麻、猪苓产业稳步发展,课题组从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天麻种植区采集蜜环菌资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资源菌株18个,经过系统选育,筛选出优良菌株ZY-17,命名为“陕蜜2009”。该品种在秦巴山区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伴栽天麻产量高、菌种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伴栽天麻无性繁殖生产,比对照菌株(京-234)增产28.22%;伴栽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比对照菌株(京-234)增产28.71%。  相似文献   

16.
蜜环菌对甘孜州野生乌天麻有性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学强 《湖北农业科学》2011,(17):3562-3565
研究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不同菌株及伴播方式对甘孜州野生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glauca)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蜜环菌是从影响原球茎膨大开始影响野生乌天麻有性繁殖的,并且蜜环菌菌株与乌天麻材料之间有极显著互作效应,蜜环菌效应强弱还与自身状况关系紧密.甘孜州野...  相似文献   

17.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麻为兰科植物,以干燥的块茎入药.为防止长期块茎繁殖(无性繁殖)产生退化或想获得大量优良块茎时,常采用种子繁殖(有性繁殖).天麻有性繁殖系数大,据调查,一株箭麻可着生20~50个果,一个果可产生4~6万粒种子,一株箭麻可产种子80~300万个,如果天麻种子利用率为1%,一株可产生8 000~30 000个块茎.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自昭通本地分离获得的4株天麻共生萌发菌的生长特性和对昭通乌天麻产量的影响,并与一株外地优良天麻共生萌发菌8103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菌丝平均生长速率和生物量依次为8103MH-013MY-001XCB017MY-002;室内萌发试验显示拌种乌天麻种子后萌发效果依次为MY-001MH-0138103MY-002XCB017,拌种MY-002后种子的生长势最好,MY-001次之;大田栽培试验表现最好的是MH-013,其次为MY-001和8103,MY-002和XCB017较差。4株昭通天麻共生萌发菌中MH-013和MY-001较适合在昭通乌天麻有性繁殖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县天麻生产中,我们采用天麻种子直播有性繁殖技术、代替过去的无性繁殖栽培法,既省工省时提高了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又减少了木材的采伐量,有益于淮河源头的桐柏山区的水工保持,获得了双重收益,缓解了菌林矛盾.因为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使用的是茎粗3~6cm的枝桠、小材及阔叶落叶,每0.5m2的栽培穴当年可获得4kg左右的种子麻,次年冬每穴可获得成品箭麻20kg左右,每穴效益在4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20-20
1、背景技术中药天麻(Rhizoma Gastrodiae)来源于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e lata Bl.)的干燥块茎。由于人们对天麻需求的日趋增加,国内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逐渐形成了天麻的无性栽培方法。之后,由于多代无性栽培导致的种性退化和对于天麻种子萌发时所需以之共生的萌发菌的认识逐渐清楚,天麻的人工有性繁殖技术也应运而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整套天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