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1训练鹅群应使鹅群能听从指挥,做到“召之即来,驱之即散。”为此要使鹅群熟悉放牧者的有关指挥信号和语言信号。要放牧好群鹅,必须先管理好“带头鹅”,而“带头鹅”的选择则必须从同期出壳的雏鹅群中挑选。公雏的领头性能要比母雏强。应在雏鹅群中细心观察,选择个大、体健、开食早,有领头表现的公雏加以调教。在喂料、放牧、收牧时应发出不同的指挥信号和语言信号,使其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带动全群,听从指挥,对不听从  相似文献   

2.
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17日在江苏连云港市某农场饲养的18日龄雏鹅群和2001年3月18日江苏省溧阳某专业户饲养的10~15日龄雏鹅群,第一次发现此病。从这二个发病雏鹅群发病情况调查,此病多数发生在一月龄以内雏鹅,发病率可高达70%以上,死亡率达60%,用各种抗菌素、磺胺药和抗小鹅瘟血清均无治疗和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 姜堰市张甸镇河垛村王某饲养肉用仔鹅800羽,2009年3月5日,发现鹅群(13日龄)采食减少,出现零星死亡。3月713就诊时,统计死亡48羽,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后,鹅群恢复正常,累计死亡85羽,病死率为16.6%。该鹅群饲养方式是以砖铺地面,覆以砂土、稻草进行地面育雏。由于连续阴雨,  相似文献   

4.
预防鹅感染鸭瘟病张玉团,黄承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匡研究所广州510640)鹅感染鸭瘟病是鸭瘟疙疹病毒适应鹅体后在鹅群中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在病鹅群中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同品种、年龄及性别的鹅均可感染。若处...  相似文献   

5.
<正> 1 发病情况 1988年,我场从辽宁昌图收购豁鹅种蛋、漂蛋回场后,孵出选留种鹅群200余羽。经观察,在我区适应性和产蛋等方面均良好。1990年6月底,发现部分种鹅羽毛粗乱,脱落,产蛋率下降,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产蛋率显著下降,休产期提前60余天,于是我们对鹅群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鹅群已感染一种灰黑色的长形羽虱,感染率达到100%,感染强度达每羽100只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鹅细小病毒(GPV)、鹅圆环病毒(GoCV)和鹅多瘤病毒(GHP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9年4—11月对山东某鹅场送检的1 474份青年鹅脾脏采用PCR检测法,对样品中GPV、GoCV和GHPV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鹅群中GPV、GoCV及GHPV单一感染率分别为15.13%(223/1 474)、20.15%(297/1 474)和3.46%(51/1 474),部分样品存在2种或3种病毒共感染。检测结果表明该鹅场青年鹅群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和带毒情况,有必要制定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养鹅户在乌裕尔河附近用塑料大棚养鹅 12 80只 ,鹅分两批购进 ,按鹅雏日龄差别分为 1号鹅群 (80 0只 )和 2号鹅群(480只 )。 2 0 0 2年 6月 2 8日 ,2 7日龄的 1号鹅群开始发病 ,每天死亡 4~ 10只 ,又过两天 ,2 0日龄的 2号鹅群陆续发病 ,每天 10~ 2 0死亡只。畜主应用“禽宝康” ,“喹乙醇”等药物拌料和饮水 ,均不见效。 7月 4日 ,该养鹅户将病鹅送我站检查 ,先后送检 2 0只 ,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检查、实验室化验等综合诊断为鹅曲霉菌病。疫情历时 15d ,共死亡 169只 ,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疫情得到控制。1 临床症状观察  病鹅…  相似文献   

8.
鹅霍乱诊断报告刘忠义,付桂英,任修东,肖杰,程文信(黑龙江省讷河市畜牧局161300)(讷河市动物检疫所)1995年7月5日,讷河市某公司附属鹅场,新购入的种鹅群,突然大批发病,死亡170余只。经现场调查。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鹅...  相似文献   

