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村农民人居环境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农民作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加强对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现状的研究以及探索提升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具体对策,对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振兴农村的基础和保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云南省脱贫攻坚战夺取了全面胜利,农村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都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在概括云南省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制定的"退耕还林"等政策,我国的生态林业步入稳定发展的时工作服,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脱贫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着植树造林的树种较为单一、经营模式简单初放、农村林业的种植区域不严谨、农村林业的管理松散,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等问题,因此,在发展中,应掌握林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种植科学选择林木种类,同时应当加大林业规划管理,完善林业加工产业,使生态林业建设健康发展,助推农村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农村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美丽乡村概括地说就是要建设科学规划布局,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新农村,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新农村。太原市坚持生态脱贫统揽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建设绿水青山实现贫困村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条件,给乡村振兴凝聚了力量。乡村振兴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给脱贫攻坚带来了动力,只有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规划、有机衔接,才能真正使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并为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深厚的基础。为使两者有机衔接,需要形成两者结合的体制机制、关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强调基础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产业多元化建设、信息技术和文化并重、培养贫困人口自主发展能力,从而推动农村全面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土地产出率较低、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的西部地区,农村"空心化"、土地撂荒等问题普遍存在。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如何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并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粮食安全等大问题,客观需要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为此,建议国家在西部农村地区建设一批国有农场。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人口存在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复杂的致贫原因、自身能力的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都给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的治理带来了阻碍和挑战,妥善解决以上问题既是脱贫攻坚战役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拓宽贫困治理理念,完善贫困识别机制,创新增收模式,弥补自身能力不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供给水平就成为解决西部地区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是新时代农村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入手,先简要分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新要求,再系统分析有效衔接要点的基础上,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发展乡村振兴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情系农民群众,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优化发展地位,围绕两个百年目标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绝佳机会。本文以民勤县为例,提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真脱贫少返贫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广东S村为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明显,但也存在农村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偏弱,农村人才相对匮乏,农村饮水安全、污水排放有待解决等劣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应全力发展富民产业,推进产业振兴;培育发展农业人才,推动人才振兴;加强党建引领,实现组织振兴;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仁怀市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解决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覆盖,全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根据《仁怀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结合仁怀市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工作实际,制定本防治措施。1防治目标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以统筹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扶贫生态移民、环境整治、乡村  相似文献   

12.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最大难题。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做到"四个新":一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二要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经济组织;三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农村新风貌;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13.
湖南西部大开发是该地区脱贫的重要措施.过去在湖南西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毁林开荒,毁草开荒,森林资源经营不当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可通过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加强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与管护,进行生态农业和生态村镇建设,开展山区景观生态建设等生态学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正靖宇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围绕"参、蛙、菌、药、林"五个特产主导产业,坚持做到发展特色产业与农村脱贫攻坚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相结合、与推进科技兴农相结合,推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与农村脱贫攻坚相结合。按照农村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选择特色产业项目。近几年,先后有复兴、四海、巴里等9个村选择了发展人参、西洋参种植项目;南阳、龙东、燕平等11个  相似文献   

15.
目前,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其中,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组成,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整体目标的实现。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峻,与乡村振兴要求不相符合。因此,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严格贯彻下去,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促使乡村生态振兴得到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为研究区,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耦合模型,探讨了基于县域的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空间耦合特征。利用广西2015年的县域数据,划分土地生态质量和社会经济的等级,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和农村贫困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广西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耦合关系,并通过空间热点分析、空间聚集分析和Moran’s I方法评价了两者的空间聚集效应。结果表明:(1)广西空间贫困特征为由南部、东南部及中部向西部、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逐渐升高。(2)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空间耦合特征表现为由中部及南部向西部、西北部和北部降低。(3)土地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空间分布情况为由南部和中部向西北部、北部及东北部递减。广西贫困的现象与土地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因此,脱贫要从区域条件入手,并结合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屈楠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252-257
通过剖析2000—2019年西部大开发20年陕西省的空间治理水平和精准脱贫成效,分别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方法测度评价两者的时序变化,通过LSDV法估计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逐步回归模型和2SLS模型探究国土空间治理对于脱贫攻坚水平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20年陕西省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能力和脱贫攻坚水平均呈现先小幅降低后稳定上升的态势,各分维度指数变化各有差异.国土空间治理和脱贫攻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为由失调衰退的轻度失调型,逐渐发展为协调发展的良好协调型,系统协调度步入发展的良性互动阶段.国土空间治理对于脱贫攻坚具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农村收入水平起到国土空间治理促进脱贫攻坚的中介效应的作用.农民收入水平、农村教育水平和人均GDP均对脱贫攻坚有一定的显著促进作用,但农村人口数量对于脱贫攻坚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此,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进程中,陕西应尽快出台后扶贫时代的空间统一规划,不断创新乡村精准脱贫的机制体制,大力发展"新基建"驱动精准脱贫,推动乡村产业和经济的振兴发展,最终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为研究区,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耦合模型,探讨了基于县域的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空间耦合特征。利用广西2015年的县域数据,划分土地生态质量和社会经济的等级,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和农村贫困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广西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耦合关系,并通过空间热点分析、空间聚集分析和Moran’s I方法评价了两者的空间聚集效应。结果表明:(1)广西空间贫困特征为由南部、东南部及中部向西部、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逐渐升高。(2)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空间耦合特征表现为由中部及南部向西部、西北部和北部降低。(3)土地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空间分布情况为由南部和中部向西北部、北部及东北部递减。广西贫困的现象与土地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因此,脱贫要从区域条件入手,并结合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183-184
农村贫困地区往往又是生态环境保护区,两者具有高度的重叠性。本文探究了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减贫效果,发现现金型补偿方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减贫效果,而且也不利于激发贫困人口形成自身的"造血"机制,并不是长久之计;岗位型补偿方式能有效地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的重要方式。研究结果对于合理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都水族自治县生态建设脱贫攻坚机制,是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贵州民族地区生态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