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表明 ,通过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栽培措施的合理调控 ,适时收获 ,并形成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农机作业程序 ,改善环境 ,形成优质生产基地 ,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的实践 ,啤大麦品质优 ,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实施优质杂交棉工程的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棉花生产从1997年开始全面实施省政府提出的“优质杂交棉工程”,经过3年的实践,在杂交棉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取得了“三高一新”的辉煌成果。总结优质杂交棉工程顺利实施的工作经验,主要体现在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服务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坚持“五统一”管理,推广技术规范等三个方面。湖南棉花生产有序健康发展的对策,应突出抓好“一心三化”为主要内容的高产优质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稻米结构调整的实践和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0年作者提出了调整稻米结构的战略,经过1a来的实践,对稻米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认为必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稻米结构调整,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之前,农民追求的主要目标是高产而不是优质,并就四川省优质米品种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植棉区属早熟棉区,选择种植早熟优质棉花品种中棉113,可实现棉花适期集中成熟,提升棉花品质一致性与植棉效益。结合中棉113在新疆博州的种植实践,总结形成中棉113在机采棉“宽早优”种植模式下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中棉113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绵阳市农科所根据四川省生态特点,选育出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良种绵单1号,通过对亲本材料、制种技术、栽培措施的研究,形成了综单1号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优428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丰优428(粤丰A/广恢42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结合在粤北、三亚的太面积制种实践,总结了其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两优培九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制种实践,总结了两优培九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优质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三种遗传效应研究现状与技术集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大量详实资料,对玉米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油分基因花粉直感等三种遗传效应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作了详细概述,根据相关的遗传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将三种遗传效应进行技术集成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高产优质玉米生产模式,有可能是未来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系统工程原理,采用数学模型方法,从研究红麻个体发育、群体发展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量关系入手,探讨农艺措施综合效应对两种不同耕作制(春麻、麦茬红麻)的造纸用红麻产、质量的影响,系统地论述了播种期、栽培密度、N、P、K施用量等农艺措施对造纸用红麻产量和质量的综合效应及互作效应,阐明了红麻茎杆皮/骨比值、髓占比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红麻高产优质的途径。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为相同自然条件下不同耕作制度、种植习惯和生产力水平的麻区提供相应的系列高产、高效优化衣艺措施组合。本研究形成的造纸用红麻高产优质、高效模式栽培技术成果为建立我国造纸红麻原料基地提供了农业技术依据。本专题研究已通过国家验收和鉴定,该成果居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麻类科学研究的实践,从黄/红麻高产优质多抗育种、高产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收剥机械化和纤维生物脱胶等五个层面上,论述了黄/红麻发展的技术瓶颈与政策支持,提出了若干突破技术瓶颈方法的思考与对策,以期形成共识,促进黄/红麻科学研究与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搜集黑龙江省各育种单位育成并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分析比较其脂肪、蛋白质含量现状及育成推广品种化学品质发展变化的概况及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大豆化学品质发展方向以及该省发展优质大豆的措施建议。认为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大豆加工原料供应基地,应当同时注重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两个方面,但是应当对于高脂肪含量予以更多的关注。由于黑龙江省的生态条件利于大豆脂肪的形成与积累,是我国大豆的高脂肪区,而且国家已经决定将黑龙江省作为高油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固此对于高脂肪优质品种这一育种方向,应当予以更大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天丰优134(天丰A/冈恢134)亲本特征特性,并结合多年制种实践,总结提出了相应的优质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树贵 《作物研究》2003,17(4):200-201
分析了长沙市优质水稻优势区域建设的基本现状,论述了优质水稻优势区域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生产绿色优质稻谷,从筛选优质高产品种、改用肥料种类和高效低毒农药或生物农药方面进行技术探讨。通过1a的实践表明,在选择优质品种的基础上配备有机肥、生物肥、生物茵肥和生物农药。可生产出绿色优质稻谷。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黑龙江省勃利县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依托科技,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优质米水稻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依靠品牌战略,推动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等寒地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要获得高产优质的茶叶必须要具有矮、密、壮、阔、合特征的高产优质树冠。茶树的基础阶段,即茶树的青年期及以前的各个时期是培养高产优质树冠结构的关键时期,如果栽培技术措施不当,错过了基础阶段的大好时机,以后不管采用什么技术措施,都不容易培养出理想的高产优质树冠。幼年茶树的定型修剪是培养高产优质树冠结构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定型修剪可以抑制单轴分枝,促进合轴分枝的形成。茶树的定型修剪,特别是第一和第二次定型修剪,是培养茶树骨架的中心环节,因为定型修剪不仅可以控制茶树的高度,而且可以调节茶树骨干枝的数目、粗度和骨干枝的  相似文献   

17.
两系杂交早稻陆两优611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两优611(陆18S/华611)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通过2 a的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大规模培育优质香蕉组培袋苗的综合性技术措施,指出提高辅率和壮苗率的主要途径,并针对海南中的具体情况初步提出优质香蕉焦苗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籼油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优质籼稻新品种籼油占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认为籼油占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建瓯市是乌龙茶主要产区,为使茶园能够持续丰产高效优质,不断改进茶园施肥技术,更显得重要。近年来,我市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茶园施肥技术问题上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鉴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反复对比试验,认为解决乌龙茶区施肥技术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加以改进,才能发挥茶园施肥的最佳效应。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