9.
王晴  代敏 《中国家禽》2002,24(11):31-32
1发病情况我县养鹅户刘××、周××于1998年5月22日同时购进雏鹅各1000只,于户外塑料大棚舍饲。饲喂粮库购进杂交稻种。8日龄发病来我站诊治;经诊断为“小鹅瘟”,于当日和16日龄两次分别注射0.7mL小鹅瘟血清,后鹅群康复,至此存栏刘为850只,周为900只,6月18日晨、19日两户鹅群相继约40多只出现咳嗽,畜主立即给予土霉素原粉、百炎清等药物治疗,两天未见好转,并蔓延至100多只,严重的甚至出现张口呼吸,个别流鼻涕、甩头,鹅群中约有30多只脸部肿胀,畜主于21日又用红霉素、畜禽喘康定、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宿迁某种鹅场出现产蛋下降症状的鹅群进行剖检,综合临床症状、剖检情况、实验室诊断和全场血清抗体检测,确诊为坦布苏病毒感染.对发病鹅群进行抗病毒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消毒隔离,控制了鹅群的死亡,产蛋水平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1.
<正> 鹅是食草水禽,属节粮型动物.湖区滩头草甸多,最适宜放牧鹅群(简称牧鹅).为了让鹅在放牧时吃足喝饱,节省精料,促进鹅群生长,提高饲料效益,必须学会牧鹅技术,下面谈谈洞庭湖的牧鹅技术。  相似文献   

12.
吴江县松林镇一养鹅专业户,在1997年11月20日更换饲料原料稻谷后,鹅群开始发病,并陆续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蛋鹅甲胺磷农药慢性蓄积性中毒。立即采取措施,很快控制了疾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调查吴江县松林镇一养鹅专业户,养蛋鹅1600只,该批鹅在产蛋前已注射过“禽霍乱”、“蛋子瘟”、“小鹅瘟”等疫苗。饲料配方为:小麦麸20%、豆粕10%、玉米10%、稻谷20%,米类20%、鱼粉1%、青料适量,另加多维素、贝壳粉等营养添加剂。鹅群吃完上批稻谷后…  相似文献   

13.
鹅副粘病毒的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鹅副粘病毒是最新发现的,能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的并致死的一种病毒。我们通过SPF鸡胚分离的病毒尿囊液第4代,对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后,成年鹅群的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达30%,1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这与自然发病鹅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相同,而且人工感染后不管成年鹅还是雏鹅其临床病状和病理变化均与自然发病的鹅的病理变化相同,从而证实了该病理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病原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禽》2004,26(15):56-56
农户养鹅一般都选3-4月份的鹅留种,小型鹅应按1:6的公母比例,中型鹅按1:4(配种时),如果从雏鹅开始预选,则适当放大比例,因为在生长发育到配种还要淘汰不合格公鹅。通常要从防疫较好,没有特殊传染病的鹅场进苗,最好公母鹅从两个不同地区鹅群中进苗,公鹅可适当提早2-3周,这样可防止近亲,又有利配种。  相似文献   

15.
2004年8月份,我县某养鹅场的鹅群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该鹅场共饲养雏鹅2500多只,于7目龄接种小鹅瘟疫苗;30日龄时,雏鹅群所用饲料由原来每天900千克减少到150千克,有213的鹅不吃不喝,并陆续出现死亡;到45日龄已死亡320只,死亡率达12.8%。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鹅的传染病,常引起雏鹅的大批发病和死亡。该病是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2007年4月下旬,白城市某鹅养殖场7日龄鹅群感染沙门氏菌病,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鹅类新城疫(暂定名)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鸡新城疫Ⅰ系,Ⅳ系苗和鹅副粘病毒病灭活疫苗对鹅进行免疫,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并攻毒。结果用5头份新城疫Ⅰ系苗,鹅群免疫后128天H1抗体水平在3log2以上,2头份的新城疫Ⅰ系苗免疫组抗体水平在3log2以上的仅为56天,用2头份鸡新城疫Ⅳ系苗免疫HI抗体则在21天后降至3log2以下,5头份鸡新城疫Ⅰ系苗免疫后鹅群在98天攻毒时受到保护,鹅副粘病毒灭活菌也有同样效果,2头份新城疫Ⅰ系苗、Ⅳ系苗组均得不到很好保护。建议以5头份新城疫Ⅰ系苗预防本病为好。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15日,我市某镇一养鹅专业户鹅群暴发了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鹅是一种食草性水禽,凡具有水源和草地的区域均可饲养,尤其是河川纵横、湖泊和沼泽地多、水草丰盛的地区更适宜放养鹅群。养鹅所需设备简单,饲料经济,管理比较粗放,自古以来是我国农民的一项重要副业。  相似文献   

20.
鹅舍是鹅生长发育、休息、繁殖的场所,是鹅生活的外部环境,鹅舍的位置、布局,内部的保温、光照、通风、水源供应、污物的处理等,都会对鹅群产生影响。同时,现代的畜牧业已经进人生产与环保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所以,鹅场建设,还必须注意环境保护,尽量做到排放符合有关环保指标,最好能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