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在建三江地区种植的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系),2011年对建三江地区栽培的31个品种(系)进行叶瘟、穗颈瘟抗性监测并作出鉴定分析。稻瘟病抗病(R)品种(系)有:龙粳28、龙粳29、龙粳30、绥粳10号、龙生01-107、龙生01-028-2共6个品种(系),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19.35%;中抗病(MR)品种(系)有:垦稻12、垦鉴稻5号、龙盾107、龙粳27、龙育03-1789、龙交04-908共6个品种,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19.35%;中感(MS)品种有:垦稻19、垦稻20、垦稻21、垦稻22、垦鉴稻6号、莲稻1号、龙交06-192、龙交06-2110、龙粳20、龙粳21、龙粳25、龙粳26、三江1号、绥粳8号共14个品种,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45.16%;感病(S)品种有:垦稻17、龙粳31、龙粳32、绥粳3号共4个品种,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12.90%;高感病(HS)品种有空育131,占总鉴定品种数量的3.23%。并就如何改进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提出了见解,讨论了稻瘟病抗性评价在水稻安全生产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11叶品种中龙粳29、龙粳45、龙粳52、龙粳31、三江16号、龙粳46,12叶品种中垦稻32、垦鉴稻6号、垦稻30、垦稻23、龙粳21,在产量性状和抗逆性等面表现较好,适宜在八五四分公司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选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4个主栽粳稻品种,垦鉴稻6、龙粳26、龙粳31和垦稻12,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灌浆结实期高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影响不大,各供试品种的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降低,糙米率、整精米率下降,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显著增加。晚熟品种垦稻12和垦鉴稻6的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小于早熟品种龙粳26和龙粳31。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21个品种(系)在水稻"三化"栽培模式下的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从试验调查分析,成熟较早的品种(品系)有垦稻19、垦稻9、垦08-1716、龙花01-030几个品种熟期较早;受8月30大风影响龙粳29、龙粳33、垦稻9、垦稻16、垦稻20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龙粳31产量最高,熟期属于较早的品种,在本地区能安全成熟;建议明年采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使这些品种可以发挥出更强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21个品种(系)在水稻"三化"栽培模式下的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从试验调查分析,成熟较早的品种(品系)有垦稻19、垦稻9、垦08-1716、龙花01-030几个品种熟期较早;受8月30大风影响龙粳29、龙粳33、垦稻9、垦稻16、垦稻20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龙粳31产量最高,熟期属于较早的品种,在本地区能安全成熟;建议明年采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使这些品种可以发挥出更强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6.
在寒地水稻种植过程中,优质品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水稻高产、稳产。庆丰分公司2015年为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水稻品种,对当地主栽11叶品种10个龙粳26、龙粳29、龙粳31、龙粳39、龙粳40、龙粳43、龙粳45、龙粳46、垦稻26、垦稻27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生育时期、分蘖能力、抗病能力、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庆丰分公司龙粳39、龙粳31、龙粳29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稳定,建议继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10个参试水稻品种均能在生育时期内安全成熟;抗病性及抗倒性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粳31、龙粳46、龙粳51、垦稻32;产量较高的为龙粳46、垦稻32、龙粳65。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粳31、龙粳46、龙粳51。  相似文献   

8.
2006~2010年,对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水稻区(生)试274份品种(系)进行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区试材料的抗性水平差异明显,无高抗品种(系),对叶瘟表现抗病的材料134份,频率为48.9%,对穗颈瘟表现抗病的152份,频率为55.5%。5a推广品种共计26个,主要有龙粳20、黑粳8号、垦稻18、龙粳25、龙粳26、龙粳29、垦粳2号、龙粳31等,累计推广面积248.07万hm2,占全省5a水稻播种总面积的15.9%。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空育131、龙粳20、龙粳21、龙粳24、龙粳25、龙粳26、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3、龙粳34、龙粳35、龙粳36、龙粳37、龙粳38、龙粳香1号、绥粳3号、绥粳8号、绥粳9号、绥粳13号、绥粳5080、稼禾1号、稼禾314号、稼禾06-59、垦鉴稻6号、龙交06-2411、龙育0491、龙生01-030、垦糯325、黑稻30个品种(系)的丰产、稳产以及抗性,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水稻品种。结论为产量最高的为垦鉴稻6号产量为779.6 kg/亩,其次是绥粳8号产量为745.4 kg/亩,龙粳29产量为717.1 kg/亩。出米率最好的为龙粳36为71.3%,其次为龙粳31为70.9%,空育131为70.3%,垦糯325为70.2%。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空育131、龙粳20、龙粳21、龙粳24、龙粳25、龙粳26、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3、龙粳34、龙粳35、龙粳36、龙粳37、龙粳38、龙粳香1号、绥粳3号、绥粳8号、绥粳9号、绥粳13号、绥粳5080、稼禾1号、稼禾314号、稼禾06-59、垦鉴稻6号、龙交06-2411、龙育0491、龙生01-030、垦糯325、黑稻30个品种(系)的丰产、稳产以及抗性,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水稻品种。结论为产量最高的为垦鉴稻6号产量为779.6 kg/亩,其次是绥粳8号产量为745.4 kg/亩,龙粳29产量为717.1 kg/亩。出米率最好的为龙粳36为71.3%,其次为龙粳31为70.9%,空育131为70.3%,垦糯325为70.