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近等基因系材料和转基因系材料,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水稻防卫基因pal与chs的转录特征。Northern检测结果显示,在与白叶枯病菌非亲和性互作中,水稻pal基因和chs基因的转录均受到白叶枯病菌的诱导;而亲和性互作中,水稻中这两种基因的转录均不受到诱导或只是受到很微弱的诱导。表明由pal和CHS调控的苯丙烷核心反应的启动,产物的合成,有助于增强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水稻受白叶枯病菌诱导抗性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已知植物R类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作为随机引物,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水稻愈伤组织受白叶枯病菌诱导的mRNA表达丰度差异,获得3个差异片段。对3个差异片段进行了回收、重扩增与克隆,并对其中的一个差异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和杂交鉴定。该片段长度为680 bp,Northern杂交结果证实该片段受白叶枯病菌诱导表达且在抗性品种中的诱导表达明显强于在感病品种中的诱导表达。Southern杂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高温诱导cD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中,发现一个新的水稻基因OsRwp34,为典型的孤儿基因(Blayo et al.,2003).为研究其在水稻中的功能,构建了pET-28(a)OsRwp34重组表达质粒,研究发现重组菌株在IPTG的诱导下,细菌的生长受到强烈抑制,诱导过程中的OD值和活菌数变化表明OsRwp34是一细菌毒性蛋白.为阐明OsRwp34的毒性机理,构建了3个缺失突变体做了缺失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水稻抗瘟性近等基因系H7R和H7S为材料,采用PCR-差别筛选(PCR-based differential screening)的方法分离和克隆了一个受稻瘟病菌诱导表达的基因,RIM9b。Northern杂交显示该克隆为受稻瘟病菌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片段)。其转录丰度在诱导12h达到最高峰。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以单拷贝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包含一个558bp的开放阅读框,其序列与GenBank中数据无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植物脂氧合酶参与环境胁迫应答,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利用电子克隆及RT-PCR技术从辣椒(Capsicum annuum)中分离出一个脂氧合酶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2843 bp,含有一个273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910个氨基酸,该基因命名为CaLOX2 (GenBank登录号:JQ219046).序列分析表明,CaLOX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脂氧合酶保守结构域,定位于叶绿体基质内.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aLOX2属于TypeⅡ型13-LOX基因,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TomLOXD、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StLOXH3、野生烟草(Nicotiana attenuate)NaLOX3基因同源性高.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CaLOX2在辣椒各个器官都表达,但其表达水平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花中表达量最低;CaLOX2基因在辣椒与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亲和与非亲和互作中均受诱导,但在非亲和组合中受诱导表达的强度更大,并且诱导表达的时间在非亲和组合中也相对较早,表明CaLOX2与辣椒疫霉菌专化型抗性有关.辣椒不同器官接种疫霉菌后该基因表达模式也有差异,叶部接种诱导后CaLOX2基因的表达相对于根部接种诱导的强度要更剧烈一些,且最高峰较根部接种的延迟.机械伤害和高盐胁迫诱导该基因上调表达,低温抑制其表达,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H2O2均诱导其上调表达.和已知生物学功能的其他植物脂氧合酶基因聚类及表达模式比较揭示,CaLOX2可能参与茉莉酸而不是C6醛类合成.这些结果表明,CaLOX2基因可能通过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途径参与辣椒对疫霉菌及低温、高盐等逆境条件的防卫反应.该研究为阐明CaLOX2基因在辣椒抗疫病和抗逆反应中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制备完成高通量稻瘟病菌cDNA阵列的基础上,平行检测孢子受疏水性表面诱导0、2、8、20和30 h时间点的基因表达谱。结果显示:在附着胞形成的不同阶段,均存在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示出这一过程中基因表达网络的复杂性。其中,附着胞在成熟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数要明显高于其诱导和形成阶段,表现在8 h、20 h时间点相近的基因表达谱至30 h时间点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动态的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可以为稻瘟病菌致病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以近等基因系H7R和H7S为材料,运用差别显示(DD-PCR)技术获得RMal9片段。用此片段为探针筛选cDNA文库,获得3944bp全长基因RIM2。Northern杂交华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水稻抗感品系中均受稻瘟病菌的强列诱导。RIM2 ORF编码653个氨基酸,其序列与多种植物转座类似蛋白有32%-55%的同源性,其5′端约800bp与Xa21基因家庭Al,C的非编码区有82%的序列同源性。Southern杂交表明RIM2多拷贝存在与水稻基因组中。RIM2为一新的受病菌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  相似文献   

8.
以含有2200个独立水稻转录本的膜质cDNA微阵列鉴别萌发期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的空间特异表达基因。经比较表达谱,得到了在胚芽、胚轴和胚根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分别为31、36和73个。其中,胚轴特异表达基因包括聚泛蛋白、UDP-葡萄糖焦磷酸酶、蔗糖合酶、磷酸甘油酸激酶等参与糖、蛋白质代谢反应的蛋白,意味着在萌发期水稻幼苗中,胚乳贮藏淀粉和贮藏蛋白的降解反应主要发生在胚轴部。实验检测到的胚芽和胚根特异表达基因包括一些具有防御功能的基因及多个参与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基因,如胚芽特异表达的基因中,翻译起始因子5a、40s核糖体蛋白s28及核糖体蛋白136与蛋白合成有关;而过敏性蛋白、β-D-葡聚糖外水解酶和肌动蛋白-11等为抗病相关基因。胚根特异表达的基因中,肽链延伸因子1-α、TATA盒结合蛋白、DNA复制蛋白A2、组蛋白和两种核糖体蛋白等与复制、转录和翻译有关;而富含甘氨酸蛋白、创伤诱导性碱性蛋白、Bowman-Birk蛋白酶抑制因子、脂类转运蛋白-2等基因则与幼苗的防卫反应有关。通过分析这些空间特异表达基因,揭示出一些潜在的生物学规律,为研究萌发生理学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水稻几丁质酶的原核表达、复性及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T-PCR反应,从纹枯菌诱导的水稻叶片cDNA中克隆了1个水稻几丁质酶基因RC7的全长编码序列(ORF)。通过亚克隆方法,RC7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的GST融合,构建成GST-RC7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GST-RC7,然后,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的GST-RC7。经过洗涤、溶解(变性)、复性及纯化等处理,包涵体中GST-RC7得到溶解、复性和纯化。纯化的复性GST-RC7蛋白具有几丁质酶活性。对6种重要作物病原真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分析的结果表明, RC7可显著抑制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纹枯菌、小麦赤霉菌、棉花黄萎菌、烟草赤星菌的菌丝生长,说明RC7可作为上述植物病害抗性基因育种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0.
检测到水稻白叶枯病菌能产生一种“跨菌调控因子”,在固体平板上,这种因子由白叶枯病菌分泌到细胞外后可以扩散并进入甘蓝黑腐病菌,调控甘蓝黑腐病菌致病因子的表达.本研究从水稻白叶枯病菌中克隆鉴定了一个与这种“跨菌”调控因子合成有关的基因rpfF,通过转座子诱变和标记置换(markerexchange)技术,构建了rPfF突变体,突变体丧失了产生这种“跨菌”调控因子的能力,在水稻植株上的致病能力明显减弱,DNA序列分析得知rpfF基因编码的产物和大肠杆菌的3-酮脂酰-COA硫解酶(3-ketoacyl-COAthiolase)同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