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多表现发病突然,体温很高或皮肤上出现方形或菱形红斑块的症状,有的地方叫打火印。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2.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急性)、皮肤疹块(亚急性)、疣状性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由于严格的防疫制度,该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4.
浅谈猪丹毒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5.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病猪体温升高至42℃以上,疫情刚发生时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随后病猪多呈急性败血症,皮肤出现疹块,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慢性病猪会引发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及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类型不同,临床特征也表现不同:急性型多呈败血症症状、高热;亚急性型则表现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即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表现为疣状心内膜炎和纤维素性关节炎.本病一直是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一种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以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出现皮肤疹块,慢性型产生心内膜炎、关节炎及皮肤坏死为主要特征。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导致猪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其他传染病,给养猪户(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出现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及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该病在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在散养猪群中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主要发生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属于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急性型呈败血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不规则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则主要侵害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偶见于其他家畜。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以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皮肤型多见,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表现非化脓性关节炎、皮肤坏死和疣性心内膜炎。本病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至今尚未完全控制,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目前,在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中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2012年立秋以后,白山市部分养猪户饲养的猪只散发本病。笔者积累了浅薄经验,介绍给养猪户和临床兽医工作者,旨在交流有效快速地防治白山地区的猪丹毒经验。1临床症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1.1病例1浑江区六道江镇魏某养殖35头猪,有一头75kg左右猪发病,体温42.5℃,早晨不食,精神沉郁,后臀、后腿部及腹部有指甲大小的红斑,粪便干燥。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猪丹毒杆菌又称丹毒丝菌,为细长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感染猪丹毒的病猪耳朵、颈、头皮肤有瘀血、出血,背部皮肤有长方形、方性红斑。特征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为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较多,冬季少发,人也可感染该病。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疹块,在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也有表现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6.
周燕 《兽医导刊》2014,(3):50-5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其主要特征是病猪体温可升高至42℃以上,疫情刚发生时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随后病猪多呈急性败血症,皮肤出现疹块,如果误诊导致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慢性病猪会引发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及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急缓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和慢性型。急性型以突然发病、高烧不退、高死亡率为特征,病程短,常于3~4天内死亡,病死率80%左右;疹块型为病猪身体上出现四边形、圆形等不同形状,凸起、界限清晰和指压褪色的疹块;慢性型是由发病耐过发展形成的,常见有皮肤坏死、慢性心内膜炎和慢性关节炎等几种临床表。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9,(5)
<正>猪丹毒也叫"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是由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猪场且夏天多见。但近几年来,在北方地区猪场也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特征为败血症,亚急性型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疹块,慢性型主要特征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1]。本文介绍了2例猪丹毒的诊疗经过,并总结了防治该病的经验和体会。1流行病学1.1流行特点猪丹毒主要发生于架子猪,易感性随日龄的增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本文介绍了上海地区某猪场猪丹毒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