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1个水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逆性以及米质综合比较分析,11叶品种龙粳31和龙粳46,12叶品种垦粳5号和垦稻23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本地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取水稻品种龙粳系列14 个、垦稻系列1 个、糯稻品种3 个(含龙粳系列1 个),共17 个作为试验材料,在整个生育时期重点对病害、倒伏、产量及产量相关因子等指标进行调查研 究。结果显示,抗性好、稳定性强且产量高的旧品种有龙粳31、龙粳43,分蘖好、抗病性优良的新 品种有龙粳59、垦稻33,可以作为主栽品种的辅助品种进行种植的品种有龙粳59、龙粳52、龙粳 61;糯稻系列中龙粳57 表现较好,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对28个水稻品种(品系)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垦稻17、垦稻20、垦稻08-924、龙粳25、龙粳29、龙粳36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较高的品种有垦稻20、垦稻08-924、龙粳36、龙粳29。黑龙江垦区是寒地优质粳稻主产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稻谷商品率高、米质优,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水稻连年增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存在栽培品种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龙粳系列、垦稻系列等17个品种(系)的主要性状、适应性、抗逆性、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产量和抗逆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粳26、产量为575.9kg/亩;龙粳25、产量563.1kg/亩;龙粳21、产量555.9kg/亩。在栽培中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注意各品种的自身特点,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搭配空育131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龙粳系列、垦稻系列等21个品种(系)的主要性状、适应性、抗逆性、产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产量和抗逆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粳29、产量为538.2kg/亩;龙粳26、产量519.2kg/亩。在栽培中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注意各品种的自身特点,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搭配空育131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稻品种对孕穗期低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耐冷程度,减少产量损失,以水稻品种空育131、垦稻12、松粳9号和龙粳11为材料,采用盆栽种植方式于孕穗期进行恒温15℃和变温15℃低温处理,研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水稻对低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时间延长,水稻空壳率显著增加,且同一品种恒温15℃较变温15℃的空壳率高;4个水稻品种在孕穗期的耐冷性总体表现为空育131松粳9号垦稻12龙粳11,其中龙粳11在孕穗期基本不具备耐冷性。  相似文献   

17.
对参试的13个水稻品种(品系)和空育131的生长特征、生理特性、适应性、抗逆性及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与空育131相比增产的品种有5个,其中产量最高的是垦稻08-1716,为720.8kg/亩,增产率14.3%;其次是垦稻08-1086、垦稻08-924,亩产量分别为692.4kg、684.6 kg,增产率达9.8%、8.6%,再次是龙粳31、龙粳36,亩产量分别为670.5kg、664.7kg,增产率达6.3%、5.4%。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空育131、龙粳20、龙粳21、龙粳24、龙粳25、龙粳26、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3、龙粳34、龙粳35、龙粳36、龙粳37、龙粳38、龙粳香1号、绥粳3号、绥粳8号、绥粳9号、绥粳13号、绥粳5080、稼禾1号、稼禾314号、稼禾06-59、垦鉴稻6号、龙交06-2411、龙育0491、龙生01-030、垦糯325、黑稻30个品种的丰产、稳产以及抗性,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水稻品种。结论为产量最高的为垦鉴稻6号产量为779.6 kg/亩,其次是绥粳8号产量为745.4 kg/亩,龙粳29产量为717.1 kg/亩。出米率最好的为龙粳36为71.3%,其次为龙粳31为70.9%,空育131为70.3%,垦糯325为70.2%。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莲稻1号、垦稻25、龙粳41、农大4号、绥香08-5080、育龙1号、育龙2号、保育1号、垦稻12、莲粳09-09、垦稻23、垦香08-169、绥锦香07-783、农大1号、三江5号、垦稻10、农大2号、农大3号、为试验材料,在整个生育时期重点对病害、倒伏、食味、产量等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品种(系)可安全成熟,病害发生较轻。大部分品种(系)未出现倒伏,只有农大4号,由于株高过高一方面原因,在一定气候条件下,一定株高范围内,品种特性(茎秆长)与倒伏指数呈正相关。其中绥香08-5080、垦香08-169、绥锦香07-783、农大4号、农大1号、金禾香在食味值上有较高评价。各品种(系)和空育131相对,保育1号、农大3号、农大4号、育龙2号、垦香08-169、金禾香、莲稻1号、绥锦香07-783、垦稻23、龙粳41、农大2号、绥香08-5080、三江5号有增产效果,其中保育1号和农大3号增产效果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辐射诱变对寒地粳稻种子活力及幼苗发育的影响,为开展寒地水稻突变体筛选和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6个不同积温带主栽粳稻品种(龙稻18、松粳28、垦稻12、绥粳18、龙粳31和龙粳4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4个钴60-γ(60Co-γ)射线辐射剂量(0、220、250和280 Gy)及5个辐射后缓冲期(5、10、15、20和25 d)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粳稻种子活力及秧苗发育的影响.[结果]种子活力分析结果表明,寒地粳稻种子经60Co-γ射线辐射后,不同缓冲期对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显著(P<0.05,下同),对芽长和根活力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品种与辐射剂量效应因素确定辐射后15 d为种子活力最佳表达期.幼苗发育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对幼苗出苗率影响最大,且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品种耐辐射性依次为绥粳18>龙稻18>垦稻12>松粳28>龙粳46>龙粳31.建立品种辐射剂量(x)对成苗率(Yvn)最优拟合度回归方程,计算获得龙稻18、松粳28、垦稻12、绥粳18、龙粳31和龙粳4650%成苗率的最佳辐射剂量分别约为220、130、220、230、70和65 Gy.[结论]在220~280 Gy辐射剂量条件下,寒地粳稻种子经60Co-γ射线辐射后15 d为最佳苗床播种缓冲期,其幼苗发育指标适宜作为辐照剂量和辐照敏感性测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