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遗传标记方法,凭借高效可靠等优点,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发广泛。本文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也提出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对我国杜鹃属植物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兴研究手段,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在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系谱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简介了TRA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分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子拓  刘丽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35-140
分子标记技术的使用在分子层面上对水产动物进行深度剖析,推动了水产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对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构造和它们在水产行业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在起源演化、亲缘和亲权关系、遗传距离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的区别,讨论了该分子标记技术在未来水产行业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水稻抗病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文章概述了近些年被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并就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NA指纹库的建立、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玉晖  朱清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61-6362
对近10年来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海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描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应用较多,而在海藻遗传图谱构建、目的基因定位和分子辅助选育等方面的应用还较少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辅助海藻遗传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SRAP分子标记技术,即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是目前较为新型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鉴定三个方面。本文综述了国内外SRAP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成果,并结合水产育种工作实际,认为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育种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技术不受季节与发育期的限制,对纯合体或杂合体均可进行鉴定,该技术所得的遗传标记具有诸多优越性。运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指纹图谱,进而鉴定品种的纯度,可为育种工作提供可靠保障。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品种鉴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花生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动植物、食品等检验检疫与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外源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检验检疫中应用的信息化、网络化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及其在蔬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在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并概述了分子标记在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番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RFLP,RAPD,SSR及AFLP等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育种上的应用,以及分子标记在辅助选择育种,构建连锁图谱,分离目的基因和QTL分析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及育种家的重视,应用也日趋广泛。文章综述了近年来RFLP、RAPD、SSR、CAPS、AFLP等几种DNA分子技术及其在芸薹属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和成功入侵的遗传学基础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明确入侵植物的遗传变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安全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未来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为了对入侵植物在入侵过程中的预测和预防、根除与管理、生态控制与修复的实践提供参考,综述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标记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标记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标记技术、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SSR)标记技术和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标记技术在入侵植物中的应用研究状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获得与苦瓜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加快苦瓜抗白粉病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白粉病野生苦瓜MC18为父本、高感白粉病苦瓜栽培种MC1-2为母本创建F2代分离群体;经单株抗病性鉴定后,以BSA法构建F2代单株的高抗和高感白粉病苦瓜DNA近等基因池;利用SRAP技术筛选多态扩增片段,对仅在抗白粉病近等基因池和父本中出现的差异片段进行同收、测序、比对和转化成SCAR标记,并利用已知抗病性的单株DNA分析标记与苦瓜抗白粉病的相关性.[结果]从118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稳定阳性差异条带的引物组合5对,其中ME20EM5引物对扩增的差异条带长度为332bp,与葡萄抗体蛋白基因(抗性基因)的DNA序列有较高相似性,并将其成功转化成与苦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大小为320 bp的SCAR标记.[结论]开发的SCAR-ME20EM5分子标记可用于苦瓜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东北地区杂草稻生态型及其与栽培稻杂交后代进行分子标记研究.所分析的1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了9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6条,多态性比例为38.71%.结果表明,RAPD分子标记可以区别东北地区杂草稻、栽培稻及其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6.
詹少华  韦传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47-13850
采用VBA程序查找了大豆基因组保守序列——在基因组中出现次数较多的碱基序列片段,分析了这类保守序列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综合保守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碱基数目越多,保守序列种类数和出现次数越少,从10个碱基到27个碱基,保守序列的GC含量先是逐渐增加,达到一个平台后又逐渐降低.碱基离保守序列3'端越近,出现A或T的可能性越大,碱基在保守序列中的分布具有非随机性.不同长度的保守序列具有明显的进化关系.筛选出10个碱基的保守序列和长度为8个碱基的填充序列用来设计引物,共得到566对引物组合.该新型分子标记有望在条带多态性、引物一致性等方面超越现有分子标记,同时具有成本低廉等优点.该研究旨在为基因组保守序列查找和分子标记设计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分析这些保守序列特性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分子进化机理.该新型分子标记有可能在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和基因图位克隆等方面得到应用,同时该分析方法也适用对其他物种.  相似文献   

17.
利用AFLP技术,运用64个引物组合,检测雌雄东北红豆杉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7对引物组合共提供了11个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10个与东北红豆杉雌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仅1个与东北红豆杉雄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DNA分子标记在动物种群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DNA分子标记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微卫星标记、小卫星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评述了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markers)、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markers)、生化标记(bio鄄chemicalmarkers)、DNA分子标记(DNAmolecularmarkers)等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DNA指纹图谱技术,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RandomAmplifiedPolymophismicDNA,RAPD)、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鄄peats,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等标记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园艺植物品种的分类鉴定、纯度的分析检测及品种间亲缘关系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AFLP进行榧树雌雄株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榧树Torreya grandis苗期雌雄株鉴别的问题,利用已建立的扩增片断长度多态(AFLP)体系及T-A克隆测序,就榧树的雌雄株开展了研究。结果从15对引物中用引物对E-AGC/M-CAT得到了一条雌性榧树特异的条带。这条榧树雌性性别特异条带,仅在雌株、雌雄同株的个体中有,雄株中没有,推测榧树雌雄同株由雌性榧树变异而来。GenBank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数据库没有与此特异条带相匹配的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