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农产品正出现阶段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调整作物结构,减少近郊小麦、玉社播种面积,增加优质粮食和经济作物、花卉生产;调整品种结构,淘汰劣质种,发展精品、名牌和特产品种;调整品质结构,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调整区域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条件、资源条件和优势品种,优化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2.
经过三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宝山区在种植业布局、粮经比例、出口创汇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初见成效。但是,在区域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技术推广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根据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宝山农业要以“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出口农业”为目标,加大调整力度,提升种植业效益。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农业厅提出,2001年要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在调整种植业结构时,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数量调整与质量调整的关系。结构调整重要的是增优减劣,不能过多地在粮经比例、面积增减上做文章,要注重优化作物结构,提高产品品质,促进质量升级;二是正确处理市场导向与资源选择的关系。市场导向功能的发挥要以尊重资源选择为前提,发挥资源选择的独特性和排他性功能,克服市场导向的大众化、滞后性缺陷,减少调整的趋同性、盲目性。三是正确处理产品生产与市场衔接的关系。产品只是结构调整结果的初级载体,重视产品生产而忽视衔接,会造成新的卖难。因此,要帮助农民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搞好产销衔接。四是正确处理近期适应性调整与长远战略性调整的关系。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调整计划,把近期适应性调整与长远战略性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针对宿松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宿松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以及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根据民和县实际,农业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市场,立足于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着重抓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调整、种养业之间的调整、种植业内部等调整,使农业结构调整有了良好开端,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西吉县种植结构调整后的植保工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吉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逐年加重,新的病、虫、鼠害不断出现,有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增加了防治难度的新情况,作提出了建立完善病、虫测报网络,提高服务功能;突出重点,综合防治;加强对主要病、虫的研究;积极开展植物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草害蔓延;健全植保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普及;采取优惠政策,确保农业发展的植保对策。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立足现实,不能跨越现实去侈谈战略性调整。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种植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从现实出发,结构调整必须优先解决种植业的稳定和发展问题。粮食是安徽的主体作物和优势所在,确立粮食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地位,是首要的现实的选择。结构调整必须加快以粮食为重点的农产品优质化进程,狠抓优质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和种子工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种植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现状,提出了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主张,通过对农业结构调整进行科学定位,确定调整的主攻方向,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调整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河北省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更加理性化和规范化,增加结构调整的可操作性,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支持系统,以科学、理性地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在本系统中输入作物播种面积、产量、价格等相关数据后,就可以得到既定结构下河北省的种植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0.
海原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海原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及调整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及目标,重点提出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马铃薯、硒砂瓜、小茴香、葱韭蒜及粮食和饲用型玉米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对上海都市型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作了分析探讨。提出加大沿海防护林建设,增强上海农业抗灾体系;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要做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面向市场,科技领先”;继续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并对上海农业种植区划、功能定位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南亚热带侵蚀赤红壤治理前后土壤肥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亚热带侵蚀赤红壤土壤肥力的各项指标较差,植物难以生长。以生物措施米,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治理后,土壤的结构和水分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的养分库、养分供应强度和保肥性能均得到较大的提高。土壤的强酸性环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表明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后,土壤的肥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南岭黄檀是南亚热带侵蚀赤红壤一种较好的水土保持树种,改土效果较好。种植果树等开发性的治理措施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应加大投入与管理力度,增施有机肥,并注意保留地表植被,以促进园地土壤结构改良与土壤肥力恢复,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优化。表2参10  相似文献   

13.
试验地设在浙江省慈溪市范市镇。4a的研究表明:菜用香椿矮化栽植密度以19500-24000株.hm^-2为宜,采用菱形双行种植有利于香椿生长和增产,整形修剪是香椿矮化的主要配套技术措施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香椿树体宜整修成灌木形、扫描形和分层形等,结合修剪、环割、采摘和更新枝留养等配套技术,控制树高在2m左右。菜用香椿多年生长后,抽枝萌芽能力逐年减弱,可采用断根,利用根蘖进行更新。表5参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杉木迹地和非迹地重新造林后一些树种生长结果的情况和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杉木迹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平均分别下降了35.59%,55.55%和33.94%,脲酶和蛋白酶分别平均4下降43.06%和22.63%。杉木迹地上林木早期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速生树种。但利用杉木迹地时采取深翻改土和施基肥加强土壤管理等措施,青梅、板栗和银杏早期产量分别达到24.5t.hm^-2,1.2t.hm^-2和0.3t.hm^-2,同样能取得早果丰产。表5参6  相似文献   

15.
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水分平衡分析及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旱季试验地土壤的自然含水量和植物的凋萎系数,可以计算出旱季土壤所能提供的有效水分总量,再利用各树种的单株水分消耗量,即可估测出土壤对各树种的最大承载力。参照土壤的最大承载力,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和绢毛相思的林分的定植密度以5000株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雷竹引种与适生区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应用数量化回归对雷竹笋用林的立地条件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坡向,土壤肥力,土壤质地,7月平均气温,春、秋季降水量等对雷竹生长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对气温和降水量等9个气象因子,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计算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81个气象站与雷竹原产地之间的相似程度,结合雷竹生物学特性和实际生产经验,分划出3类适宜引种区。图1表2参4。  相似文献   

17.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6科40属127种,其中粉蚧乘法17属21种,蚧科3属3种,仁蚧科2属3种,毡蚧科1属5种,链蚧科5属52种和盾蚧科12属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生和寄生部位,建立了2个新组合:刺竹刺粉蚧Plancoccus bambusicola(Takahashi)(移自Planococcoides)comb.n.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 bambusus(Tang)(移自Pamicultor)comb.n.。给出2个新异名:即Nipponalerda triunpha Zhang,1998syn.n.为N.leptodermis Wanget Zhang,1994的新异名,Bambusaspis nematosphaerica Zhang,1992syn.n.为B.qing7yuanensis Huet Xie,1988的新异名。参6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0~1998年上海水稻新农艺、新品种、熟制、农田基本设施及财政投入等影响单产增长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上海水稻单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现代水稻栽培农艺的大范围推广、优良水稻品种的成功选育、引进和推广,为提高水稻单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实行单季晚稻为主的麦稻二熟种植制度,避开了不利的天气气候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稻谷收购价格、收购财政补贴额的增长,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水利投资的增加,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上海稻谷单产的关键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常规育种技术和优良品种作用,同时重视运用生物技术,培育更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元谋干热河谷几种外来树种在旱季的光合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云南省元谋县苴林乡3年生的人工林,采用Li-6200野外光合测定系统对引进元谋干热河谷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绢毛相思、肯氏相思、赤桉、窿缘桉和柠檬桉等8个树种进行了光合测定,结果发现8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都表现为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9:00和15:00(肯氏相思、大叶相思和厚荚相思出现在17:00);最低降低光合速率的特征,造成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能力,这是它们对元谋干热河谷干热气候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性的调节方式,对它们的节水和生存是有利的,表4参10。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结构、植物形态以及植物生长过程的仿真与模拟。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深受农林工作者的重视,基于L系统的基本思想。讨论分形的计算机生成技术的植物的结构和形态的仿真模拟方面的应用,所做的主要工作为:将Lindenmayer方法应用于植物形态的模拟。同时利用UurboC 语言编程实现,图5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